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弟魔和媽寶男哪個更可怕?都是沒有自我的可憐人

2019-11-06     創意潮生活

俗話說,嫁人不嫁媽寶男,娶妻不娶扶弟魔。

可見,「媽寶男」和「扶弟魔」是婚戀市場上人人避之不及的「魔鬼」,生怕遇見了就會萬劫不復。

昨天,微博熱搜上有個話題——「扶弟魔」和「媽寶男」哪個更可怕?

潮姐覺得,沒有哪個更可怕,說到底,「扶弟魔」和「媽寶男」都是沒有自我的可憐人!

01「媽寶男」的可怕之處——凡事「我媽說」

「媽寶男」,媽媽的好寶寶,長不大的巨嬰,即使早已成年,甚至結婚生子了,口頭禪仍是「我媽說」。

他們沒有自己的主見,張口閉口「我媽說」,遇事第一反應是「我問問我媽」。

潮姐有個朋友曾不幸找了「媽寶男」男友,據她總結戀愛體驗就是:明明是三個人的電影,我卻不配有姓名。

約會穿什麼去哪裡吃什麼,要聽他媽媽的;

什麼時候結婚,在哪裡辦婚禮,婚房裝修成什麼風格,還要聽他媽媽的;

就連喜歡的女孩類型,都是照搬他媽媽的審美。

明明是正經談戀愛,卻感覺自己是個小三——男友媽媽才是男友心中永遠的NO.1。

工作四五年了,工資卡還在他媽媽手上,衣食住行都由媽媽包辦,每個月從媽媽手裡領零花錢;

最關鍵的是,一旦她和男友媽媽的意見有分歧,男友一定會堅定地維護他媽媽——「我媽養我這麼大不容易,你要理解她」「她畢竟是我媽,你就不能多忍忍?」

30多歲的人了,不獨立,沒擔當,凡事指望老媽,事事聽從老媽安排,這樣的人怎能託付終身,撐起一個家?

朋友最後忍無可忍地分手了,誰敢嫁給一個沒斷奶的巨嬰呢?


02扶弟魔的可怕之處——「我就這麼一個弟弟,我不幫他誰幫他?」

「扶弟魔」,扶弟成魔,一切以弟弟為中心,活著就是為了幫扶弟弟。

弟弟要上學,姐姐辛辛苦苦打工,省吃儉用寄錢供養;

弟弟要結婚,姐姐幫忙湊彩禮,自己沒錢就逼迫自己的男友拿;

弟弟要買房,姐姐負責付首付,把自己小家庭的存款拿出去給弟弟。

丈夫不同意怎麼辦?苦口婆心地勸說:

「他是弟弟,我是姐姐,幫他不是應該的嗎?」

「我就這麼一個弟弟,我不幫他誰幫他?」

「他可是我親弟弟啊,現在需要錢,我能眼睜睜看著不管嗎?」

幫扶弟弟無底線,寧願犧牲自己家庭的利益也要貼補弟弟,娶了她就是娶了他弟弟全家,這就是扶弟魔的可怕之處。

所以在相親時,很多男人一看到女方有弟弟就失去興趣了——萬一是個扶弟魔,那可不是一般人養得起的,多少家底都能被弟弟一家搬空!


03「扶弟魔」和「媽寶男」的悲哀——太聽媽媽的話

所謂「慈母多敗兒」,「媽寶男」的養成,罪魁禍首自然是媽媽。

太溺愛兒子,事事替他操心張羅,大到買房找工作,小到做飯洗襪子,媽媽全都給安排好了,兒子不需要獨立,自然也學不會獨立。

作為一個成年人,還凡事都需要聽媽媽的話,沒有自我意願的表達,活成了媽媽的「傀儡」,被鄙視被瞧不起,確實很可憐可悲。

而「扶弟魔」,雖然幫扶的是弟弟,但同樣也是家庭教育洗腦的結果。

「扶弟魔」通常都有對重男輕女的父母,他們從小就對女兒灌輸姐姐幫弟弟天經地義的思想。

「你是姐姐,凡事要讓著弟弟,幫弟弟是應該的。」

「你弟弟才是我們老X家的根,他過好了我們家才能好。」

「我們以後老了,就剩你們姐弟倆了,你可千萬不能不管你弟弟啊!」

因為從小被洗腦,被親情綁架,導致她們覺得幫助弟弟就是姐姐的責任和義務,不幫就是當姐姐的不稱職。

洗腦洗得徹底的,主動成為扶弟魔,認同姐姐幫弟弟是天經地義的,心甘情願歡歡喜喜把自己的錢,自己夫妻倆的共同財產拿去給弟弟,顯得自己無私偉大。

洗腦洗的不徹底的,被動成為「扶弟魔」,雖然內心裡不願意幫助弟弟,但是迫於爹媽的壓力,迫於親情,不得不給錢,就像《歡樂頌》中的樊勝美。

但不管是那種,她們都屈服於父母,屈服於親情綁架,一生為弟弟而活,而忘記了自我。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XSNTG4BMH2_cNUgkTP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