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歌豆瓣評分降至5.8,周杰倫為什麼依然是幾代人的青春?

2019-09-18     票房俠

事實證明,新歌發布再次被質疑「周郎才盡」的周杰倫依然是這個時代真正的「頂流」。

近幾年似乎從未有一首歌能像《說好不哭》一樣,得到如此多人轉發、追捧和點贊,也從沒有一首歌,引發如此討論、爭議甚至吐槽。

從16日晚11點開始,各大平台陸續發布單曲《說好不哭》,以及它的周杰倫五月天阿信「王終見王」的重磅MV,到QQ音樂在15分鐘後遭遇伺服器崩潰,再到17晚18點20分,單曲在線銷售額已突破2000萬元,周杰倫旋風一路向北。

但在銷量一路走高的同時,這首歌的豆瓣評分卻持續下滑,到18日晚間,已經從首播時的8.9跌至5.8分,不僅與他早期發行的《范特西》專輯9.2分評分相差甚遠,甚至還落後於前段時間張藝興與蔡徐坤新專輯的6.3分與5.9分。

疑似周杰倫鐵粉們在流淚轉發後,又紛紛在豆瓣首頁留下一星差評:「難聽到哭」「可真土」……

這已經不是周杰倫新歌第一次遭到差評,他最近另兩支單曲《等你下課》和《不愛我就拉倒》的豆瓣評分也僅為6.4和4.2分。

但這正是周杰倫的神奇之處,即使已經3年沒有出新專輯,兩年內已經第三首單曲飽受爭議口碑「撲街」,即便是最鐵的粉絲也承認其新歌「很一般」,「與之前的歌曲相比,差的不是一個兩個層次」。

但其新歌上線刷屏;喜提油管美國、澳大利亞和新加坡等地區主頁「時下流行」第一名;MV男女主和彩蛋被熱議;以及無數的段子手跟進的實績證明,周董的江湖地位沒有絲毫動搖。

有許多網友為他辯護稱:只有經歷過的人才能聽懂周杰倫。

「周杰倫還是最懂青春的那個人。」這句媒體評價或許可以作為對周杰倫新歌《說好不哭》引發熱潮的最好總結。

在今日的華語樂壇,似乎有且只有周杰倫能夠創造出80後90後的集體青春懷舊,但為什麼是周杰倫,而不是其同世代的林俊傑、五月天或者蔡依林等大牌歌手,被這麼多人寄予自己的青春情懷?

當我們談論「周杰倫還是最懂青春的那個人」,這位被歌迷譽為周董的華語流行音樂巨星到底懂的是誰的青春?

周杰倫單曲為在線音樂「破壁」,卻被網民吐槽不好聽?

儘管三天前,周杰倫的新單曲《說好不哭》在QQ音樂上預售,八分鐘就賣出了50000多張,歌曲還未上線,購買人數便已經突破100萬人次,但當歌曲正式上線,火爆程度還是超出了許多人甚至業內的預估。

歌曲上線後不到兩個小時QQ音樂銷售就突破300萬張,購買人數突破200萬, 加上酷狗音樂的銷量,一個小時銷售額1千萬輕鬆達成。截至9月17日上午11點多,QQ音樂「官宣」《說好不哭》銷售額突破1500萬元,獲得「殿堂金鑽唱片」等級認證,成為QQ音樂平台歷史銷售額最高的數字單曲。

可作為對比的是汪蘇瀧的單曲《日月》銷售額21萬元,王一博的《Lucky》銷售額51萬元,吳亦凡的單曲《破曉》448萬,周杰倫因此被媒體稱作華語樂壇在線音樂的「破壁者」。

由於半夜11點新歌上線圍觀聽眾太多,甚至直接導致QQ音樂一度癱瘓, 有網民調侃說,每年這麼多歌手發新歌,能把QQ音樂擠爆的,周杰倫還是第一個。

但在創造一系列紀錄的同時,周杰倫新歌的品質卻再次遭遇歌迷和普通聽眾的洶湧吐槽。

去年5月15日周杰倫新歌《不愛我就拉倒》發行後,其中「哥的胸肌如果你還想靠,反正我又不是沒人要」的土味歌詞一度遭到吐槽,歌迷紛紛在方文山社交媒體區留言請其出山「救救杰倫」。

可是當本次《說好不哭》,方文山作詞,聯手五月天阿信、日本女星三吉彩花、演員渡邊圭祐等人組成了豪華陣容,方文山還發文為歌曲點贊稱「這首情歌超耐聽」,被吐槽最多的卻正是方文山的詞。

據悉,這首歌主題圍繞「成全」和「約定」,以鋼琴、弦樂編織出一個悽美的愛情故事。音樂風格依然是典型的周氏情歌路線,配合優美的鋼琴伴奏,起伏不大的曲調,熟悉的周氏唱腔。

但社交媒體上網友的評論卻呈現出了兩極化,有網友認為周杰倫的新歌一聽就上頭,值得單曲循環,也有網友認為即便方文山來了,也無法拯救這首歌的普通,周杰倫音樂開始不斷重複自己。

網民的看法也得到了樂評人的贊同,16日,知名音樂博主@耳帝 在寫道,新歌《說好不哭》有《軌跡》加上《告白氣球》的影子,「有熟悉與懷念的感覺,但更想聽到不一樣的東西」。

而知名樂評人盧世偉在18日接受北京青年報採訪時稱:《說好不哭》旋律很動聽,但是相比周杰倫以往的作品,這首歌毫無新意,尤其是歌詞,有些流水線作業的感覺。

樂評人對《說好不哭》的質疑,不僅是旋律上的保守和歌詞上的普通,更主要是周杰倫的創作開始陷入自我循環。

過往周杰倫的歌曲主題不僅有甜蜜傷感的愛情,還有反戰的《止戰之殤》、勵志主題的《蝸牛》、親情主題的的《聽媽媽的話》、反思狗仔文化的《四面楚歌》、環保主題的《梯田》、呈現中華傳統文化的《本草綱目》等。

但是從2010年的《魔杰座》開始,周杰倫的創作越來越多地聚焦小情,而不再關注大愛。即使是他近年的大熱金曲《告白氣球》、《等你下課》、《不愛我就拉倒》等,也都是愛情和青春主題的重複。

歌曲遭遇差評,MV也被質疑抄襲涉嫌抄襲韓國MV《因為是女子》。

相似點的確很多:比如男主都是攝影師,女主都是無意中進入男主鏡頭;兩人相識都是因為男主成為顧客,然後男主落下東西在店裡,女主送過去

抄襲可不是一般的黑點,但事件發酵了一天之後,又迅速退熱,似乎原因依然是因為周杰倫。

儘管人們對歌曲本身的評價不一,但在情懷與回憶的催化下,歌曲仍然贏得了聽眾的心,在「欠周星馳一張電影票」之後,「欠周杰倫一張專輯」的「情懷牌」也打出了圈,這又是為什麼?

青春萬歲:周杰倫「頂流」熱度背後是什麼?

有媒體評論指出,「周董這次又贏了流量明星」,「又」字指的是周杰倫粉絲上一次助力周杰倫成功登頂微博超話第一的新聞。

此前由於某流量明星粉絲的發言,引發了眾多周杰倫「中老年」粉絲被迫營業,眾多80、90後們紛紛拾起學習超話打榜,最終在7月21日助力周杰倫超話排名力壓當時的「頂級流量」蔡徐坤,成為超話排行榜第一名。

這一次有網民評論,一小時銷售過千萬的實打實的「戰績」,遠比某條微博百萬千萬甚至是億級「轉發」來得痛快。

可是周杰倫此次引爆的「頂流」熱度來自於哪裡?

首先是以及兩個月前「坤倫」微博巔峰之戰帶來的IP效應的疊加。

有樂評人指出,之前的打榜風波從某種意義上再次喚起了眾多粉絲對於周杰倫的喜愛與回憶,對於音樂內容產品來說最重要就是IP效應,因為消費者是圍繞某個特定的明星買單,而在某位明星IP效應呈現出爆髮式呈現之後不到兩個月推出新歌,自然會引髮網絡的發酵反應。

其次是兩大「青春情懷」代表歌手的聯手。無論是周杰倫這還是五月天主唱阿信,都被認為是許多聽眾青春回憶的一部分,有網民評論稱,「誰的青春沒有一首五月天,誰的青春里沒有一首周杰倫」。當一首歌是由兩者同時合作,一個彈鋼琴一個彈吉他在MV畫面中同框,不僅兩家粉絲開心得像過年,普通網民也直呼「簡直是神仙合作」,從而產生1+1大於的情懷積聚效應。

三是恰到好處的懸念預熱、玩梗和情懷營銷。

早在預熱階段,周杰倫就把網友胃口調了起來。此前周杰倫已經一年多沒發新歌,期間從粉絲、迷弟鄧倫到周杰倫妻子昆凌都在媒體和社交網絡反覆cue到周杰倫「新歌什麼時候發」,無形中提升了大眾期待。而在新歌發布當天,周杰倫在ins上這樣寫道:「請在晚上11:00前,先約好朋友點進去,但是說好不哭,重點是不要嚇瘋。 」

當時已經有網友扒出了周杰倫近日與阿信、林俊傑的頻繁互動,懷疑周杰倫此次可能的合作對象就在他們中間。

MV還邀請到了日本炙手可熱的模特三吉彩花來擔任女主角。而MV男主角渡邊圭祐曾出演過日本特攝劇《假面騎士》。

此外,網民還總結出周杰倫在MV中埋下的多處「情懷伏筆」和梗,比如致敬周杰倫自導自演的《不能說的秘密》里「戳臉殺」的經典鏡頭,將五月天的《突然好想你》部分片段和周杰倫《說好的幸福呢》的旋律放進間奏。

而一直圍繞在周杰倫身邊的奶茶梗更是在MV中多次出現:MV女主角是奶茶店服務員;MV女主角手舉著周杰倫最愛的奶茶店的廣告等。

MV還讓女主手持的宣傳板上貼著「話題NO.1」,回應了此前的「夕陽紅打榜團超話第一名」事件。

不得不說周杰倫團隊追熱點的意識真的很強,也善於和歌迷、網民玩到一起,對歌迷來說,這首MV就像是周杰倫為他們特別定製的禮物,從而進一步推高了粉絲熱情。

歌曲中埋伏的梗也成為了歌曲二次傳播的出發點,比如MV中女主角賣奶茶的劇情,後續被替換為了周杰倫、阿信的頭像,「胖哥倆」組合等也成為了調侃的一部分,又進一步推高了事件熱度。

但歸根到底,這場社交狂歡的背後還是情懷效用。正如網友在社交媒體上所寫:「還是很熟悉的聲音,依舊能牽起記憶深處那種小心翼翼藏著的愛的感覺,雖然近幾年的新歌都不是我喜歡的風格,但周董依舊是我的音樂青春啊。」

都說周杰倫最懂青春,可周杰倫最「懂」誰的青春?

但也有評論認為網民口口相傳的「誰的青春沒有周杰倫」也是這場傳播事件中的最大疑點:可以說周杰倫陪著很多人長大,也成為了許多人的青春代表,可是任何明星都不可能代表所有人,那麼周杰倫「懂」的到底是哪一代人的青春?

評論認為,從全球各地的網絡反饋留言看,這次周杰倫新歌引發懷舊潮範圍廣泛,還有許多70後中年人和00後高中生,但主力依然是80、90後人群,也正是周杰倫在歌壇崛起期間演唱的歌曲陪伴了整個青春的那群人。

有80後歌迷對筆者表示,歌中那句「你什麼都沒有,卻還為我的夢加油」切中的正是自己的回憶,在周杰倫的歌里,她可以看見自己的影子,有愛情、有友情、有離別、有歡笑。

也有評論認為,雖然周杰倫的核心粉絲群體在80後90後這代人,但這麼多年來,隨著網絡的不斷渲染,周杰倫某種意義上被推上了70、80、90後甚至是00後的青春代言人的角色,近幾年只要周杰倫出新歌,網絡上最多相關的字眼就是「青春」。

當周杰倫發布一首新歌時,每個人都能毫無隔閡地與他產生精神上的呼應,這是為什麼?

有樂評人指出,周杰倫剛出道時,其實代表著80後90後叛逆的一面,其具有個人特色的中文饒舌,對彼時的大多數人來說尚且是新鮮事物。直到今年的《中歌會》依然有評委在吐槽選手咬字不清時,不無批判地說:「咬字是在唱歌里特別重要的一個環節,(你)是不是受了周杰倫的歌的影響?」 他在那個時期不僅成為一個樂壇的顛覆者,更一度代表了一代人完成了青春期的叛逆目標。

而當80後90後漸漸老去,又漸漸成為開始懷舊的一代,在聽到周董那些老歌時,他們產生了最為強烈的情感反應,也就是共鳴。

而這個規模巨大的群體對周杰倫的情懷追捧,又在一次次引發社交話題中,進一步強化了周杰倫情懷代言人的標籤。

與此同時,以周杰倫為代表的全民偶像時代結束,多元化的分眾時代開啟。

與90後成長背景不同,00後在音樂上有更大的選擇空間。除大眾流行音樂外,民謠、搖滾、嘻哈等小眾音樂也被越來越多人熟知,而《偶像練習生》《創造101》等節目層出不窮,也輸送了一大批新生代歌手。

然而隨著實體唱片業逐漸萎靡,新一代歌手普遍缺乏自己全民傳唱的代表作,反過來凸顯了傳統流行音樂時代崛起的全民歌手的價值。

周杰倫曾在ins上分享了《以父之名》的MV,並他調侃地說,自己很少聽別人的歌。「因為我16年前寫的歌,到現在還在流行。」

樂評人普遍認為,再熱門的音樂節目,其實也是在反覆消耗華語樂壇過去幾十年留下的經典歌曲。

這種情況下,周杰倫至今依然在吸收不少「新粉」,甚至是從沒聽過中文歌的海外「路人」 ,也被周杰倫新歌引發的傳播事件吸引,進而紛紛在留言中表達自己的青春情懷。

而在周杰倫不斷延續影響力的同時,華語樂壇近十年來卻沒有出現新的巨星,隨著時間的積澱,周杰倫更進一步成為許多人的青春印記。

歸根到底,不是周杰倫最懂所有人的青春,而是當他被輿論塑造成為某種青春標籤與情懷共主,以80、90後為代表的聽眾都把周杰倫代入了自己的青春,最終在新歌引發的社交話題的持續發酵下,構成了一股青春懷舊潮。

說到底,周杰倫唱什麼唱得好不好其實不那麼重要,重要的是通過周杰倫的新歌引發一場懷舊潮,幾代人代入其中,完成一場場與自我青春的對話。

周杰倫為何仍是這個時代的頂流?答案也正在其中——除了周杰倫,還有誰的一首新歌能同時引爆好幾代人的青春狂歡派對?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J8hGRG0BJleJMoPMoANP.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