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墨花
「只要付出就會有回報」,這句話是很多人的至理名言,想要成功,想要出人頭地,想要夢想成真,只要努力付出,一定會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
這句名言適用於很多地方,唯獨在感情這件事上失效了。一段感情中,一方的過度付出,並不一定會得到更多的愛,甚至可能會讓另一方覺得反感,或者覺得你的付出是理所當然的,會讓對方越來越得寸進尺,加倍索取。
可是,付出的那個人往往不知道這一點,認為——我愛你,就心甘情願對你付出,一心一意對你好,只要你開心,我做什麼都願意。
可是結果往往不太好,我們對愛充滿了疑惑,為什麼付出得不到回報,為什麼真心換不回真愛,究竟是哪裡出了問題?
最近熱播的《在遠方》電視劇中,劉愛蓮從大城市回到了農村,接盤了一家鄉鎮紡織工廠,這家紡織企業起初已經瀕臨倒閉,劉愛蓮請來了一位工程師——徐工,徐工是大型紡織廠的工程師,來到劉愛蓮的小廠進行指導。
劉愛蓮拚命敬酒灌醉了徐工,留了他好幾天,徐工掏心掏肺,不僅幫忙修理破舊的機器,還介紹了新設備的購買廠商,幾乎給劉愛蓮安排好了一切,才離開。
離開前,劉愛蓮拚命暗示徐工——要不你就來這裡幫我,我可以給你股份,以及……
以及後面沒有說出口的那句話,讓徐工充滿了嚮往。後來,他真的辭去了大城市的工程師職位,拉著行李箱就來到了這個小鄉鎮,幫助劉愛蓮一起打拚,幾乎是從頭開始。
徐工給予的不僅僅是工作上的幫助,還有生活上的無微不至的關照。劉愛蓮跟前夫有一個女兒,徐工把她當做自己的親生女兒般對待,劉愛蓮家裡有任何需要的地方,徐工就第一時間趕來幫忙,修馬桶修電燈泡這種事更不在話下。
但是,徐工的付出並沒有帶來回報,反而劉愛蓮越來越嫌棄徐工,工作上嫌棄徐工太保守,怕這個怕那個,還動不動就挑剔他的毛病,連女兒都忍不住說:「媽媽你為什麼總是欺負徐叔叔。」
劉愛蓮的媽媽說,明眼人都知道徐工對你好,可劉愛蓮卻反駁「你煩不煩啊」,甚至還要發簡訊罵徐工多情,幸虧被她媽媽阻止了。劉愛蓮還放下狠話:我嫁給誰都不會嫁給他。
至於為什麼?劉愛蓮只說了一句:「配不上」。
這句「配不上」真是讓人感覺心寒,曾經放下大城市的一切機會和基礎,背井離鄉來到這裡幫助這個女人打拚,如今這家紡織廠總算有了起色,把業務做到了國外,這個女人卻開始嫌棄徐工「保守」「配不上」「沒用」,簡直讓人無法接受。
但這就是現實,你越是放低姿態對一個人好,對方越是覺得你理所應當。你越是不求回報,對方越是覺得你卑微甚至低賤,一邊心安理得接受你的付出,一邊又拚命嫌棄你做得不夠好。
感情中最殘忍的一點,莫過於此,你的付出沒有得到任何的回報,反而讓對方越來越討厭你,嫌棄你,希望甩掉你。
電影《無問西東》中的許伯常和劉淑芬,在年輕的時候非常相愛,劉淑芬犧牲自己,賺錢打工,供自己的男友許伯常讀書,考取大學,畢業後做了一名教師。
這時的許伯常卻不再愛劉淑芬了,想要離開這個曾經為自己付出一切的女人,但劉淑芬的死死堅持不肯分手,許伯常迫無無奈,才娶了劉淑芬。
劉淑芬以為,只要自己無止境地為這個男人付出,就可以得到這個男人的愛,但是她完全想錯了。雖然他們結了婚,但是婚後的生活如同地窖一般。他們從來不親密,兩人分床睡,連吃飯的碗筷都是分開的,一個人一份,兩個人除了一些生活上必要的對話,沒有任何情感的交流。
劉淑芬還深愛著許伯常,她為許伯常單獨做一份飯和一份菜,而自己呢,就在冷飯中加點開水,就這麼嘩啦嘩啦吃了下去。可是許伯常沒有任何的感激,一臉冷漠地吃了飯,上了自己的小床,連冷冷地看一眼妻子都沒有。
劉淑芬在這樣的冷暴力婚姻中感到極度壓抑,她甚至用毆打辱罵許伯常來宣洩不滿,但是許伯常沒有任何的反應,任由其打罵,不反擊,不說話,不回應,用最冷的姿態去狠狠報復這個女人。
最終,劉淑芬因為犯了錯,又對婚姻感到徹底失望,選擇跳井自殺。
劉淑芬的付出讓人心碎,她本應該得到更多的愛,可是得到的只有冷暴力和冷漠。有一句話叫做「太付出的女人沒有好下場」,說的就是劉淑芬這樣的女人,為愛付出所有,最終什麼都沒有得到,一步步從失望到了絕望。
為什麼感情中過度付出不會得到回報?我分析了一下,大致有以下兩點:
第一點,人性的劣根性。
人都是自私的,也是貪婪的,當他們不斷地享受一個人的好,就會覺得這一切是理所當然的,於是會加倍索取,當他們發現對方有一點點做得不好時,就會挑剔和不滿,就算對方滿足自己的一切要求,他們也不會有感激之情,反而覺得這是對方應該做的事情。
第二點,付出並不能得到對等的回報。
一個人為愛付出,我們總覺得這是心甘情願的,是無私的,但是天底下沒有什麼無私的人,每個人都渴望被愛,渴望自己的付出得到對等的回報,渴望我們所愛之人也愛著自己。
但是,感情往往不是這樣,你付出多少,並不代表你得到多少。往往你付出10分,卻只得到了5分,這時候你的心裡就開始產生了不平衡感。
於是,你開始加倍對他好,希望能喚醒他心中的愛,來愛你,但事實上,當我們加倍對別人好的時候,並不一定會換來對等的好,甚至會讓另一半感到壓抑,甚至感到窒息,對這份愛充滿壓力感,這時候對方就會出現叛逆的心理,開始從內心反感和拒絕這件事情。
所以,歸根結底,我們愛一個人付出是對的,但是千萬別過度付出,因為過度付出往往沒有什麼好下場,最終受傷的是自己,也會讓對方充滿壓力。
最好的愛,七分就夠了,我愛你七分,剩下三分留給自己,自己開心了,才可以有更多的快樂能量傳遞給那個愛的人。很多時候,愛不是靠索取的,而是靠傳遞的,當你愛自己時,全身都會發光,這樣的人往往更容易被別人所愛。
願你別愛得太滿,多留點愛給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