鹽邊向祖國彙報 | 笮山鄉村美如畫,紅寶鄉「不走尋常路」,大山深處產業興

2019-10-28     攀枝花新聞網

自然資源獨特的

鹽邊縣紅寶苗族彝族鄉

森林密集,水系發達

綿延百里的藤橋河

以及境內山勢連綿的

百靈山、青山、龍頭山、轎頂山

春、夏、秋、冬

景色千姿百態

黨的十八大、十九大以來,緊跟縣委、縣政府的戰略部署,紅寶鄉黨委、政府牢牢抓住資源優勢,立題綠色生態,加快全鄉跨越發展。

在當前的新一輪發展中,為了把鄉村振興的鼓點敲得更響亮,紅寶鄉深入貫徹市委十屆七次全會、縣委十四屆六次全會精神,堅持經濟發展與生態保護同推動,固本強基,抓實黨建力促脫貧鞏固有路徑,抓產業推動鄉村振興出成效。

固根本,築牢黨建促脫貧

紅寶鄉地處擇木龍大山深處,百靈山腹地,林海莽莽,溝谷深切,河流湍急,全鄉7個村,有6個貧困村,交通、產業、電力、通訊滯後,發展能力弱。

近年來,在鹽邊縣委、縣政府的關心支持下,在市統一戰線的定點幫扶下,紅寶鄉黨委牢牢抓住黨建根本,統籌領導班子、幹部隊伍、基層黨組織、黨員隊伍和人才隊伍建設,積極梳理脫貧攻堅工作中遇到的難點、問題,廣泛發動黨員幹部、廣大群眾融入到全鄉經濟社會發展、民族文化傳承、特色產業打造中,不斷凝聚起幹事創業的合力,力促脫貧攻堅深入推進,加快富民興鄉的步伐。

鄉黨委以黨建工作為抓手,堅持鄉黨委理論中心組學習為帶動,建設學習型機關,充分利用職工講習所、「三會一課」等平台,制定黨建工作要點、黨員發展計劃、黨員學習計劃,帶領全鄉幹部黨員群眾深入學習中央、省、市、縣的大政方針,進一步提升加快全鄉發展的整體理論水平;堅持從嚴治黨,推動監督檢查常態化,制度性開展脫貧攻堅、公開公示、工作作風、項目管理、資金運行等方面的監督檢查。

全鄉持續抓好農民工黨建、軍地共建黨建、康養黨建工作,摸清外出農民工情況,2019年上半年建立了268名外出農民工台帳,成立了農民工黨支部,開展了「服務三五家普通群眾、帶動十幾人愛黨報國」活動,各支部黨員全力開展結對幫扶活動。

在鍛造過硬隊伍中,鄉黨委、政府以脫貧攻堅為突破口,推動全鄉基礎設施建設、教育、醫療衛生、種植養殖業、旅遊業的全方位發展。

  • 今年以來,開展6個已退出貧困村、305戶1350人已脫貧人口的「回頭看」工作,完成村規劃和戶方案;

  • 開展涼山州自發遷居戶工作,目前涉及2戶、3人住房建設已完成,幫扶產業正在穩步推進;

  • 持續深入開展好「五個一」幫扶工作,對接幫扶單位,配合調整「第一書記」和駐村工作隊成員,繼續對照既定目標,全面鞏固脫貧成果,提高脫貧質量。

強基礎,抓實產業推振興

為加快鄉村振興的步伐,紅寶鄉黨委、政府按照市委「一核引領、一帶支撐、三谷帶動」的康養產業布局,立足擇木龍片區良好的生態資源優勢,夯實產業發展基礎,積極融入到全縣陽光、綠色康養帶建設中,推動全鄉生態優先、富民強鄉速度。

今年上半年,紅寶鄉基礎設施項目全力推進,完成中槽村堡坎建設1304m,啟動該村人飲工程;完成謎塘村堡坎建設550m成900米;完成螞蝗箐村15萬元驛站打造工程量80%;完成干坪子村2.2公里村道主體工程;核桃箐村1.5公里村道建設正在實施。

全鄉在產業發展上突出綠色,確立了「核桃產業為支柱產業,青花椒、烤煙、茶葉、林下種植和畜牧業協調發展」的方略,並加快從農產品深加工打開突破口,積極組織村支兩委為廣大群眾致富增收謀思路、出點子,充分管理和發展好蠶桑、冬桃、生薑、三重樓以及豬、牛、羊、家禽、蜂蜜等特殊產業;切實加強集體經濟增收工作,加強苗族文化的打造、宣傳,以集中學習的方式讓更多群眾掌握蠟染、刺繡等民族技藝,進一步拓寬群眾及集體的增收渠道,提升集體經濟收入。

大山深處產業興,紅寶鄉親展笑顏。

全鄉生態立題,推動陽光康養產業長足發展,以奇特的擇木龍自然風光和獨特的苗族文化為載體,突出「春夏秋冬四張畫片促一張紅寶旅遊名片」戰略,吸納更多遊客走進紅寶,領略萬畝杜鵑、奇山異石、苗家風情、鄉土人情等風光,實現產品帶出去、資金引進來,進一步營造濃郁的紅寶鄉農文旅融合發展氛圍。

記者:梁波

鹽邊縣委宣傳部供圖

編輯:姚雪梅

審核:梁雋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5wjCDm4BMH2_cNUgZj0y.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