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017年電視劇《我的前半生》一經上映收視率就一直榮登寶座。
這部劇的劇情台詞及人物反應都直戳人心,引起了觀眾的共鳴,有太多人才這裡看到了自己的影子。
婚前陳俊生承諾會養羅子君一輩子,讓她安心在家相夫教子。
但是婚後他發現了下屬凌玲不同於羅子君的獨立堅強的女性美。
於是他愛上了不一樣的凌玲,他說哪怕只是跟你靜靜地坐上車上都覺得幸福。
他經常去看望凌玲、給她的兒子買禮物、當她兒子的爸爸。
而對家裡全心全意愛著他、信任著他的羅子君,他越來越不耐煩;
對羅子君做的事情,他沒有一件覺得滿意。
甚至對自己的兒子平兒也不再那麼關心。畢竟心就只有一顆,給了凌玲和她的兒子,又怎麼分給羅子君跟平兒。
所以,他跟羅子君說他愛上了別的女人,要跟她離婚。
只是他再婚後日子又過得比跟羅子君在一起時幸福嗎?
2
沒有經歷過磨合期就結婚,婚後會有一種受騙感。
很多人都覺得外面的那個TA比家裡的那個TA好。
外面的那個TA溫柔體貼,噓寒問暖,讓你感受到了久違的溫暖。
TA很好,或許僅僅是微信聊天就安撫了那顆漂泊不定的心。
每一次短暫的相處,大家都極力收拾出自己最美好的樣子呈現到對方面前。
但是結婚後,一切都變了。
TA的溫柔不再、體貼跑了、噓寒問暖的對象換了。
因為此刻,雙方才摘下自己帶著的面具,展示真正的自己。
而不管你娶的是誰,生活的本質一直沒變。
凌玲跟陳俊生結婚後,因為辦公室傳播的流言、同事異樣的眼光,所以她呆不下去,也就只能辭職回家當起了家庭主婦。
她掌握了家裡的財政大權,對每一分錢都精打細算,算計著羅子君的房子、算計著平兒的撫養費。
與自己的新婆婆—陳俊生的母親,相處得也並不愉快。
他們家裡立刻飛起了一地的雞毛。
當褪去愛情的甜蜜,生活的本質開始浮現,所有的一切回歸於柴米油鹽醬醋茶。
而這一切讓陳俊生髮現,其實與凌玲婚後的生活並沒有當初他想像中的美好。
3
孩子之間的平衡
二婚的家庭都會把自己的孩子放在心裡的第一位。
就像凌玲,她努力讓自己的孩子得到更多優質的資源,更好的物質生活條件。
她給自己的孩子報了幾萬元的國外夏令營活動,而給陳俊生的兒子平兒報了幾千塊的周邊游。
當陳俊生提出異議時,她說辦理簽證等一系列手續很麻煩。所以平兒不能一起去。
她讓自己的兒子睡在曾經平兒的床上,讓平兒睡在地板上。
她甚至不願意再去買一張雙層床。
她租了隔離的房子,讓陳俊生的父母帶著平兒搬去隔壁住,她跟陳俊生和自己的兒子住在一起。
自己的孩子是心頭寶,別人的孩子難道就是草了嗎?
如此區別對待兩個孩子,這婚姻能幸福嗎?
4
重組家庭里,你對待孩子的態度,以及孩子對你的態度都很重要。
你不能對孩子不好,但也不能太好。不好會說你虐待,好了會說你溺愛孩子、不用心教育。
不管怎麼做都會有人在心裡想不是親生的就是不一樣。
這是一件進退兩難的事情。
如果孩子小還好,但是如果孩子大了,記事卻不懂事的時候,那要付出的不只是一點點。
其中的艱辛,或許真的只有身在其中才能體會。
5
沈先生跟自己的妻子是大學同學,畢業後戀愛結婚生子。
兩人都沒有放棄自己的事業,沈先生為了工作去了另一個城市,妻子因為孩子的教育問題帶著孩子在原來定居的那個城市生活。
之後,兩人就成了假期夫妻。
後來,沈先生在自己的公司看上了一個漂亮的女孩,給她買早餐,送水果、送零食。最後兩人一起約會看電影。
在這個城市裡,沈先生是單身的男人。
後來女孩辭職了,因為她懷孕了。
再後來沈先生與妻子離婚與那個女孩結婚了。
最後一次聽到消息是沈先生與那個女孩也離婚了。
畢竟小女孩的教育程度、生活閱歷、或者生活習慣甚至三觀都與沈先生有著較大的區別。
6
看著電視劇,回憶著自己碰到的事情,我不禁思考:當婚姻出現問題換一個人就能解決問題,永遠幸福了嗎?
我們以愛情為基礎,步入了婚姻的殿堂,可是這座殿堂卻時時刻刻在倒塌。
陳俊生不愛羅子君嗎?不,他結婚前是愛的。
只是婚後他們的生活或許讓陳俊生無奈、厭煩。
那麼換了凌玲,生活中的問題就沒有了?不,還是存在的,而且問題更加多。
當然,也有再婚後過得很幸福的人。
只是,離婚、再婚真的要慎重。
尤其面臨著外部誘惑的人,靜下心想想,當激情褪去生活仍舊是生活,你仍然要面對生活中的各種瑣事。
不要因為一時的不順心就逃避去了暫時的港灣。
只有經營好自己的家,那才是你永久的避風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