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京族的故事,他們與漢人是什麼關係?是否有歷史淵源?

2019-06-18     桃花石雜談

越南是中國的南方鄰國,在歷史上越南北部也曾長期是一些中原王朝的領土,而且越南人的長相和中國人也比較接近,語言里有些詞彙也和漢語差別不大,那麼越南人和漢族是否有關呢?


「越南人」的定義

但要搞清楚這個問題,首先恐怕必須澄清「越南人」這個概念究竟是指什麼。越南雖然比中國小很多,但卻也是一個多民族國家,其境內總共有55個得到官方認定的民族。而我們口中的「越南人」其實很多情況下是指越南的主體民族京族。

越南主體民族京族人

越南的京族目前約有8100萬,占越南人口總數的86%左右。而除此之外,越南還有岱依、泰、芒、下高棉、苗、儂和華等民族,其中的華族其實就是越南華人,基本上可以算漢族。但華族在越南只占人口的1%左右,具體情況下文會詳細介紹。但大家知道越南也有華族之後恐怕也就明白了,越南的主體民族京族是一個和漢族並不相同的民族。

京族的源流

首先基本可以肯定的是,越南現代的主體民族京族是發源於古代中國南方的百越族群。如果說的更精確一些,主要是來自雒越和甌越這兩個百越人的分支。在公元前3世紀,雒越和甌越結成了一個類似部落聯盟的組織,在《史記》里曾將其稱為「甌駱」。公元前207年,甌駱成為了南征秦軍建立的南越國的一部分。

而在公元前112年,漢武帝發兵10萬,滅亡了南越國,越南北部也被正式納入中原王朝之中。此後大量中原漢人進入南越地區,南越地區的各個百越部落都與中原漢人有了大量混血,並出現不同程度的漢化。可以說如果這種趨勢持續下去,那麼到現代恐怕也不會有一個單獨的越南民族了,雒越和甌越的後代恐怕也都會是漢族的一部分。

五代十國時期的南漢和交趾,交趾在前期是南漢的藩鎮

但雒越和甌越所處地區可以說離中原最遠,因此漢化程度也一直是最低的。而在公元907年,唐朝滅亡,中原進入了五代十國的混亂時期。而從公元917年開始,包括越南北部在內的南方地區都處在了割據政權南漢的統治之下,而且這裡要提一句的是,其實南漢政權在建立時國號是「大越」,一年之後才改成了「漢」。

公元937年,此時本身已經類似南漢藩鎮狀態的交趾地區發生兵變,原本不太聽南漢號令的交州節度使楊廷藝被其屬將矯公羨殺死。但很快楊廷藝的另外一個屬將吳權又發兵攻打矯公羨,矯公羨立即向南漢朝廷救援,南漢朝廷派皇子劉洪操領兵進攻吳權,卻被吳權擊敗,劉洪操和矯公羨都被吳權殺死,吳權在交趾自立稱王,越南北部彼此逐漸脫離了中原王朝的控制。

而此後,越南與中原的交流相對就減少了很多,雒越和甌越的後代雖然在此時本身已經帶有一定的漢族血統,但在此後1000多年裡主要是彼此相互混血,逐漸形成了越南的主體民族京族。而且後來隨著越南領土向南擴展,京族的聚居地也不斷向今天的越南南方擴大,在此期間他們又和南方的占城和吳哥等地土著混血,和漢族的差異越拉越大。

京族在越南各地所占比例,越紅比例越高

所以越南的主體民族京族雖然在早期融入過大量漢族血統,因此從血統上講和漢族,特別是南方漢族也有一定程度的接近,但因為到現在已經獨立發展了1000多年,所以已經是一個和漢族有著明顯不同的民族。而且這種不同在語言方面也有體現,京族語(越南語)的語系歸屬目前仍然有一定爭議,有些觀點認為它也是漢藏語系的一種語言。但即使是漢藏語系,它也不屬於漢語族。而目前比較主流的觀點認為京族語屬於南亞語系,所以很有可能在起源時就和漢語是不同的。

越南的華族

所以京族和漢族並不是一個民族。但如果從越南人這個角度來說,越南人里倒是確實有漢族,而且人數還不少。剛才已經說到,越南有54個得到官方認定的少數民族,其中就包括「華族」。華族目前是越南第八大民族,在2009年時大約有82萬人。

而越南的華族就是不同歷史時期移民到越南地區的華人,也可以說基本上都是漢人的後代了。早期移居越南的漢人基本上在後來都與雒越和甌越人相互同化了,也就是現代越南人中那些漢族血統的來源。但他們也促使雒越人和甌越人採納了漢式姓氏,這種影響一直持續到現代。後來越南自立之後,還接收過大量來到越南的漢人,但卻要求一旦進入越南境內就不能再回中原,而且必須與當地人同化,所以在明朝之前進入越南的漢人基本都被同化進了京族之中。

一個越南明鄉人的會所

公元1679年,清朝將南明勢力完全平定之後,有大約三千名南明移民在幾名總兵的帶領下來到越南尋求庇護並得到接納。後來這些人在越南發展成了一個被稱為「明鄉人」的族群,在越南阮朝,明鄉人是不得與後來的華人族群混合的。在越南成為法國殖民地之後,法國人本想把明鄉人當成普通越南人進行管理,但多數明鄉人卻選擇了和後來的華人移民同樣的身份,在越南重新成為了華僑。目前明鄉人大約有7、8萬人,在越南華人中占10%左右。

而其它多數越南華族都是清朝和民國不同時期移居越南的華人後代了。特別是在越南成為法國殖民地之後,因為法國人非常歡迎主要從事工商業的華人移民,所以這一時期的越南華人人數大幅增加。而到1920年代之後,因為中國長期軍閥混戰,所以華人移民到越南又迎來了一個高峰。

公元1885年的一個越南華人

但從1950年開始,無論是南越還是北越都出台了一系列強制同化華族的政策,特別是越南統一之後到1980年代中期還出現過排華浪潮,導致華族在越南受到了很大衝擊,許多人返回祖國或者移民到其它國家,其人數也從最高峰時的120萬人減少到了現在的80多萬人。現在的華族主要居住在越南南部,在工商業領域仍然發揮著非常大的作用。


而除了華族之外,越南官方認定的民族裡還有兩個跟華人有關的民族,分別是艾族和山由族。艾族是一些在越南的客家人結合畲族和胥家人等族群融合形成的一個民族,艾族的語言與客家話和畲話都類似,也可以算是漢語的一種。不過艾族人人數很少,1000人出頭。而山由族自稱山瑤人,跟瑤族比較接近,但現在這個族群中通行廣東話。山由族大約有14萬人,也可以算是越南華人的一支了。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IuL-CGwBmyVoG_1Zgn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