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二胎政策的放開,女性職業發展意願強烈,許多家庭面臨著這樣的困惑,休完產假就要上班,不放心保姆,又擔心老人過會溺愛只帶不育。
托育的出現很好地解決了這一家庭困擾。
今年5月,國務院辦公廳下發了《關於促進3歲以下嬰幼兒照護服務發展的指導意見》,意見指出三方面的任務舉措:
一、加強對家庭嬰幼兒照護的支持和指導。全面落實產假政策,支持脫產照護嬰幼兒的父母重返工作崗位。
二、加大對社區嬰幼兒照護服務的支持力度。按標準和規範建設嬰幼兒照護服務設施及配套安全設施,注重發揮城鄉社區公共服務設施的嬰幼兒照護服務功能。
三、規範發展多種形式的嬰幼兒照護服務機構。支持用人單位在工作場所為職工提供福利性嬰幼兒照護服務,鼓勵支持有條件的幼兒園開設托班,依法逐步實行工作人員職業資格准入制度。
《意見》的出台,為我國托育事業的發展指明了方向。隨著學前教育發展的進一步提高,國家為何在近年如此重視「托育」事業呢?托育到底有沒有用?相信很多家長心中已經有了自己的答案!
第一、上托班更有效促進孩子大腦發育
0-6歲是寶寶大腦飛速發展的關鍵期,1歲寶寶的腦重量已相當於成人的60%,3歲達成人腦重的80%,抓住這個黃金期,刺激寶寶大腦發育,將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為今後形成智力、情感、運動、社會交往等各方面埋下伏筆。
第二、上托班能提高孩子自理能力養成良好生活習慣
1-2歲是幼兒自主進食的黃金時段,也是培養幼兒排便等基本生活自理能力的關鍵期。按弗洛伊德的說法,2-3歲是幼兒的肛門期,此階段應著重幼兒大、小便等自理能力的訓練。
1、進食方面
家庭:家長喂食,讓寶寶產生依賴,而且進食習慣不好,有的還得追著寶寶到處跑,或者一頓飯吃上一兩個小時。
托育園:老師會訓練幼兒正確使用餐具,並形成良好的用餐習慣。
2、入廁方面
家庭:日常生活中通常是家長不斷詢問孩子要不要大小便,孩子基本都是被動地進行大小便,不利於寶寶主動大小便習慣的養成。
托育園:中心配備完善的符合幼兒尺寸的如廁設備,老師會訓練幼兒自己動手脫褲、提褲、洗手等自理能力;引導幼兒主動表達,並定時提醒,幫助幼兒養成良好的如廁習慣。
3、睡眠方面
家庭:隨意性強,睡醒時間沒有規律。有時上午睡有時下午睡,有時一次睡1小時有時一次睡整個下午。
托育園:每日12點午睡,睡眠時間為3小時,安排科學合理,既能保證幼兒充足的睡眠,又能幫助幼兒形成良好的睡眠習慣。
第三、上托班能提高孩子社交能力
1-3歲是幼兒社會交往能力發展的關鍵期。此階段若缺乏與同齡人交往的機會,將導致幼兒形成膽怯、孤僻、嬌氣、依賴性強等不良性格特徵。
家庭:大多數家庭只有一個孩子,孩子在家基本跟大人交往,缺乏跟同齡人交往的機會,即使去公共場所玩耍,也是在家長的庇護之下,幼兒不能夠獨立的進行社會交往。
托育園:提供適合幼兒的集體環境,讓幼兒自然而然的與其他幼兒互動,並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老師會組織豐富的集體遊戲,引導和鼓勵幼兒敢於表達、主動交往。
第四、上托班幫助孩子平穩過渡到幼兒園
不過渡的後果:適應困難,易引發「入園恐懼症」。幼兒園班級人數多,容易受到忽視,若獨立性不強,易產生膽怯等心理。
平穩過渡的好處:何峰教育·托育園的孩子們都是分批入園,一次只入一位寶貝,由專門的老師照顧,幫助寶貝更快的度過分離焦慮,呵護孩子心理,孩子適應速度快,在班級中能很快融入集體生活,將會更加活潑、自信。
經過對比,托育服務的優勢很明顯,尤其是0-6歲寶寶的教養上,既解放了家長,又能讓寶寶得到科學細緻的照顧。
寸金難買寸光陰,人的一生很短,錯過一個時間節點,就會錯過最佳的教育時機。如今,國家政策的頻頻出台,可見大力發展托育教育事業的決心已足。托育教育,也是新時代父母的智慧選擇。特別是對於一些雙職工家庭來說,托育幫助職場爸爸媽媽解決孩子沒人帶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