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外教育更有利於孩子成長?為你揭曉好評頗高的育兒觀念

2019-11-09     BaBa很忙

本文為作者原創,版權歸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目前國內的早教市場還是處於初期階段,而越來越多的家長也開始意識到不同的早教會給孩子帶來不同的結果,但是面對眾多早教卻不知道如何進行選擇,這個時候就需要家長們首先理清對於早教的認識,之後才能幫助孩子更好的進行選擇。

例如生活中有很多家長都開始注重孩子早教的培養,於是也開始有意識的藉助一些好評頗高的育兒觀念進行學習和觀摩,其中蒙台梭利、自然養育等是經常被用到的育兒觀念。

什麼是蒙台梭利的育兒觀念?

想要了解蒙台梭利的育兒觀念,首先我們應該先了解蒙台梭利這個人,蒙台梭利是一位義大利人,一生都在致力於世界和平,現如今以她命名的教育革命已經普及到了世界各個角落。

蒙台梭利也相信:若能通過教育培養出自信、獨立、自由思考和充滿創造力的孩子,他們便會成為自信、自由思考、獨立的承認。而這些人是社會變革的力量。

當蒙台梭利30歲的時候,已經經歷了很多的人生波動,這時候她也已經成為了一位醫學博士,在她的那個時代,這種身份已經是為數不多的女性代表了。

而此時的她不僅在做一名醫生,同時她也在羅馬大學進行任教。另外她還報讀了人類學和心理學,之後也對兒童發展進行了涉略。她決心用不同的方式,給予孩子們更多有關愛和教育的方式將兒童從社會不公中解救出來。

蒙台梭利通過多年的投身兒童教育方面也使得她相信:當孩子能自由、獨立地思考時,能夠學的更好。

關於蒙台梭利的教育理念,蒙台梭利更多的是以兒童的角度來看問題,因為她認為兒童也是一個獨立的個體。

但是與成人不同的是,成人所接受的一些教育觀念,有時並不適用在兒童身上,更多的是應該讓孩子能夠獨立的做自己,可以自由支配自己的生活。

另外蒙台梭利在教育上也反對不「教」的教育,因為很多傳統的教育都是以教師為中心的填鴨式教學,更多的時候孩子都是被動的在學習。

而蒙台梭利更多的是主張給孩子創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以及豐富教育孩子的內容,逐步培養孩子自主的學習,建立更加完善的人格。

蒙台梭利將蒙氏教育中的老師定位為「導師」,是一個平等中的首席,更多的時候導師應該使用平等謙和的心態去尊重兒童。去指導孩子進行學會,而不是直接告訴孩子解決問題的辦法。

而蒙太梭利的這種教育方法也得到了世界範圍的推崇,很多成功人士和富有創造力的人中很多都是接受過蒙台梭利教育的人們:谷歌創始人、作家西亞·馬爾克斯、亞馬遜創始人傑夫·貝佐斯等等。都是接受過這種教育的人

這也在表明著通過愛和教育能夠更多的影響孩子,有時也能更多的影響孩子的命運。

而在孩子早期教育過程中,語言的培養同樣很重要,但是有時家長和孩子的交流存在一定的問題,但是有些家長卻不自知。

有時候家長想要和孩子進行一定的交流,卻總是發現聊天過程中,總是能夠把「天給聊死」,從而不能和孩子建立良好的親子溝通過程,這其中有一個很大的原因就在於:家長們沒有掌握好方法,這個時候其實也需要借鑑一種叫做「海沃塔」的方法。

「海沃塔」是什麼?

海沃塔早期是來自於猶太家庭,很多猶太家庭的家長都會使用,還握他的方式和孩子進行親子聊天。簡單的來說「海沃塔」就是兩個人組成一組,通過提問,問答,對話,討論的方式,進行研究和深入學習某個問題。而使用這種方法和孩子進行聊天,就可以使得孩子在討論過程中更大程度的掌握知識。

而有關研究發現,猶太人之所以那麼聰明,和他們早期受到的教育還有和父母之間的聊天方式等都有很大的關係。在聊天方式當中,猶太人也正在使用海沃塔的方法來進行慢慢改變孩子的思考問題的方式,慢慢的改變、提升孩子的思辨能力。

而關於「海沃塔」其中也有三個重要元素:

麻省理工的研究表明,影響孩子大腦發育的不是孩子掌握了多少詞彙量,更多的是孩子與父母的交流方式。其中和父母交流更多的孩子,在大腦當中的語言發展區域也就也就越強。而海沃塔就是利用這一點。

但是如果想要更好的掌握海沃塔的話,還需要掌握三個主要因素:傾聽和表達、探索和聚焦、支撐和挑戰。

1. 傾聽和表達是海沃塔的基礎

有關報告顯示出,傾聽需要保持內在和外在的雙重安靜,也需要保證孩子能夠有效的接收,之後讓孩子開放式的多說一些。家長應該多注意傾聽孩子們的表達,讓孩子能夠更多的自由表達自己的想法。

2.探索和聚焦

進一步打開聊天方向,家長們可以在聊天過程中多找一些孩子感興趣的話題,讓孩子能夠探索更多的可能性。這時候需要家長用肯定的語言來鼓勵孩子進行更多、更深層次的探索,同時也需要讓孩子關注聊天的內容,更多的關注核心而不是左顧而言他,偏離聊天內容。

3.支撐和挑戰

這是一個進一步塑造、驗證想法的過程,家長需要引領孩子找到支撐他們觀點想法的證據,同時也需要對孩子進行提問,挑戰式提問孩子現有的想法,補充孩子在聊天過程中是否遺漏了什麼,有時候也可以給孩子一些反駁,讓孩子更多的為自己的觀點而努力。

海沃塔的優勢:很多時候海沃塔的聊天方式更加注重孩子的情緒表達和探索,這也能夠讓孩子更好的與家長建立親子聊天。

在生活中家長也可以給孩子設立一個固定的「海沃塔」聊天時間,傾聽孩子最真實的想法和觀點,向孩子進行有效的提問,引導孩子發展自己的興趣培養,讓孩子也能更好的進行語言方面的培養。

各個國家也有著不同的教育方法

而關於早期的育兒方式,各個國家也有著不同的教育方法,有時候家長們也可以進行一些了解,從中總結出適合孩子的教育方法。

德國:通過益智開發,培養孩子更好的思維和能力的教具

德國的家長普遍認為:培養孩子抽象的思維能力,會為孩子以後更好層次的教育打好良好的基礎。所以在德國的早教中,很多都是通過讓孩子參與更多的益智活動來培養孩子的,其中「繪製地圖」是德國人特有的早教模式,幼兒也能從這種早教模式中從小就得到培養。

加拿大:培養孩子動手能力,但不使用寫字和計數的方法

在加拿大,當寶寶稍微大一些的時候就可以被送進「playschool」,在裡面進行相關的興趣培養,但是這裡面並不包括關於寫字和計數的相關課程。

因為加拿大早教專家普遍認為,在孩子幼兒時期時是動作能力均衡發展的關鍵時期,也是培養孩子創造力的最佳時期,而讓孩子過早的認字、寫字、計數,會耗費孩子過多的體力,延緩孩子發展。

日本:致力於培養孩子獨立

在日本,家長會在孩子小的時候就給他們講:不要給別人添麻煩。在日常生活中也會注意培養孩子的自理能力和自強精神。在日本的早教中孩子獨立人格的培養是尤為重要的,即使孩子長大一些之後,也會更加依靠自己,這也是日本能夠躋身世界已開發國家的一個重要的點。

美國:激發孩子潛能,讓孩子在遊戲和體驗中學習

「教育從第一天起」的觀念一直在美國家長心目中根深蒂固,美國教育的最大特點就是「重視實驗」,從而創造更多的機會讓孩子從實踐中學習,在幼兒時期也不會給孩子傳授過多不屬於這個時期的知識,更多的是讓他們玩一些益智的遊戲,讓孩子主動的和外界建立關係,而不是依靠被動的接受老師的灌輸。

中國:趨向培養孩子全面發展

中國育兒教育中更多的可能存在「四重四輕」的培養方式:重視孩子智力發展,輕視孩子情感發展;重視孩子學歷發展,輕視孩子實踐發展;重視孩子出人頭地,輕視孩子人際交往的發展;重視孩子生活的滿足,輕視孩子精神的豐富。

瑞典:培養孩子價值觀的形成

在瑞典,家長們更多的是讓孩子崇尚自然,培養吃苦耐勞精神,以及堅定意志等精神價值觀方面的培養,所以很多瑞典人都是很愛護自然的,並且很多人身上都透露出堅韌的品質。

關於育兒的方法有很多,例如我們上述的不同育兒專家提出的觀念,也有不同國家使用的不同育兒方式,這些或多或少都能夠在生活中給予家長們一些前有的經驗。

但是關於育兒,還是需要家長們自行選擇適合孩子的教育方式,這樣才能更好的培養孩子。

本文圖片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4RHV24BMH2_cNUgVydR.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