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典是中國網際網路繼1998年第一次資本啟蒙後的二次啟蒙,社會對信息技術的需求在疫情中進一步凸顯。17年過去了,當年那批在非典中歷練洗禮後,逐漸站穩腳跟的企業,正在用日益精進的技術實力,幫助全國對抗來勢洶洶的新型肺炎疫情,與全國人民共同戰「疫」。
華為5G前線衝鋒,馳援武漢
2003年除了要面對非典疫情的襲擊,華為更是霉運不斷。當年1月份,華為遭遇思科起訴,這也是華為成立以來的首次海外訴訟,受此影響,不少歐美客戶暫停了與華為的合作。腹背受敵的是,華為還面臨著與勢頭正盛的港灣網絡的相愛相殺。這家由任正非愛將李一男創辦的企業,從華為挖走了大批人馬……
17年過去,已經成為為國際通信巨頭的華為,此刻沖在「戰疫」前線。華為在1月23日緊急成立約150人規模的春節疫情保障項目組,協助三大運營商建設火神山5G基站。此外,華為還成立特別保障組,確保湖北衛健委視頻會議系統正常運行。防疫是重點,通訊也當有保障。
華為奮鬥在一線建設基站,除了為醫療溝通提供通訊保障,還保證了災區在短時間內實現通信的暢通。
2019年,5G正式商用為諸多領域帶來了重大利好,推動了「萬物互聯」時代的更快到來。作為與網絡關係密切的雲計算行業,5G將為其破解算力困境提供巨大幫助。在5G網絡不斷走向成熟應用的背景下,雲計算行業也有望取得新的發展。
阿里雲高歌猛進,免費開放一切AI算力
早在2009年,馬雲就提出要進軍雲計算的。由於投入巨大、並且短期之內看不到結果,外界對此一致不看好。馬雲卻認為阿里不做雲計算可能會死在未來的競爭中。
因為馬雲的堅持,阿里雲成為中國第一個獨立研發擁有大規模通用計算平台的公司,包含了雲計算基礎、大數據、人工智慧等等。十年磨一劍,阿里巴巴迎來以雲計算為核心的硬核技術大爆炸。
2020年1月10日,阿里雲獲得國家技術發明獎、國家科技進步獎兩項國家大獎。
馬雲曾言:「阿里要做其他企業做不了,不想做,但必須要做的事情,國企和超級巨頭企業就應該這樣!是責任,也是義務!」
面對新型冠狀病毒不斷升級的疫情,浙江省衛健委聯合阿里巴巴、浙江谷瞰服務團隊,通過阿里雲宜搭平台,僅用1天時間就搭建出疫情信息管理系統,並能按照最新需求迅速調整已滿足工作需要。
目前該系統已有15個省市、100多個區縣、10萬多個基層醫療單位使用。與疫情戰鬥就是與時間賽跑,阿里巴巴衝鋒陷陣。
阿里雲計算於1月29日宣布在疫情期間,向全球公共研發機構免費開放一切AI算力,以加速本次新型肺炎新藥和疫苗研發。
阿里雲提供AI算力支持病毒基因測序、新藥研發、蛋白篩選等工作,能夠有效幫助科研機構縮短研發周期。
騰訊雲奮起直追,為藥物研發爭分奪秒
當初不看好雲計算的馬化騰,私下卻在2010年立項研究雲計算,創辦騰訊雲,並於5年後高調宣稱要超過阿里雲。
在全球雲計算廠商中,騰訊雲收入不是最高的,增速卻是最快的,如今騰訊已經成為國內第二大雲服務供應商。
目前,騰訊云為北京生命科學研究所/清華大學生物醫藥交叉研究院的黃牛教授實驗室、中山大學藥學院的羅海彬教授團隊提供免費的雲超算能力、運算集群支持以及基礎的雲計算能力,幫助兩大團隊承擔新冠肺炎的藥物篩選和病毒突變預測工作。
眾所周知,分離毒株、藥物篩選、新藥研發等需要進行大量的數據分析和科學超算工作。
對於CPU及GPU算力調度能力的要求幾近苛刻。為了做抵抗新型冠狀病毒的藥物篩選和病毒突變預測,醫療工作者離不開海量超算資源的支持。
以5G、雲計算為代表的新興技術在本次疫情防控中正發揮著重要的支撐作用。
網際網路行業為對抗戰疫,將全面推進5G商用、大規模應用數位技術、升級換代電子商務,鋪開「智慧物流」建設等等。舉國上下眾志成城,共克時艱,勝利的曙光必近在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