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瘋了」的串店,20平日入3萬,一年半開出300家

2019-07-18     職業餐飲網

串串品類有多火?火到西式快餐肯德基都來「跨界」打劫了!串串連鎖品牌該如何應對?

在二三線城市,有這麼一家店,20平店最高能賣到1115單,日流水高達5萬!


7月14日是這家店營收最好的一天,日營收高達5萬


而這家春爐串串品牌的創始人樊榮表示,7月剛過半,這家店的營收已超過50萬,是營收最好的店,以前最好的門店月流水也做到過六十萬!

剛聽到這個數據時,很多人都紛紛表示懷疑!這怎麼可能呢?

而事實是,春爐串串已經開了近300店,大多數門店的生意都很好,小編這就對其創始人樊榮進行了專訪,一起來看看吧!

6月底,這家春爐串串店在江蘇常熟市永旺店開業。

先來感受下排隊盛況:




這家店,周末一天可以做1000多單、2萬多串,平時一天也能做到700多單。

春爐串串的一單平均可以賣到36-45元,這家店周末日營收5萬,平時的日營收也能做到3萬左右,它到底是怎麼做到的呢?


選址上:開在必勝客旁,商圈客流10萬人次


客流量就是餐飲的生命線,春爐串串的這家店就選對了地方。

首先,這家店開在常熟市,它是江蘇蘇州市下的一個縣級市,比較富裕;

其次,所選擇的永旺商圈,人流量也很密集,春爐串串的這家店和該商圈於6月28日同時開業,商圈新開時每天的客流量是10萬人次,平時的客流量在4-5萬人次。

而春爐串串又開在整個商圈客流量最大的地方,那就是一層的室內美食街,它的鄰居有必勝客、一點點奶茶、又卷燒餅等,它們吸引的都是年輕人!開在這樣的位置,自然不愁流量!


模式上:串串檔口店也「自選」,日賣5萬


2017年底的時候,串串行業正處於連鎖品牌爆發的前夜。

這個時候,串串很火、入局者也很多,但很多人只知道抓住這個風口,並不知道怎麼做串串,市場的碎片化、同質化很嚴重,急需步入「正規軍」時代!

而在此之前,春爐串串的團隊已經花了幾年時間,立項、打磨商業模型,為的就是等待最佳時機,勇敢出擊!

就這樣,春爐串串誕生了,它在蘇州開出的第一家店,就像團隊的預期一樣,效果很好。

1、串串定價1-4元,客群最廣

在專開15-20平檔口店的串串行業里,真正的連鎖品牌並不多,但已有專門從一線城市做起,定價在3-8元的偏高端品牌了。

不管是要走差異化,還是自身的商業路線使然,都註定了春爐串串不會走「高舉高打」的高端路線,而是親民的路線。

樊榮說,之所以選擇1-4元這個價格帶,也是認真琢磨過的:

a,客群最廣;春爐串串主要在二三線城市開店,定價在1-4元時,客群的廣譜性是最高的,不管是串串的忠實粉絲,還是嘗鮮的客群,在價格上不會有心理負擔,可以輕鬆購買;

b,開店密度高;如果走平民化路線,一個城市可以開幾十家、上百家店,但如果走高端路線,因為客群消費能力有限,一個城市最多開十幾家店。




2、檔口店也用自選模式,效率最大化

周黑鴨、正新雞排是很多檔口小吃店的標杆,但它們的售賣方式,卻不一定適用於串串店。

論斤稱賣,或者是,顧客口述要A產品、B產品,員工手動操作A產品、B產品的形式,把串串的售賣流程變得很複雜。

樊榮就發現,很多大的串串店採用的都是顧客自選模式,以及麻辣燙、麻辣香鍋也採用的也是顧客自選模式,雖然原有的海鮮自助大勢已去,但它的自助餐流程設計還是很受歡迎的、效率也高,正是小吃檔口店所需要的。

於是,現在的春爐串串,是這樣的模式,排隊——顧客自己拿杯取串——交給收銀員計價收銀——交給售賣員在蘸料杯里涮一下。

這樣,不設價目表,顧客不用看價格糾結半天,在1-4元的串里自由選擇,豐儉由人,選品迅速!效率也高!

3、主開商場店,符合逛吃消費

做大眾親民的串串、用自選模式提高效率,這些都想好了,那到底要開什麼店型呢?

現在的流量都往商場集中,年輕人都往商場跑,那就把串串店開在商場裡,串串這種休閒零食,一串串裝在桶里,再搭配上商場裡的茶飲,恰好滿足了消費者逛吃的需求,所以,春爐串串80%的店都是商場店。




4、主要在二三線城市開店,成本低

有的品牌即便虧錢,也要到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開店;但有的品牌,以盈利邏輯為第一位,在最適合自己的地方開店。

比如,春爐串串就是從二三線城市起步,已經在蘇州大本營開了幾十家店,再將這套體系,同樣運用在其它的二三線城市。

因為小城的人們消費能力也很強,而房租和人工的租金也要低得多,即便月營收做不到100萬,只能做到15-25萬,模式也是可以跑通的!


產品上:將售價1元的串串,賣到一單45元


以春爐串串常熟永旺店為例,一天的單量最高1000多單,如果客單價只有20多元,那恐怕怎麼賣日流水都賣不到5萬!

春爐串串通過幾招,把客單價從原來的27元提高到了36-45元,漲幅高達50%!




1、增加十幾種高價值產品

要想提高客單價,靠的不是營銷,更深刻的原因,還是產品結構。所以,春爐串串的第一個動作是增加品種,從20個串串品種,增加至40個品種。

在1元到4元,走的是低價路線,已經成功引流了,那怎麼在原有產品不漲價的前提上,還把客單價做起來呢?

那就是增加高價值產品的比重,比如,春爐串串增加了7-8種4元的串串,比如蝦仁串、黑胡椒串等,還增加了5種3元的產品。

這樣,顧客在選串時,就有更大機率選擇這些「貴」的串,客單價自然也就提高了。




2、增加組合產品,1元串10串起賣

1元的串串,是典型的引流產品,也不能漲價,那該怎麼辦呢?

價格不變,但售賣形式可以改變,比如說,以前是1元串一串串單獨售賣,現在可以一捆一捆賣,10串起賣,反正10串加起來也就10元錢,消費者也能接受!而且客單價還提高了。

3、味型:首創番茄味串串,吸引30%的客群

因為春爐串串的門店,經常和奶茶店、炸雞排店等做鄰居,其團隊發現了一個奇怪的現象,就是小孩群體、和部分年輕女性,在奶茶店買完奶茶後,卻幾乎從來不會到春爐串串門店消費。

為什麼呢?

可能是跟串串的味型偏辣有關,大人不讓小孩吃,或部分愛美的女性不吃辣,但這樣就白白損失了30%的客群,怎麼辦呢?

於是,春爐串串在其它餐飲業態發現,酸菜魚店中的番茄魚、火鍋店中的番茄味鍋底很受歡迎,那為什麼不能做番茄味的串串呢?

說干就干,就這樣,春爐串串上新了番茄味的串串,效果很好,那些原本不吃辣的客群,也有可以吃的串串了,就這樣,30%的客群回歸,春爐串串就可以做全客群的生意了。

以前只有香辣味的串串,現在還上了藤椒味、番茄味的,可是一個串串做這麼多口味,意味著什麼?如果有20個產品,多一個口味乘以2,就意味著有40個產品了,多兩個口味乘以3,就意味著60個產品了,無形之中就給後端造成了很大的壓力!

春爐串串怎麼解決呢?讓我們接著往後看。



效率上:日賣1000單,1年半開出近300家店


一個20平店,日賣1000單,那它將面臨兩個問題:第一,它的銷售效率跟得上嗎?第二,它的生產效率跟得上嗎?

1、提前預製、8秒涮串,生產跟得上

春爐串串是蘇州阿拉提餐飲集團旗下休閒小吃連鎖品牌,依託母公司在供應鏈上的強大優勢,所以,中央工廠會將串串加工成半成品狀態,配送至門店。

門店的生產操作流程也很簡單,分三步走:

1) 切配好、穿好串、腌制好的食材被配送至門店;

2) 員工將串放入秘制鍋底,8秒涮熟;





3) 涮熟後放在冷餐櫃,等待顧客自選;




正是由於食材早早地被統一處理好了,門店操作的速度才能夠快,效率才能足夠高。

2、增加移動支付,30秒可收幾單,售賣跟得上

前文提到,春爐串串有一套自助餐式的自選模式:排隊——顧客自己拿杯取串——交給收銀員計價收銀——交給售賣員在蘸料杯里涮一下。

從這個流程來看,關鍵環節在於收銀環節,換句話說,收銀的快慢就決定了單量的多少!

春爐串串的做法是,收銀設備、移動支付同時進行,就像串聯電路一樣,收銀設備一次只能應付一個顧客,但移動支付就像並聯電路,一次可應付多個顧客,在收銀環節設置2名員工,專門引導顧客付錢,這樣收銀效率就跟上了,售賣效率自然也就跟上了。

3、把蘸料環節後置,口味任選、後端無壓力

前文還提到,串串的味型變多了,後端供應鏈壓力就大了,但到春爐串串這裡,幾乎沒有這個痛點!這主要還是得益於,它的最後一個環節——蘸料。

有的串串店之所以有這個問題,是因為它屬於熟食配送,它的產品在中央工廠已經做好了,這樣增加一個口味,就等於增加很多產品線。

但春爐串串是半成品的形式,最後需要在門店現場將串串涮熟,然後再蘸料,所以,對春爐串串來說,增加一個口味,只需增加一種相應口味的蘸料就好,各個環節都無需大動。

小結:

一提到風口,有人是不管自己有沒有優勢,有沒有想清商業模式,先扎進去再說;有人卻是審時度勢,盯准最佳時機,發揮自己的優勢,重兵出擊,大獲全勝!

串串的市場盤子容量足夠大,只要餐飲人沉下心來,審時度勢,想清楚自己的商業模型,找到自己的差異化路線,依然能分得一杯羹!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IuEKB2wBmyVoG_1ZGnxL.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