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歲,是寶寶從幼兒向學齡前兒童過渡的時期,此階段的孩子既對父母有很強的依賴性,但又想去探索周圍的世界,三歲的孩子能跑能跳,也有基本的語言表達能力和自理能力,並且自我意識也快速崛起,此階段的孩子具有進入集體生活的能力,目前,上幼兒園就是年滿三歲寶寶進入集體生活的第一步,也是鍛鍊寶寶獨立生活能力最為普遍的一種方式。
但是,一向由家長陪伴的寶寶突然要離開家人,獨自去面對陌生的環境和陌生的人,難免會產生恐懼、孤單、害怕的心理,以至於寶寶很排斥入園,很多寶寶入園一學期後都不適應園內的生活,這樣不僅影響寶寶的健康發展,也會為家長帶來很多煩惱。
其實,要想讓寶寶順利快速的過渡到園內生活,家長只需在寶寶入園前做好以下準備即可:
第一方面:日常生活自理能力準備
1、培養獨自如廁的能力
寶寶在上幼兒園之前,家長一定要加強寶寶如廁訓練,最好能做到讓寶寶獨自去廁所解便,因為剛上幼兒園,班上的小朋友都需要老師更多的照顧,而幼兒園一個班至少有二十多個小朋友,幾乎每個班只配備三個老師,一個生活老師,一個主教老師,一個助教老師,孩子的生活照顧通常由生活老師負責,顯然,一個老師是無法照顧到每一個孩子,而解便的事情更是不可能都顧及到,如果孩子在上幼兒園後還不能正常如廁的話,很有可能要穿濕褲子,對孩子健康很不利。
2、學會自己吃飯,三餐定時
上幼兒園前,家長要養成孩子三餐定時,獨立吃飯的習慣,最好吃飯時間跟隨幼兒園吃飯時間而定,一般公立和公益性幼兒園不會安排早餐,為兩餐兩點,而私立幼兒園是三餐兩點,大概早餐8點到8點40,午餐11點半,晚餐4點半。
家長可以根據所報幼兒園的用餐時間,提前將寶寶的用餐時間調整好,以便孩子更加適應幼兒用餐習慣,並且一定要讓寶寶自己獨立吃飯,在幼兒園,老師是沒有那麼多精力和時間喂孩子吃飯的,孩子養成良好的用餐習慣是必要的準備。
3、養成睡午覺的習慣
孩子一般在兩歲左右睡眠時間會減少,很多孩子根本就沒有睡午覺的習慣,但是,上幼兒園後,午飯過後十二點半左右,所以小朋友都會被要求睡午覺,不睡午覺的小朋友不僅對自身發育不利,也會增加老師照顧的負擔,同時還會影響到其他小朋友。
所以,家長前期在家裡的培養就變得尤為的重要,家長可以在每天吃完午飯後營造午睡的氛圍,關燈關門,拉上窗簾,讓寶寶在床上躺著,不要陪他說任何話,慢慢讓寶寶適應午睡,形成習慣。
4、調整作息時間
入園前家長應培養寶寶早睡早起的習慣,以便為上學做準備。
5、學會簡單衣褲鞋襪的穿脫
三歲寶寶可以有能力穿脫簡單的衣褲鞋襪,家長不要認為孩子小就不教,其實孩子學習能力是很強的,只要家長耐心教,孩子學起來也是很快的。
第二方面:為寶寶做好充分的入園心理準備
1、實事求是的為寶寶講解幼兒園的生活
其實,對於即將步入幼兒園集體生活的三歲孩子,他們對幼兒園生活是充滿期待的,他們渴望上學但又對陌生的環境感到害怕,所以,家長應該在孩子入園以前買一些有關幼兒園生活的繪本、書籍等與孩子一同閱讀,讓孩子對幼兒園生活有初步的認知。
注意:家長在講解幼兒園生活的時候一定要實事求是,切忌不要誇大上幼兒園的好處,更不能把幼兒園生活說得多可怕,要正確解讀,讓孩子對幼兒園生活有正確的理解。
2、為寶寶培養一個「好夥伴」,待孩子入園後,帶入園內陪伴
很多孩子在剛上幼兒園的時候,由於對小夥伴們都不熟悉,對環境也陌生,身邊又沒有親人的陪伴,所以會很焦慮,不願意離開父母,如果爸爸媽媽在孩子入園前就為孩子找到一個「好夥伴」(孩子喜歡的安全小玩具)那麼待孩子剛入園的那段時間,可以讓他的「好夥伴」一路陪伴,順利度過分離焦慮期,等寶寶適應了幼兒園生活,有自己的幼兒園好朋友後,再把陪伴的小玩具拿走。
第三方面:家長也要做好與寶寶分離的心理準備
孩子始終都會離開父母的懷抱,尋找屬於他自己的生活圈,所以作為父母應該儘早的讓寶寶獨立,當孩子要獨立面對陌生的一切時,家長要捨得放手,要相信孩子,相信老師,不必太焦慮,不要因為自己的不適應而影響孩子的發展。
三歲孩子即將上幼兒園,家長不必擔憂,只要做好準備,孩子輕鬆入園不是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