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時日本侵略了整個亞洲,為何單單放過了泰國?
二戰時,日本打著「大東亞共榮圈」的口號,聲稱「解放殖民地,亞洲人解放亞洲人」。侵占亞洲各國。
而當時,在東南亞各國中,泰國(當時還叫暹羅)是唯一的主權國家,是唯一的沒有淪為殖民地的主權國家,其他都是英、法的殖民地。
既然泰國是主權國家,不是英屬、法屬殖民地,日本就沒有藉口去侵略泰國——人家又不是殖民地,何來解放二字?
但是,當年的日本是狼,狼吃小羊要什麼藉口?
1941年,日本入侵泰國,泰國只是弱弱地做了三個小時的抵抗,就心平氣和地投降,與日本簽訂了《日泰同盟條約》。同意日本借道泰國南下,並給日本提供物資軍備,建立軍事基地,甚至出兵幫助日本打仗。從1942年到1945年,泰國給日本提供了十五億泰銖的軍費,成了日本的戰爭傀儡。
1942年,泰國對英美宣戰。雖然實際上沒有出兵,但大大獲得了日本的好感,並因此獲得了緬甸和馬來亞半島北部的一片土地。可以說,泰國當年傍了日本的大腿,助紂為虐。
二戰前的泰國,在英法勢力的夾縫中生存,兩邊都不敢得罪,兩邊都得搞好關係。這種地緣格局使泰國學會了審時度勢,見風使舵,隨機應變。
二戰後期,美國參戰,世界人民團結起來,組成了「反法西斯同盟」。泰國眼見日本節節敗退,大勢已去。便轉向美國拋媚眼,積極尋求與美國合作。
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泰國第二天就宣布「暹羅1942年1月25日對英美宣戰宣言無效」。並且聲淚俱下地一再強調:自己是受害者,並非日本的盟友,而是日本的」侵略對象「。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日本脅迫的。
後來,與日本交好的泰國政府主動宣布解散,泰國重新組建了一個文官政府。新政府把一切過錯都推到前政府的頭上。同時,展開外交,積極改善與美國、法國和蘇聯的關係。一來二去,泰國搖身一變,由親日的戰敗國變成了反法西斯的戰勝國。
就這樣,泰國不但背叛了日本,還狠狠踹了日本一腳——以受害國的身份索要日本150億元的賠償。硬是榨出了日本人不少油水。
泰國人有理有據:首先日本侵略在先,自己曾經做過抵抗(三個小時之久)。而且,日本曾索要強征了大量錢財、物資,徵用了大量的民工。
反正一切都說成是被迫的。反正事實上也沒說錯,泰國老百姓確實深受日本的壓榨,過著缺衣少食的生活。
美國出於冷戰政策的全局考慮,帶頭放過了泰國。泰國不光彩的過去被一筆勾銷。
不得不說,泰國這些做法算是聰明之舉,利用智慧和手段,利用各大強國之間矛盾,在夾縫中生存,保全了領土和主權的完整,減少百姓的死傷,財產的損失。最最令人欽佩的是,能抓住時機,反咬一口,獲得經濟賠償。
雖然有厚臉皮之嫌,但實際利益妥妥的,堪稱交際大贏家,值得點贊!
專心寫不化妝的歷史,喜歡請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