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貝貝豆(原創文章,歡迎個人轉載分享)」
寶寶帶來的「甜蜜負擔」相信媽媽們都深有體會,對於這個不可逆的禮物,家長們在心酸之餘只能自我安慰:「已經選好的路,跪著也要走完」。
不過如果大家以為難熬只是一時,那就錯了。真正有經驗的爸媽都知道,養娃就是一個「大坑」,沒有最難,只有更難。而且大家在每個階段所需面對的挑戰還不一樣。
之前某母嬰論壇上出現了一個人氣頗高的帖子,內容是寶媽們一起吐槽養娃過程中遇到的困境。不看不知道,原來每個媽媽心目中最難過的時期都不一樣。
其實媽媽們的想法都沒有錯,養育孩子就沒有省心的時候,因此在決定生子之前一定要做好準備,否則不僅孩子痛苦,父母也很難熬。
一、經濟準備
並不是窮人不能養孩子,而是養孩子前要準備好生活質量下降的準備。從新生兒到學齡期,每一筆必要的花費都是高昂的。
因此建議有一定經濟實力之後才生寶寶,否則孩子過早體會沒錢的心酸,家長自己也忙著養娃,根本沒有太多精力掙錢,這反而對家庭的發展不好。
二、知識準備
離開學校之後,大家為了適應新工作、新職位都會花時間去學習。成父母之後,更應該不斷成長才能滿足孩子每個階段的需求。
比如嬰幼兒時期,寶寶需要安全感,家長可不能訓練他獨立;學齡前期孩子的培養良好生活習慣了,家長就不可以事事代勞。
擁有知識儲備,大家才知道如何應對孩子搞破壞、拖延症、叛逆等等情況,不會因為錯誤的教育而把孩子推遠。
三、心理準備
孩子是上天贈與的不可逆的禮物,他的到來會帶來非常多麻煩,所以家長要準備好迎接挑戰,不要遇到問題就想著逃避。
積極的心態是很重要的,對孩子的愛才是克服一切困難的基石。不少家長根本沒有準備好養育孩子,於是生氣時向孩子肆意發泄脾氣、以自己舒服為中心推卸養育責任、視孩子的自我意識為背叛……
這些不合格父母的作為,讓孩子生活在痛苦環境中,最後演化成自身的性格缺陷。
因此,做父母之前一定要先評估自己能不能勝任這個身份,育兒的過程很苦,但認真對待寶寶的家長,也一定能迎來孩子成才的成就感。
寶媽們,你覺得哪個階段的孩子最難養呢?分享你的故事一起討論吧,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贊或分享給更多人!
ps:本文配圖均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