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唐詩》里為何會收錄一首元朝人的詩呢?

2019-09-15     煮酒君

煮酒君「詩詞雜談「系列文章第5期:《全唐詩》里為何會收錄一首元朝人的詩?

在我們很多人的印象里,唐朝人的詩寫得好,宋朝人的詞寫的好,好詩都讓唐朝人寫盡了,宋朝人很難寫出好詩。著名的文學家錢鍾書先生,在他的文學批評著作《談藝錄》里,就提出了"詩分唐宋"的觀點。

宋朝的詩就已經如此一般了,元朝詩的水平,大概也就等而下之了吧但是,奇怪的是在《全唐詩》里,就收錄了一首被後世一些學者稱為「元詩第一」的《題龍陽縣青草湖》。

西風吹老洞庭波,一夜湘君白髮多。

醉後不知天在水,滿船清夢壓星河。

——《題龍陽縣青草湖》唐珙

《全唐詩》里為什麼會收錄一首元朝人的詩呢?這要從《全唐詩》的創作背景講起。

《全唐詩》是清代康熙年間編撰的。清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彭定求、沈三曾、楊中訥、汪士鋐、汪繹、俞梅、徐樹本、車鼎晉、潘從律、查嗣瑮10人奉敕編校,"得詩四萬八千九百餘首,凡二千二百餘人",共計900卷,目錄13卷。

這部《全唐詩》的體量實在大的驚人,參與編撰的人員水平參差不齊,難免出現一些小的差池。因此,有一首元朝的詩收錄其中,似乎也是可以理解的事情。

當然,還有一個原因就是這首詩寫的實在太好了,很有唐代詩歌的風貌韻味,才被收錄進了《全唐詩》的《雜詩》卷中。這首詩的作者唐珙,也被定義為了晚唐人。

而實際上,唐珙是一個元朝人,

唐珙其人其事其詩,不見於唐人、宋人有關載籍中,連宋人洪邁撰集的《唐人萬首絕句》進御本及趙宦光、黃習遠的編定本中也沒有此詩,自唐至清諸家唐詩選本也未予選錄。

最早收錄這首詩的唐詩選本,是元代人賴良編撰的《大雅集》,題為《過洞庭》,唐珙作。在《大雅集》中,還記載了一段唐珙的個人介紹:"唐珙,字溫如,元末明初詩人。會稽山陰人。"

而關於賴良和他的《大雅集》,據《四庫全書總目提要》記載:賴良字善卿,浙江天台人,"是集皆錄元末之詩","其去取亦頗精審","故不失為善本"。

賴良的這部詩選,選的大體上都是和他同時代,同鄉的一些"小眾詩人"的作品。因此,唐珙其人生活在元朝末年,《題龍陽縣青草湖》是一首元詩,當無異議。

唐珙這個人在歷史上沒有什麼大名氣,但是他的父親唐珏,確是歷史上鼎鼎有名的愛國志士。

1276年,元朝占領南宋首都臨安,南宋滅亡。

1785年,元朝任命了一個吐蕃的番僧楊璉真珈,擔任江南釋教總攝,也就是江南地區佛教事務最高長官。

這個楊璉真珈,是一個利慾薰心,喪心病狂,壞事做盡的人。他之所以能當上江南釋教總攝,與當時的宰相桑哥的支持有關。而桑哥之所以支持楊璉真珈,是因為楊璉真珈要做的一件事,會給桑哥帶來好處,這件事就是盜掘位於紹興郊外的南宋歷代帝後陵寢。

靖康之變之後,宋室南渡,南宋的皇帝、皇后、皇子皇孫們的墓葬,多集中修建在紹興附近。

因為南宋一直有打回中原去,歸葬祖陵區的想法,所以紹興附近的南宋皇室墓葬都埋藏的比較淺。而楊璉真迦就夥同演福寺僧允澤等人,對南宋帝後、皇族的墓葬進行了喪心病狂的盜掘和破壞。

楊璉真伽和僧允澤率領部眾蜂擁到陵前,陵使竭力抗爭,不讓他們開陵。允澤拔刀相逼,陵使無奈大哭而去。盜賊們打開理宗的棺蓋時,一股白氣衝出,只見理宗安臥如睡,珠光寶氣,縈繞其身。棺底墊著織棉,包著金絲網罩。棺中的寶物被搶劫一空後,歹徒又把理宗的屍體倒掛,撬走口內含的夜明珠,瀝取腹內的水銀。

南宋帝陵被盜掘之後,珍寶全部被劫掠一空,帝王屍骨卻拋棄在草莽之間。

楊璉真迦盜墓的事情,很快傳遍了紹興地區。唐珙的父親唐珏,是一個愛國志士,他聽到這個消息之後,大哭一場,變賣了所有家產,邀請同鄉的青壯年們,準備把南宋帝後的遺骨收斂起來,妥善保存,埋葬。

在打消了眾人的顧慮之後,唐珏率領鄉親們,拿出備好的木匣若干只,上面復以黃色絲絹,署上帝名、陵名,然後趁著夜色,躲過楊璉真伽和僧允澤的眼線,將諸帝遺骸分別收藏起來,埋在寶山之陰天章寺前,種上冬青樹,以為標誌。第二天凌晨,唐珏出百金,酬謝眾人。

事後的歷史證明,唐珏的果敢堅決,對於保護南宋帝後的遺骨是多麼的重要。

楊璉真伽和桑哥盜墓的目的,並不是單純盜掘寶物這麼簡單,他們是要羞辱南宋帝後,羞辱漢人,打消漢人的反抗意識。盜墓事件發生七天之後,楊璉真伽返回陵區,他把宋理宗的頭骨做成了酒器,進貢給皇帝,然後下令把帝後的屍骨(實際上是被唐珏替換掉的其他人的骨骸)混雜著牛、馬、狗的骨頭,在臨安故宮中"築一高十三丈的白塔壓之,名曰鎮本",以示制勝江南人民之意。

唐珙的父親唐珏,不但是一個愛國志士,也是一個詩人。他寫下了很多充滿愛國情懷和反抗精神的詩詞,也把自己的文學素養和愛國情懷遺傳給了兒子,才有這樣一首被譽為"元詩第一"的佳作。

此文為煮酒君「詩詞雜談「系列文章第5期,頭條號獨家文章,不得轉載。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J8ZuQ20BJleJMoPMBj7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