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黨委書記兼副院長陳煜波:用學術語言講好中國發展故事

2020-01-28     東大街5號


  【新春走基層·知識分子新期盼】

  屈指一算,這已經是陳煜波回國工作後度過的第8個春節了。

  2012年,已經取得美國亞利桑那大學終身教職的他接受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的邀請回國發展。作為國際上最早研究社會化網際網路的管理學學者之一,他認為「中國是當前全世界研究數字經濟最理想的地方之一」。

  網際網路和數字經濟,是陳煜波過去20年學術研究中最重要的兩個關鍵詞。復盤自己的2019年,陳煜波自我評價分量最重的一塊內容,就是用學者最擅長的「武器」講清講好中國數字經濟的發展故事。

  在世界網際網路大會上發布關於中國經濟數字化轉型最新趨勢的研究成果;在國際頂級的經濟管理學術期刊上發表相關學術論文;受聯合國貿發會議邀請撰寫論文、用具有說服力的學術語言向國際社會介紹中國數字經濟發展的邏輯;和全球知名的跨國公司董事長和總裁們會面、深入分析數字經濟時代中國市場的巨大機遇……快而穩、密且實的足跡,是時間最好的註腳。

  更讓陳煜波興奮的是,自己所置身的這個國度,數字經濟發展的實踐是如此獨特,是學術研究的理想土壤。據統計,中國數字經濟規模在2017年已位列世界第二,2018年這一數數字更是高達31.3萬億元,占GDP比重達34.8%。「更重要的是,中國的數字經濟走出了一條不同於西方已開發國家的獨特路徑,它的發展規律完全可以複製到新興市場。」陳煜波說。

  「中國是在沒有完全走完工業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的條件下迎來信息化。」陳煜波進一步解釋,這使中國有可能用二三十年的時間走完西方已開發國家兩三百年走完的現代化歷程,「這對中華民族來說,是千載難逢的歷史機遇,一定要把握住。」站在新一年的起點,展望未來,他期盼中國可以藉助數字經濟構建下一步經濟轉型的新動能,讓「引領時代」這四個字的成色更足。

  出生於1977年的陳煜波,算是改革開放的同齡人,個人的成長與國家的發展同步,這讓他對這段波瀾壯闊且仍在進行的歷史進程有著特殊的感情和更為深刻的理解。不同於上一個40年,陳煜波說,立足「兩個新大局」,不論是有力應對世界大調整大動盪,還是為實現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不竭動力,「需要更多依靠從0到1的創新而非跟隨與模仿,這呼喚中國學者能夠深入挖掘並總結出適合中國國情的經濟和管理理論」。

  「紮根中國做研究,我們這一代學者要擔負起這樣的歷史使命。」陳煜波說。不過,他也強調,要想用學術語言講好中國故事,把中國發展的邏輯講清楚,既要講究和中國的相關性,又要具備全球視野,同時也一定要注重科學性和嚴謹性,唯有站在地球儀前既用望遠鏡又用顯微鏡來深入審視中國經濟和管理,才能發現中國經濟和管理的本質規律。

  工信部發放5G商用牌照,出現在各大媒體的2019年年度新聞盤點中。在陳煜波看來,這其實是一個標誌,某種程度上意味著工業經濟向數字經濟轉型拐點的到來,數字人才在這一轉型中的核心驅動作用將會更加凸顯。在過去連續5年實證研究的基礎上,陳煜波及他主持的清華經管學院網際網路發展與治理研究中心將在今年上半年推出中國經濟數字化轉型的重磅研究成果,以期為實踐發展提供一定的學術支撐。

  「我會繼續專注於深入研究中國數字經濟的發展規律和路徑,希望通過自己長期堅持不懈的努力,構建中國數字經濟和經濟數字化轉型的理論體系。」陳煜波說。

作者:光明日報記者 王丹

來源:《光明日報》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o1e7W8B3uTiws8KhQT6.html



表 情

2020-05-01





囊謙脫貧了!

2020-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