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自強,令人震撼。出生於湖南省沅江市共華鎮譚家嶺村的曹伏秋現年48歲,由於先天性肢體異位殘疾和後天機械事故,導致他手腳不便。命運多舛,他卻從來不向不公的命運低頭,身殘志堅,不僅實現就業,2011年曹伏秋在沅江市高新科技產業園區成立了「沅江市華一彩印包裝有限公司」,並於2012年獲得生產食品相關產品的許可證,將年產值由400萬元增加到了1000萬元以上。事業成功後的曹伏秋不忘關懷殘疾人群體,2014年起幫助解決殘疾人士就業問題,帶動了許多殘疾人就業,為他人插上「隱形的翅膀」,讓他們融入社會,在生活和社會上展示自己的才能。
01
命運多舛,卻沒有向不公的命運低頭
曹伏秋出生在一個困難的農村家庭,初中畢業便輟學了。他17歲時父母雙亡,在親友的幫助下,曹伏秋學會了鑽井技術,並以此為生。
20歲的曹伏秋由於機械事故不幸失去了左手大拇指,手部的殘疾使他不得不告別鑽井行業。幾經輾轉,曹伏秋來到沅江市福利印刷廠從事銷售工作,卻不想該印刷廠不到4年就倒閉了,24歲的曹伏秋再次面臨失業。
年輕的曹伏秋雖然屢屢受挫,但他卻沒有向不公的命運低頭。經過一番考量,曹伏秋決定根據自己累積的經驗,繼續從事印刷行業。
1996年,曹伏秋開辦了一個小型鉛字印刷廠。可經營不到3個月,一場50年罕見的洪水使印刷廠遭受重創。1998年,曹伏秋開始嘗試運營文化用品專店。但由於經營經驗的缺乏,文化用品專店開業不到3個月就倒閉了,並造成了2萬餘元的虧損。
創業的頻頻失敗並沒有使曹伏秋的心冷卻,經過冷靜思考和細緻調查,他發現膠印市場在當地的空白,於是從長沙購買了一台當時比較先進的小型膠印機,打開了銷售市場,事業也漸漸走上正軌。然而天有不測風雲,曹伏秋日漸興隆的印刷廠被電火燒毀,這讓他的努力付諸東流。所幸的是,在熱心人的扶持和政府的補助下,曹伏秋的小廠得以重振。
02
助殘扶貧 身殘志堅的他為他人插上「隱形的翅膀」
一波三折的初期創業經歷並沒有阻擋曹伏秋前進的步伐。2009年,他結識了來自湖北的佃仁芳,二人結為夫妻,共同打拚。為進一步擴大經營、增強競爭,曹伏秋籌措了300多萬元資金,於2011年在沅江市掛牌成立了「沅江市華一彩印包裝有限公司」。曹伏秋的小廠一步步變成了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的有限公司。
2012年,曹伏秋的公司獲得了《湖南省包裝裝潢印刷許可經營證》及《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包裝印刷生產許可證》,開始從事食品包裝業務,公司的生產產值逐年增長,由400萬元增加到了1000多萬元,創國家財稅200多萬元。
據曹伏秋介紹,他目前仍在積極拓展新業務,承包了安化等地的106家企業的禮品包裝業務,並與利源隆、白沙溪、梅山崖等知名黑茶廠商建立了合作關係。
目前,「華一彩印包裝有限公司」占地近3000平米,聘有職工68人,被沅江市、益陽市殘疾人聯合會確定為殘疾人就業示範基地,並享有相應的扶持政策。
曹伏秋艱辛的早年生活和波折的創業之路使他成為了一個常懷感恩,心系弱勢群體的人。待事業發展起來後,他和妻子開始熱心扶殘助殘,致力於推進殘疾人就業。
「我們從2014年起通過開辦殘疾人崗前培訓班幫助他們就業,只要是雙手便利的,都可以在我們公司里做手工紙袋製作的活。」佃仁芳表示。
華一彩印的殘疾人崗前培訓班已經開展了6期,培訓殘疾人200多人次,促進殘疾人就業84名。對於公司里的殘疾員工,曹伏秋給予他們等同常人的待遇和周到體貼的援助。
他將工作檯的柱子鋸短,使得腿腳殘疾的員工做活方便;他儘量安排智障員工從事輔助性工作。曹伏秋還允許腿腳不便且居住較遠的員工在家中作業,再派人統一上門收回製作完成的手作紙袋。家在數十公里以外的殘疾人王玉蘭在這樣的幫扶下,一天就可以賺取約80餘元的收入。
曹伏秋在解決當地殘疾人就業問題上做出了極大的貢獻,沅江市殘聯也因此每年給予「華一彩印包裝有限公司」2至3萬元的補助。
身殘志堅的曹伏秋用不懈的努力書寫自己的傳奇人生,展現了殘疾人的社會價值。2012年,他被益陽市評為殘疾人勞動模範;2014年,他獲得被益陽市殘聯的「雙十佳自強模範」榮譽稱號;2015年,他被益陽市委、市政府評為創業典型。
來 源 | 人民日報 湖南日報 湖南衛視
湖南經視 湖南人民廣播電台 紅網
·END·
沅 江 發 布
沅江市委市政府唯一官方微信
微信號:zgyjf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