瑜老闆再度來漢,這一次不要再錯過她的京劇清音會了

2019-12-09     戲曲寶


2019年12月13日,王珮瑜京劇清音會全國巡演,將正式登陸江城——武漢是京劇重要的碼頭,票友多,劇評人多,戲園子多,清音會因緣際會,抵達這座有戲劇淵源之地,為江城人帶來更多不同的唱響。

關於京劇——傳播比傳承更重要

從余三勝到譚鑫培,從余叔岩到孟小冬,從念白到唱腔,從甩髮功、髯口功到水袖功,唱念做打,手眼身法……瑜老闆講京劇歷史,聊「有聲必歌、無動不舞」的京劇表演內涵,始終堅守著自己的藝術信仰,讓傳統的京劇煥發時代生命力,讓觀眾感知到藝術之美,一邊傳承,一邊傳播。

除了傳統舞台,瑜老闆也一直試圖用各種創新方式,將年輕觀眾吸引到劇場中,她嘗試著以任何年輕人喜歡的形式,普及和傳播京劇,她說「對於外行, 我們要做的就是把京劇展示給他們看。告訴他們,除了流行音樂、網遊、偶像劇,世界上還有一種東西是京劇。當我們做好足夠的藝術導賞,讓他們自己決定要不要喜歡。」

在網際網路高速發展的今天,京劇也可轉換傳播和傳承方式,「用年輕人更熟悉的方式展現京劇之美,讓更多人能感悟到其中中華傳統文化之魂。」——這就是她走上「跨界傳承」之路的一個初衷,亦是她心中對京劇傳承的另一維度的解讀。

關於創新——打造藝術新生態

關於京劇這門藝術,瑜老闆的願景是——這個時代應該打造京劇藝術新生態。

「我想要建立的是一個良好的京劇生態,京劇在一百年前就是特別流行的大眾藝術。當年,中國第一部電影《定軍山》拍的就是京劇。在當時,電影可是要借京劇的人氣!」

在瑜老闆看來,如今的京劇同樣有著鮮活的生命力,同樣有著流行化特質,「京劇是劇場藝術,讓觀眾回到劇場,劇場有老有少,其樂融融,這就是我想要的。」

於是,老生常談·王珮瑜京劇清音會全國巡演在城市之間傳遞,走入到尋常觀眾的眼前,讓觀眾們更直觀地感受和了解,京劇中的悲喜與愛恨的表達,都藏在一顰一蹙,存在於轉身低眉,抬眼舉步和宛轉悠揚的唱念之中,只需要我們用心聆聽、品味,從而更深刻地了解和靠近這門藝術。

關於清音會——戲新、人新、形式新的「現場感」

清音會的概念來源於清末民初的「清音桌」,是當時一些京劇名家和名票的獨特演出方式。

與大劇場戲曲演出的區別是:清唱、不扮戲、不著戲服、依現場情況定製戲碼。王珮瑜京劇清音會不僅受「清音桌文化」的影響,也有其更個人符號的含義在內,即「清談+演唱」的小型沙龍式演唱會。

演出中,舞台上的一桌一椅、長衫樂隊、筆墨茶壺,呈現出清雅的儀式感。伴隨著對清音會緣起、老生藝術發展史、京劇聲腔板式的講解,以及後台老生演員扮戲過程的穿插直播。

因為京劇是劇場藝術,它在劇場裡呈現的魅力是其他所有東西都不能替代的,但另一方面,在劇場看戲不應該成為唯一的選擇。

「靜靜地在劇場裡扮上戲是一個充滿偶然的事情。」王珮瑜希望,「儘量讓京劇從業者來到相對顯眼的地方,讓大家看到。」

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近些年來,王珮瑜一直致力於摸索京劇在傳播方式上的創新。

王珮瑜京劇清音會,把譚餘一脈最有代表性的八出傳統骨子老戲《定軍山》《賣馬》《硃砂痣》《魚藏劍》《捉放曹》《洪羊洞》《失空斬》《四郎探母》的主要唱段放在一起,一氣呵成的演唱,穿插京劇歷史、藝術家、聲腔、樂隊的講解,對化妝、穿衣等京劇元素的拆分……所有講出來的東西,都能馬上用瑜老闆的唱、場面的配合,還有後台直播鏡頭直接呈現出來。

將直播和彈幕的概念引入到京劇清音會中——live直播,讓前台可以看到攝像機直播演員在後台化妝、扮戲並進行互動,而觀眾也可以通過彈幕將自己的評價傳送到螢幕上,甚至嘗試用VR進行京劇全景展示。

可以說,這不僅是王珮瑜的一次嘗試,也是京劇向現代化邁出的一大步。

在2019年9月1日,京劇清音會在北京國家大劇院落幕,千人劇場座無虛席,演到高潮時,全場觀眾同台上演員一道合唱了京劇《空城計》,讓王珮瑜感受到了久違的激動——京劇的傳播雖然任重道遠,然而也慶幸它能夠成為與當下年輕人產生更多連結的藝術形式。

而後清音會歷經五個城市,終於在12月中旬抵達武漢,得以讓更多的年輕人感受到京劇的獨特魅力,讓傳統文化在新時代熠熠生輝。愛一個劇種最極致的方式,就是走進劇場欣賞,12月13日,武漢劇院見!


驚喜預告


2019年12月13日(周五)21:30,武漢站演出結束後,我們也將在武漢劇院舉行京劇其實很好玩系列圖書籤售,與讀者面對面,讓更多的年輕人感受到京劇的獨特魅力,讓傳統文化在新時代熠熠生輝。


2019《老生常談--王珮瑜京劇清音會》


武漢站

地點:武漢劇院 「售票中」

時間:12月13日 19:30


上海站

地點:上海大劇院 「售票中」

時間:12月16日 19:30


購票方式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K2ND7m4BMH2_cNUg0l9t.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