鯤鵬展翅九萬里
——加快「兩城」建設之釩鈦新城
東方欲曉,莫道君行早。
對於地處西南峽谷的攀枝花而言,時間尤顯匆匆。
2018年7月1日,省委十一屆三次全會明確提出「攀西經濟區要建設國家戰略資源創新開發試驗區」。
2018年7月31日,履新第四天,市委書記賈瑞雲就前往釩鈦高新區調研,尋找打開試驗區轉型發展、創新發展、跨越發展大門的「秘鑰」。
2019年7月18日,四川發展(控股)有限責任公司與我市簽訂釩鈦新城開發建設項目戰略合作協議,計劃投資400億元以上。
……
短短一年,釩鈦新城從概念走進現實,憑什麼?世人驚羨而好奇。
「看得見的,是成績與收穫。看不見的,是責任、動力與期盼。」攀枝花人的回答,真誠而樸實。
責任,來自於中央、省委對攀枝花試驗區、增長極的戰略定位和高端、綠色、集約的殷殷囑託。
動力,來自於開發利用好國家戰略資源,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和治蜀興川再上新台階貢獻力量的歷史重託。
期盼,來自於堅持以人民為中心,讓改革發展成果惠及市民,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嚮往的民生寄託。
責任、動力與期盼交織匯聚,激發鬥志,凝聚力量,結出碩果。
釩鈦新城建設,掀開了攀枝花發展的新篇章。
應時
而生
回望過去,是為了凝聚不忘初心、繼續前進的動力。
時間回到2018年7月31日。當天下午,市委書記賈瑞雲來到釩鈦高新區,到工地、進車間、看項目,調研發展情況。大互通鈦業是其中之一。
「當時,賈書記鼓勵我們加大科技創新力度,順應市場需求,不斷增強市場競爭力,推動產業向高端化、國際化、特色化方向發展,為釩鈦高新區真正實現『高』和『新』貢獻力量。」公司總經理助理楊家全說:「現在,我們用管道天然氣生產,和過去用煤氣相比,更經濟、節能、環保、安全,產品品質也更有保障。」
不僅鼓勵企業創新發展,市委書記賈瑞雲對釩鈦高新區也提出了要求:讓「高」和「新」實至名歸。
彼時的釩鈦高新區,空間布局、經濟規模、產業結構、發展方式等方面的短板猶在,與高質量發展要求尚有差距。
彼時國家西部大開發的號角催人奮進,省委對攀枝花發展的「3+2」新定位新要求振奮人心。
建設國家高新區、國家戰略資源創新開發試驗區,攀枝花使命艱巨、時不我待。
與時間賽跑,攀枝花片刻不停。
2018年9月,全市經濟運行調度會暨2018年第四次項目競進拉練座談會在仁和區舉行。市委書記賈瑞雲強調:要按照「建大城市」的理念和省委要求,進一步提升城市規劃建設管理水平。
現場調研、聽取彙報、對接企業……市委書記賈瑞雲全面參與釩鈦新城建設規劃。在中央黨校學習期間,市委書記賈瑞雲也利用休息時間,率隊前往北京清華同衡規劃設計研究院,就釩鈦新城概念性規劃編制和釩鈦高新區產業發展規劃工作開展座談交流。
一次次智慧碰撞,一次次揮灑汗水,讓釩鈦新城建設方向更明、路徑更清、動力更足。
順勢
而為
如何讓釩鈦新城成型成勢,
市委十屆七次全會與會代表們紛紛建言獻策。
「聽了賈瑞雲書記作的報告,既振奮又倍感壓力。」釩鈦高新區管委會主任段建華說,經過10多年發展,釩鈦高新區已站上新的台階,但與新時期發展的要求還有很大的差距,現在「兩城」建設的《決定》為高新區轉型升級注入了新動力。釩鈦新城建設,推動產業與城市建設在時序上同步演進、空間上分區布局、功能上產城一體。
段建華說,釩鈦高新區將以貫徹落實此次會議精神為契機,對標釩鈦新城建設目標任務,進一步梳理工作重點,明確工作責任,細化工作方案,推動高質量發展。按照釩鈦新城的三個定位,圍繞「2+5」產業體系,加快「四個中心」建設。統籌優勢資源、優質項目、優秀企業向園區集中,全力打通釩鈦磁鐵礦採礦—礦產品加工—提釩選鈦—釩鈦製品深加工完整產業鏈,加強釩鈦二次資源綜合利用。實施釩鈦企業梯度培育計劃,培育發展「專、精、特、新」釩鈦企業,培育2~3家世界知名的釩鈦龍頭企業,打造世界級釩鈦產業集群。加快科技服務業要素集聚和產業培育,大力發展新材料、新能源、節能環保、綜合科技服務、信息技術等新興產業和都市農業,構建集生產、服務、消費於一體的多功能城市型經濟產業生態圈。積極開展靶向招商、專業招商、小分隊招商及以商招商,引進一批世界500強企業、行業領軍企業、高新技術企業和高端產業項目。深度參與「一帶一路」建設,主動對接長三角、京津冀、粵港澳大灣區等區域發展,承接產業轉移,吸引戰略投資。
市經濟和信息化局局長鬍昱冰表示,全會提出加快建設釩鈦新城和攀西科技城,就是攀枝花實現高質量發展的「及時雨」,找准了攀枝花當前面臨的問題,是著眼未來的戰略遠景規劃,作為推動產業發展的部門和為企業服務的部門,市經濟和信息化局一定要圍繞釩鈦新城的規劃,狠抓產業落地,狠抓招商引資,狠抓工業企業達產達效,推動項目儘快建成,用產業引領經濟發展,用產業填充釩鈦新城。同時,配合相關部門推進攀枝花水電消納產業示範區建設,穩步推進「專線供電」「直供電」試點,降低企業用電成本。優化鐵路貨運網點布局,爭取鐵路運費優惠向中小企業延伸。
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局長王勇說,「兩城」建設是市委貫徹落實中央關於新時代加快西部大開發的重大決策的具體舉措,是貫徹落實市委「一二三五」總體工作思路的重要抓手和載體。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將嚴格按照「放管服」改革要求,把重大建設的行政審批控制在120個工作日內,全力為「兩城」項目落地保駕護航,提供服務。同時,下放所有行政審批,讓「兩城」管委會行使行政管理權力,真正實現靠前式、保姆式服務,為企業項目落地、行政審批、加快建設提供保障。藍圖一定會變為現實,攀枝花的明天會更美好。
長空無垠任搏擊
——加快「兩城」建設之攀西科技城
從集聚資源求增長,到疏解功能謀發展;從訣別「大黑粗」的工業產品,到建設「高精尖」的經濟結構,這是攀枝花轉型發展面臨的一場大考。
擺脫過去的路徑依賴,
新動能從何而來?
7月25日,市委十屆七次全會作出《關於踐行新發展理念加快建設釩鈦新城和攀西科技城的決定》,在與會人員中引發熱烈反響。
從體制機制創新到創新平台構建,從科技成果孵化到新興產業培育,《決定》中,關於攀西科技城建設的每一個環節都值得細細品讀,其藍圖之宏大,激盪人心,其落子之精準,鼓舞鬥志。
繪
藍圖
城市的發展,是一項必須對產業、環境、人文等要素進行綜合考量的系統工程。
「把攀西科技城建設成為川西南滇西北區域科技創新中心和產業孵化中心、五大區域高地突顯區、攀枝花市民中心,進一步提升攀枝花產業發展水平、居民生活質量和城市形象。」
《決定》明確指出攀西科技城的定位,頂層設計全面而清晰。
巴斯箐隧道口,有一面印有「攀西科技城」的路牌,在攀枝花人慣常的思維里:這面路牌所處的區域,是花城新區。
攀西科技城,絕不是簡單的從「區」到「城」的概念變化。
自2012年進入實質性開發建設以來,花城新區基礎設施建設不斷提速,綜合服務功能不斷完善,先後建成了攀枝花中國三線建設博物館、小石潭公園、花城大道、陽光大道等,讓這座城市裡的人們擁有了更多獲得感、幸福感、自豪感、歸屬感。
如今,花城新區已從昔日溝壑縱橫的荒山野嶺,蝶變成陽光花城的又一張靚麗名片,一座「先生產,後生活」的工業城市,也一步步向宜居宜業的現代化城市轉變。
然而,花城新區還不是「城」,更宏大的藍圖已在繪製之中。
市委書記賈瑞雲指出:「我們要為原來的花城新區注入『產』的元素,使其『強勁』起來,實現產業與城市互補互促、融合發展。」
「產城融合」,建「城」之要義。
這是一座以創新為主題的科技之城。理念創新、制度創新、技術創新,在新理念引領下,加快攀枝花轉型發展、創新發展、跨越發展,提升區域中心城市競爭力。
這是一座以生態為特質的科技之城。通過梳山—理水—延綠—築網—美橋—營城等措施,突出攀枝花山地城市的自然風貌,凸顯陽光花城的花卉特色,以山脈為骨架,布局多個公園景觀節點,打造一帶多點的綠化系統,建成生態環境良好的科技之城。
這是一座以人文為底色的科技之城。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深入挖掘「三線精神」文化,把攀西科技城建成環境優美、城景相融的公園新城,生活優質、幸福和諧的宜居新城。
這是一座以高質量為標尺的科技之城。攀西科技城是我市推進高質量發展和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嚮往的重要工作抓手,承載著全市人民的厚重希望與期待,必將建成新時代高質量發展的標杆。
挑
重擔
幹事逢其時,呼喚新作為。
建設攀西科技城的決心與勇氣,源於對新發展理念的貫徹落實。
這座科技之城,將成為攀枝花創新驅動的前沿陣地,成為攀枝花轉型發展的重要載體。
如何將藍圖儘快變成「施工圖」,
變成具體的工作成效?
市委十屆七次全會上,與會人員展開熱烈討論。
「加快『兩城』建設,就是我們以項目化具體化的實際行動貫徹中央關於加快形成新時代西部大開發新格局和省委對攀枝花發展『3+2』的新定位新要求、爭取更多國家和省上政策支持的創新實踐和承載平台,是我們落實市委「一二三五」總體工作思路的重要舉措,更加堅定了廣大幹部群眾推動攀枝花高質量發展的信心和決心。」市科學技術局局長魏渠河表示,攀西科技城是科技創新主平台,也是構建「高精尖」經濟結構的主戰場,作為攀枝花轉型發展的重要引擎,要做到「整合、引進、集聚」。
攀西科技城規劃區域27平方公里,含流沙坡片區、炳四區、渡仁片區和沙溝北區,如何真正把區位優勢、生態優勢和資源優勢變成發展優勢?
「加快建設釩鈦新城和攀西科技城的決定具有很強的全局性、指導性和戰略性,為我們下一步的發展指明了方向,必將有力推動攀枝花高質量發展和我們市民的高品質生活。」花城新區管委會主任李雙全表示,我們要大力弘揚真抓實幹作風,千方百計抓落實,把全會的謀劃轉化為具體舉措、具體項目。一要圍繞科技新城、公園新城和宜居新城,補充、修訂和完善相關規劃;二要抓好科技城的項目建設,按照「一年成勢、三年成形、五年成城」的發展目標,倒排工期,加快推進交通項目建設,完善內外通達、高效便捷的交通網絡體系。
在市經濟合作局局長劉亞玲看來,加快「兩城」建設,要突出招商引資「三個三」要求,圍繞重點產業鏈上下游和左右端,策劃包裝一批重點項目,引進一批協同配套企業。積極開展靶向招商、專業招商、小分隊招商及以商招商,引進一批世界500強企業、行業領軍企業、高新技術企業和高端產業項目。
市文化廣播電視和旅遊局局長李福惠說,全會對「兩城」發展的戰略謀劃和全面部署,目標明確、路徑清晰、振奮人心。我們要不忘初心、牢記使命,進一步學習消化吸收全會精神,並在全系統傳達貫徹,迅速制定全市文廣旅系統的線路圖、時間表和責任清單,凝聚力量,深入挖掘「三線精神」文化和本土歷史文化,發展文化創意產業,建設三線建設文旅融合發展示範園區。
建設攀西科技城,
如何融資?錢從哪來?
攀枝花市國投集團董事長趙路說:「全會為新時期攀枝花城市轉型和產業升級繪就了一幅宏偉科學的發展藍圖,激勵人心,更催人奮進。圍繞全會提出的任務,我們要深化投融資改革,做大政府的平台公司,通過市場化融資,拓展資金渠道,為『兩城』建設提供強有力的資金支持。」
>>相關連結
釩鈦新城定位:建設成為攀枝花高質量發展的示範區、攀西經濟區新的增長極、攀西國家戰略資源創新開發試驗區的重要引擎。
攀西科技城定位:建設成為川西南滇西北區域科技創新中心和產業孵化中心、五大區域高地突顯區、攀枝花市民中心。
釩鈦新城發展目標:
1
2021年,起步區魚塘片區初具規模,職業教育園區、總部基地啟動建設,科技服務業要素基本集聚,「一區多園」產業格局初步形成,規模以上釩鈦類及相關企業達到50家,高新技術企業達到30家,新三板掛牌企業達到5家,工業總產值達到500億元以上。
2
2025年,魚塘片區基本建成,其他片區全面啟動,職業教育園區、總部基地進一步發展壯大,科技服務產業基本形成,規模以上釩鈦類及相關企業達到70家,高新技術企業達到40家,新三板掛牌企業達到10家,工業總產值達到1000億元以上。
3
2030年,「產城相融」的釩鈦新城全面建成,建成區面積達到20平方公里以上,職業教育園區辦學規模達到2萬人以上,集聚城市人口20萬人以上,科技服務業產業集聚區基本建成,規模以上釩鈦類及相關企業達到100家,高新技術企業達到50家,新三板掛牌企業達到15家,構建形成龍頭企業引領、中小企業配套、應用企業帶動的世界級釩鈦產業集群,工業總產值達到2000億元以上。
攀西科技城發展目標:
1
2021年,科技城核心區基本成形,集聚市內科研院所10家、國內知名科研院所3家、科技型企業15家以上,新建公辦幼兒園1所、九年一貫制學校1所、醫院2所。
2
2025年,科技城核心區功能基本完善,集聚市內科研院所20家、國內知名科研院所5家、科技型企業30家以上。
3
2030年,科技城全面建成,集聚市內科研院所30家、國內知名科研院所10家、科技型企業60家以上,按照人口增長比例配套建設公辦幼兒園、中小學校和醫療衛生機構。
新聞多看點
攀枝花:發展「加速度」 城市有「溫度」
烏東德水電站移民安置點工程十月底完工
快去打卡!攀枝花有一處小清新的書吧!花草繁茂、咖啡飄香…
記者:晏潔 江瀟
編輯:姚雪梅
審核:毛哲先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JPsbK2wBmyVoG_1Z0qqy.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