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提升,不只是一塊名校敲門磚

2019-07-23     廣州立思辰留學360

近年來,留學行業興起了一個熱詞 —「背景提升」。

所謂「背景提升」,就是指學生通過參加實習、學術研究、社會實踐等活動提升自己在標準化考試成績之外的一系列「軟實力」,從而增強自己申請國外名校的競爭力。

隨著國外高校申請人數增多、錄取率降低、入學難度加大,「背景提升」被視為錦上添花、雪中送炭,受到不少留學家庭的狂熱追捧。為提升孩子的「背景」,家長們掀起了白熱化的競爭。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發布的數據,2018年度我國出國留學人員總數為66.21萬人。與2017年度相比較,2018年度出國留學人數增加5.37萬人,增長8.83%。

人數增長之下,競爭的激烈程度可見一斑。除了硬實力的打造外,近年來,申請者也開始將關注的焦點引申到了「背景提升」領域。

以赴美留學為例,中國目前是美國高等教育最大的國際學生來源國,2017—2018年度共有超過36萬名中國留學生在美國高等教育機構學習,在美國全部國際留學生中占比約為33%。

哈爾濱立思辰留學張超老師指出,赴美中國留學生數量的高速增長側面反映了美國各類學校中國申請者人數的增長。值得注意的是,美國名校招生官的目標是為學校招到多元化的學生群體。因此,美國名校不會過多地招收某一國家的學生。在這種情況下,中國作為美國最大的國際留學生輸送國,中國學生申請美國名校無疑也是最難的。

國外名校入學競爭日趨激烈,提升「軟實力」成為必要

進入名校深造,是無數學子的夢想。然而隨著名校申請人數逐年增加、錄取率逐年降低、入學競爭日趨激烈,學子們實現國外名校夢的過程也日益艱辛坎坷。留學家庭在申請階段掀起了白熱化競爭。

如何提升孩子的競爭力、將孩子成功地送入名校?這成為了無數家長關切與思考的問題。

許多家長與學生已經意識到,國外學校招生時並不會單一地著眼於學生的學習成績,而是會評判學生兩方面的實力。一方面是「硬實力」,包括學習成績(GPA)、標準化考試成績(托福、雅思、GRE、GMAT、SAT)等。另一方面,學校還格外注重學生的「軟實力」,也就是他們各方面的素質和能力,比如領導力、創造力、想像力、溝通能力、適應能力、團隊精神、冒險精神、批判性思維、情緒管理能力、解決問題能力等。而這些能力則具體表現在學生參加過的活動項目中,包括競賽、實習、志願活動、科研課題等。

隨著國外名校錄取條件日趨嚴格苛刻,「硬實力」與「軟實力」之間的天平也越來越不平衡,「硬實力」的權重不斷下降,「軟實力」則受到越來越大的重視。而「軟實力」恰恰是很多中國孩子的軟肋。

在英國、美國等國家,學生從高中階段起就參加了各種各樣的社團與實習活動。相比於中國大多數高中對學生考試成績的一味重視,國外的中學則提供了更加開放多元的環境,給予了學生提升自身「軟實力」的絕佳機會。

背景提升活動項目形式是多種多樣的。比如說,在企業中進行實習,通過實習中的優秀表現得到實習指導老師的推薦信;參加大型公益慈善活動,並獲得相應證書;在學校參加學術研究項目,完成論文,取得一定的科研成果;甚至去非洲做義工,去澳大利亞保護海龜總之,一切能積累經驗、證明自己能力的活動,都可以為提升自己的「背景」助一臂之力。

「不僅是敲門磚」更是寶貴的資源和財富

任何事情都是循序漸進的。「背景提升」也一樣。不能指望孩子通過一個或幾個短期項目就輕鬆地提升自己的能力與素質。要想真正提升「軟實力」,一定要提前規劃、制訂科學合理的活動計劃,並且持續性地堅持推進自己的計劃。真正要提升「背景」,一定要付出持續的努力。

大多數人認為,「背景提升」可以為學生的申請材料錦上添花,幫助學生擁有更加耀眼奪目的簡歷,從而助力他們進入名校的大門。而實際上,「背景提升」的意義遠不止於此。「背景提升」並不是簡單的一塊敲門磚,而是學生寶貴的資源與財富。在參加活動的過程中,學生可以收穫獨特的體驗,豐富自己的閱歷與見識,增強自己的素質與能力,積累廣泛的人脈資源。這些都會一直伴隨著他們,成為他們成長路上收穫的碩果、無可替代的美好回憶,以及日後解決問題的強大武器。抱著良好的心態去參加「背景提升」項目,得到的收穫將是不可思議的。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IfQHH2wBmyVoG_1ZPHJ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