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山風物里的「中國」

2019-10-25     時代郵刊

江山如此多嬌,即使身為一個岳陽人,也不得不承認,小小的君山島就自然風光而言其實並無殊色。

這個小島的特殊之處在於,它的煙波之下,蒼翠之中,蘊藏著一個古老的「中國」——這個「中國」是浪漫綺麗的,是優美蘊藉的,是「男信女貞」的,是崇尚家國情懷的,是有著某種古典魔幻主義色彩的。君山風物,講述著的,是這樣一個「中國」。

君山多樹。最古老的,是秦皇火樹,即秦始皇火燒君山劫後餘生之樹。《史記》中《秦始皇本紀》載:始皇二十八年南巡衡岳,因阻風君山,遷怒湘山神二妃,故而伐樹赭山。是怎樣神奇的一方水土,竟然令這遭逢大火焚燒的樹,千年不死,今日仍生機盎然。和秦皇火樹一樣大難不死的,是生長在君山龍舌山尾部的兩棵黑殼楠,樹齡已有220多年,兩棵樹的根部僅剩約8厘米厚的半邊樹殼,但6米高的樹幹上青枝綠葉,鬱鬱蔥蔥。

柳毅井的東山坡長著一棵欏木石楠,樹齡280多年。欏木石楠本不是什麼稀奇的樹,但奇妙的是,不知是怎樣的機緣,將棉藤、苦瓜蘆、威靈仙的種子撒落在這株欏木石楠的蔸部洞眼裡,春風雨露,3種藤繞干纏枝直達樹梢。在欏木石楠樹幹上的一個樹洞裡又長出一株挺拔的女貞。藤纏樹常被描述成愛情,然而柳毅井最動人之處,在於它講述的不是才子佳人的愛情,而是重然守諾的信義。春天,這棵欏木石楠上有5種葉,4種花。不管今人如何解讀,它們只管應著季節的召喚,蓬蓬勃勃地開花。

原崇勝寺後院中生長著一棵金桂。這棵樹齡300年的金桂,高達14米。每年秋季,這棵古老的金桂都欣欣然地開花,花朵金黃,花香馥郁,整個君山島都飄滿了甜蜜的香氣。桂樹本有「仙友」之稱,生長在被稱為蓬萊的君山島,這株金桂,必是真正的仙友了。只是不知道,它的友人,是不死的神龜,還是多情的湘妃。

君山多竹。此地的竹,應是中國最古典的竹了。君山四面環水,氣候溫和,雨量充沛,雲霧繚繞,土地肥沃,宜竹生長,故七十二山,山山有竹,峰峰蒼鬱。君山的竹,大的如碗口,小的如絲草,高的參天挺拔,矮的伏地婆娑。龍竹、龜甲竹、羅漢竹、方竹、梅花竹、實心竹、連理竹……最「中國」的竹,是斑竹。「舜南巡不返歿葬於蒼梧之野,娥皇、女英追之不及,相思慟哭,淚下沾竹,文悉為之班班然。」斑竹講述的,是最符合中國傳統審美的故事——明「君」許國,賢「妃」殉情。關於斑竹,我更喜歡劉禹錫的詞:「斑竹枝,斑竹枝,淚痕點點寄相思。楚客欲聽瑤瑟怨,瀟湘深夜月明時。」斑竹講述的是什麼樣的故事是不可考的,而天下有情者,淚痕都是深摯的,相思都是雋永的,在斑竹前駐足的,賞的是竹的淚痕,澆的是自己心中塊壘。

君山多茶。七十二山,層層疊翠,滿島茶樹。《巴陵縣誌》載:「君山制貢茶,每歲十八斤。」君山茶原名白鶴茶。相傳君山原有一白鶴井,山上寺廟中有一老道號白鶴真人。他從南海普陀崖帶來茶種,植於君山,採制後用白鶴井水沖泡,熱氣騰空,形似白鶴,茶葉立於杯底,狀如群筍。白鶴真人自然不可考,但從這個傳說可知,君山島蘊藏著的是「儒」的「中國」,也是「道」的「中國」。

本文摘自《芳菲湖南》一書。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_f8BG4BMH2_cNUgo-B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