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餅」一詞,最早見於南宋文獻《武林舊事》
直到明代,《西湖遊覽志餘》中,明確記載了「八月十五謂之中秋,民間以月餅相遺,取團圓之意」,月餅才第一次在文獻中光明正大登上中秋的舞台。
之後,月餅便積極擴充餡料隊伍:五仁、豆沙、蓮蓉、百果、肉鬆、黑芝麻、火腿......甜與咸不分高低,素與肉並駕齊驅。廣式的、蘇式的、潮式的、京式的,還有各種網紅款頻頻爆紅。
今天,浙游君就帶你去看看浙江專屬的特色月餅,個個夠親民、夠傳統、夠美味!
月亮陳慧嫻 - 歸來吧
杭州 · 榨菜鮮肉月餅
杭州人的中秋快樂源泉
這些年,月餅的花樣是越來越多了,小龍蝦月餅、三文魚月餅,還有各種口味的流心月餅、桃山皮月餅、冰皮月餅、冰淇淋月餅、鮮果月餅……但在杭州從來都只有兩種月餅,鮮肉榨菜月餅和其他月餅!
榨菜加鮮肉,這種看起來很像黑暗料理的組合一般外地人都不懂,卻是杭州人的「月餅之光」。這種月餅看起來其貌不揚,吃起來也總是漏渣,但比起那些網紅月餅,它夠親民、也夠傳統。
說到好吃的鮮肉榨菜月餅,很多人第一個就會想起「九月生活」。這家店一年四季都賣榨菜鮮肉月餅,稱得上杭州所有同類月餅中的頂流。趁熱咬上一口,香酥的餅皮包裹著鮮美多汁的榨菜肉餡,足以擊碎人們被五仁月餅支配過的恐懼。
金華永康 · 婺式月餅
最古老的月餅之一
@金華微生活
據古籍記載,金華永康的「畫餅」即「雪片月餅」是中國最古老的月餅之一,距今已經有800多年的歷史。不同於那些廣式、蘇式、潮式等傳統月餅,婺月全程古法手工製作,餅皮原料是米粉,加入餡料後蒸製而成。
@金華微生活
蒸製出來的月餅通體雪白,光看外表就很有食慾。咬開後發現,月餅的內在也非常走心:現炒的黑芝麻口感清甜,少油不膩;流心餡兒的一口爆漿;還有蔓越莓綠豆味的、榴槤味的、五仁味的……入口即化,有著大米的香甜,還有各種餡料的爽口。
由於不含防腐劑和添加劑,這種月餅保質期也只有10天,買了要儘早吃哦~
衢州衢江 · 杜澤桂花月餅
這是一個空心的月餅
中秋買月餅,大多數人的關注點大概就是裡面的餡料了。可是衢州這種沒有餡兒的月餅你一定沒有吃過。圓滾滾的月餅拿在手裡幾乎沒有重量,掰開黃而不焦的外皮一探究竟,裡面竟然是空心的!有點像我們見過的網紅空心麻球~
其實,這種月餅的美味奧秘就藏在這月餅皮上:打開酥脆的外皮,附了薄薄的一層桂花糖。咬一口入嘴,既有皮又有餡,餅皮的油香和餡料的甘甜溶在一起,既有咬頭 ,也不顯得太厚。這種甜而不膩的味道,保管讓你一吃上癮。
寧波象山 · 芳記月餅
上過央視的百年老店
@象山微生活
簡陋的店面,簡單的招牌,裡面幾個來來回回忙碌的身影,飄出陣陣香味,這裡就是象山最有名氣的芳記。這裡的月餅製作手藝四代家傳、五代師承,歷史可以追溯到1900年,還曾上過央視。中秋前是每年最忙碌的時候,20多位阿姨從早6點忙到晚10點,一天要做七八千隻!
@寧波晚報
除了傳統的百果味和椒鹽味,很多寧波人對苔菜月餅情有獨鍾。芳記的苔菜全部采自西滬港,冬春季在灘涂上緩慢生長的冬苔,搶在清明前採摘,十足鮮美。掰開半透明的酥香餅皮,餡料豪氣,透著一股實在勁。來店裡的人都是老熟客,最是懂得這裡的味道和情懷。
寧波奉化 · 弄堂月餅
一天賣出10000多卷
每當廣平路的弄堂飄起月餅香,中秋就近在眼前了。這是一家開了近30年的老店,全名叫「眾品閣弄堂月餅」,因為在惠政新村的一條弄堂里,「弄堂月餅」的名號被人們叫響了起來,風靡奉化20年直至今日。老闆是毛姓四兄弟,他們和其他工人平時各忙各的,只在中秋前後集結兩個月,所以弄堂月餅一年只開賣一次哦。
弄堂月餅沒有華麗的包裝和誘人的外表,就是記憶中用簡單的油紙細細包著,油脂把紙印染的透明的蘇月。這樣質樸的月餅,靠著那股老底子的味道,年復一年地吸引著新老顧客為它踏破門檻。
店裡的口味與時俱進,多達10種。看上去平凡單一的椒油最為暢銷,是食客心中一口難忘的美味;甜咸口的苔菜味,口感精緻;古早味的豆沙月餅,甜度適中,連吃三個都不會膩;綠豆餡兒的細膩軟糯;黑芝麻的濃郁香味……每一種好吃到犯規!
嘉善西塘 · 西塘大月餅
匠心製作出的大月餅
這時節你要是去西塘古鎮玩,會發現糕點鋪都在賣西塘大月餅,名字叫得不一樣,個頭卻都一樣的大。鎮上做月餅的師傅大多是七八十年代國營食品廠的員工,後來因為國營廠轉制紛紛下崗,憑著一門技術開起了月餅店。對西塘古鎮居民而言,這個大大的月餅就是家鄉中秋節的味道,是不變的節日記憶。
西塘古鎮最有名的當屬三方蛋糕房的月餅,每年中秋節前經常大排長龍。椒鹽味、百果味、豆沙味、玫瑰味……都是傳統口味,讓你挑花眼!剛出爐的月餅還有些溫熱,一口下去皮兒酥脆,滿滿餡料帶來超大的滿足感。
湖州 · 巴掌月餅
一口爆汁的幸福感
在眾多月餅當中,湖州人最愛的一定是鮮肉月餅。當地最出名的,還要數布廠的鮮肉月餅,好吃到還被賜予「巴掌月餅」的別稱,好吃到連打巴掌,嘴巴也還停不下來。
布廠鮮肉月餅的外皮酥鬆香脆,韌勁之中還帶著點粉粉的沙感,輕輕一握手裡還殘留著油脂的香味。剛出鍋的月餅是最能收穫喝湯包的快活感的,豐腴的肉汁滲入到月餅的每一層肌理中,鮮入人心。
溫州蒼南 · 橋墩月餅
一個月餅比臉大
進入橋墩鎮便可發現大大小小的月餅店,與尋常能見到的小月餅不同,橋墩月餅大而厚實。看似毫不華麗的外表下,藏著的是那「兒時外婆送來的」踏實老味道。嘴饞的時候,一塊橋墩月餅,就能讓自己滿足。
撕開包裝袋,芝麻香便撲鼻而來,裹滿芝麻外衣的外皮酥脆無比,輕輕一掰便露出滿滿的肉餡兒、花生、紅棗、瓜子仁、蛋黃……用料超級足!外層的脆皮和豐厚的芝麻吸收了從內餡溢出的油脂,口感肥而不膩芝香撲鼻,要是再嘗上一口流沙蛋黃的油酥咸糯,那真叫一個回味無窮。
衢州 · 邵永豐麻餅
小麻餅也有大文章
說到衢式月餅,在全國都是排得上名的,還曾上過央視!其實,在許多老衢州的心裡,邵永豐是揮之不去的衢州印記,更是一種割捨不斷的情懷。是外皮的酥脆,還是芝麻的醇香,或是咬一口後唇齒留香的滿足滋味,這千百年留下的味道,對味覺總有一種特別的吸引力。
做胡麻餅工序很多,其中最有技巧的是「上麻」。上麻,就是給麵餅均勻地沾上白芝麻。將小餅放在鋪滿芝麻的大籮里,輕輕一搖,餅馬上擺成規則的六邊形,或搖晃,或震動,胡麻餅時而變陣時而騰空翻身,每一枚都在它應該在的位置,猶如士兵般整齊。整個過程,猶如看雜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