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
王義忠,筆名漢子,生於內蒙古烏珠穆沁草原,業餘愛好文學。著有詩歌、小說、散文。作品多以自己的生活經歷為背景,關注人生,關注生命。
飄拽在街巷上的鄉音
在北國邊城錫林浩特市,寒冬的世界裡,一切生命的色彩都被逼迫得瑟瑟消退。而在這寂寥的冬日,時常可以聽到那穿街越巷的各種叫賣聲,帶著濃濃的鄉音聲,飄拽在城市的街巷之上。
這各色的叫賣聲,聽來有清齒利口的山西口音;有柔曼又拖了長長尾音,如歌兒似的寧城口音;還有壓著鼻音,帶著半個京腔的張家口地區方言;也有比寒風還豪放的粗聲大嗓的東北人……
有時他(她)們彼此在街頭巷尾相互遇見,從彼此相互能聽到吆喝聲起始,他(她)們的聲調便無形地調高了,到相遇到某一點時,便達到了高潮!像兩個方向流動的波浪,在此相互對沖一樣,之後那各自的音調再逐次遞減到正常為止。外人聽來,不知他(她)們在叫賣商品,還是在彼此叫賣著自己的鄉音,或是用如歌兒的鄉音來包裝自己的商品......亦或此時都甩棄了商品,在較勁用自己的鄉音暗暗地賽歌兒呢。
這小城的人們聽久了,便習慣了。一聽那鄉音,便知道是什麼商品,有什麼特色。但,有時又因那鄉音太過濃厚,或有風雨時,而聽得不甚清晰。
一天清晨,我晨練歸來,從小巷那一頭裊裊地飄曳出一串鄉音的叫賣聲。
當那叫賣的小姑娘出現在我面前時,我喊住她:「我要二塊豆腐。」
穿著一件火紅的羽絨服,蹬著一輛三輪車,十七、八歲的小姑娘麻利地為我服務著。
「你怎麼用那麼夸(方言)的鄉音叫賣,有時候人們聽不懂的。」我善意地開導她。
不料,她一邊找零錢,一邊用眼睛剜了我一下,象剜下一棵菜田裡的蒿子似的,「你們城裡人,怎麼會懂俺們離鄉人的心思呢!」她那一張臉紅艷著,是登三輪用力或寒風吹拂。她說著時,頭別向一邊,象有意地躲避我,看到她嬌美的臉上掩飾不住的憂傷無奈的表情。誰知她突然說了一句:「城裡的天空也窄呢!」她仰著頭。
見此情形,我有些懊悔,不該如此唐突地刺傷一個正處於困境中掙扎在生活艱辛的少女!何況她還背井離鄉!初來乍到。
「我?!......」我想向她解釋一下善意。
「大叔!哦(我)也曉得事理呢!只是這樣吆喝,讓哦(我)喊著心裡舒坦些,奔波著不覺得累呢!像唱著俺家鄉的歌兒——一個人走在街巷不覺得孤單、也不再那麼想家呢!」她的青春的臉現著一種憧憬的淺笑。
我默默地離開了她,身後又傳來了她那清亮的夸腔的叫賣聲。
哦!這飄移在中國城市上空的鄉音喲!誰知道這些人,在時刻深深地戀著故鄉呢!那歇斯底里的吶喊,是生命的一種淡淡的憂傷。那是人生的基因,故鄉的歌兒謠!永不改變的鄉音——就這樣憂傷地唱響在中國城市的上空,飄拽在大街小巷裡......像一抹飄拽的朝霞,鮮活而亮麗著城市。
儘管這些人的生活,此時艱辛或可能危機四伏,但,我看到他(她)們高唱著鄉音之歌兒,正堅定地、勇敢地走向明天的未來。
飄拽在街巷上空的鄉音......這割不斷的鄉愁!
被城市永遠地記取著。
責任編輯:楊志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