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拿馬運河三橋建成通車
2019年8月2日,中交公路規劃設計院有限公司參與設計的巴拿馬運河三橋建成通車。
巴拿馬新任總統科爾蒂索出席通車典禮並致辭,他對項目參建單位為大橋的建設所做出的貢獻表示感謝,向因該橋建成通車而受益的巴拿馬大西洋沿岸地區人民表示祝賀。巴拿馬運河管理局局長及其他政府主要官員、項目所在地當地官員、各界人士和數百民眾參加了典禮。
巴拿馬運河第三大橋位於巴拿馬運河的大西洋側入海口附近,是跨越運河的第三座橋樑。項目由跨越運河大橋及其兩端連接線組成,總長度約為12km,其中跨運河的主橋為主跨530m的雙塔雙索麵混凝土梁斜拉橋,是目前世界最大跨徑的混凝土斜拉橋。工程按照美國AASHTO標準設計,中交公路規劃設計院有限公司作為設計聯合體的牽頭方承擔了主橋的詳細設計,該橋被列為「中國造」海外大橋十大名片之一,是我國勘察設計企業通過參加國際公開競標首次中標的大型橋樑工程項目。
黃茅海跨海通道進入工程勘察設計階段
8月6日下午,黃茅海跨海通道工程勘察設計合同在廣州簽約,標誌著《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發布後的第一項跨海通道工程已進入了勘察設計階段,為項目2020年開工建設奠定基礎。
黃茅海跨海通道項目是廣東省重大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建成後可完善省高速公路網規劃,充分發揮港珠澳大橋的功能作用,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基礎設施互聯互通,並進一步強化珠海橫琴自貿區、高欄港和江門大廣海灣經濟區的聯動發展,加快構建「一核一帶一區」區域發展新格局。
項目起點位於珠海市高欄港區,東接珠海鶴高高速公路,向西跨越黃茅海水域,終點位於台山市斗山鎮,對接新台高速並與西部沿海高速公路相交。項目路線全長30公里,跨海段長度14公里,斜拉橋2座,隧道2座、互通4座,採用雙向六車道高速公用技術標準,總投資約138.4億元。
工程勘察設計是項目前期的關鍵環節,決定工程品質。工程勘察在於查明項目地形地貌、地層土壤岩性、地質構造、水文條件等自然條件,為項目選址、設計和施工提供依據。工程設計須彙集標準、規模、勘察等建設條件下綜合比選深入研究,為後續建設質量耐久,安全可靠,經濟環保,傳承百年的高品質交通基礎設施夯實根基。
本次工程勘察設計合同簽訂,是數十項前期工作協同推進的階段性成果之一。據介紹,黃茅海跨海通道項目力爭在2019年年底完成工可批覆、2020年上半年開工建設。
承天大道外秦淮河特大橋首節鋼箱梁安裝就位
日前,南京南部新城承天大道跨外秦淮河特大橋首節鋼箱梁,按照節點工期計劃順利安裝到位,這標誌著該特大橋全面進入主橋上部結構施工階段。承天大道跨外秦淮河特大橋主線全長1.9公里,設計時速每小時50公里。
牡佳客專佳木斯特大橋連續梁合龍
8日上午,牡佳客專控制性工程、東北地區罕見的跨越28條既有線的特大橋——牡佳客專佳木斯特大橋連續梁順利合龍。屆時,高鐵列車途經該橋引入新建佳木斯站,位於「華夏東極」的該站成為中國最東端高鐵站。
全長3450米的佳木斯特大橋為雙線橋變兩幅單線橋設計。其中,長136米的3孔連續梁橋跨越佳同、哈佳鐵路,採用混凝土現澆方法施工,是整座大橋的重中之重。
該橋緊鄰東佳木斯站客車整備庫、佳木斯綜合配電所,跨越佳同、圖佳等28條既有線和佳木斯市主幹道雙合路立交橋。受地形和周邊建築等限制,該橋樑體縱向坡度達25‰,最小曲線半徑僅600米,在高鐵橋樑施工中非常罕見。整座大橋施工安全風險高、質量控制難。
項目部建設者克服困難,連續兩年冬季施工,通過改進蒸汽養生方式,攻克嚴寒地區低溫環境混凝土施工質量控制等技術難題,確保了質量和進度。技術人員還建立專業BIM動畫分析模擬掛籃懸澆工序,並採用預測控制法,對較大坡度的橋樑每節段線型進行監控。經過檢測,成橋後線形和設計線形誤差在20毫米以內,完全符合要求。大家還相繼攻克了小曲線連續梁線型控制、大坡度掛籃懸灌施工等技術難題,科學組織、周密部署、安全優質兌現了工期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