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扎菲為何被推翻?

2019-06-30     胡八天下

卡扎菲(1942~2011),前任利比亞最高領導人,究竟為何被推翻,並使利比亞在很長時間處於內戰階段。

利比亞戰爭

  • 爆發背景

1969年,僅27歲的卡扎菲中尉以自由軍官組織發動九月革命,推翻親西方的利比亞王國,並在同年9月改為共和國,取得政權後,把他的親屬和親信所屬的部落和結盟部族領袖,安排在重要職位上,以此來保持微妙的權力平衡、政治統治和經濟發展。

石油利益占利比亞GDP的58%,但是政府用這些石油方面的收入來發展及壯大國內的中產階層的部分有限,同時貪污腐敗問題嚴重相當嚴重。

獨裁統治

卡扎菲時期的法律規定,利比亞人如果被發現與外國人從事政治方面的談話是一項犯罪行為,最高可面臨被判入獄三年的刑事處罰。雖然2009年利比亞的識字率是87%,公民所受的教育和生活水平也相對要高一些;但卡扎菲為了避免民眾與外國人接觸,他將外語課程從學校的設置中刪除掉已長達10年,2011年一名抗議者聲稱他們沒人會說英語或法語,因為卡扎菲只想讓他們保持無知的狀態。

卡扎菲對待反對派人士的態度是堅持毫不留情地予以剷除的原則,他不惜代價地武裝鎮壓那些表達不同意見的團體:他曾多次下令公開絞死進行示威遊行的學生和反對派成員;還曾在3小時內屠殺了監獄中的1200名囚犯。利比亞政府還經常公開地處決那些反對他的政治活動家,然後在國家電視台上反覆播放處決過程的畫面。

為黃金石油西方軍事干預

卡扎菲執政時,利比亞政府持有143噸黃金儲備,卡扎菲欲藉此創建一個泛非貨幣,與全球現行的美元系統相對抗。利比亞巨大的石油產量,也是美國軍事干涉利比亞內政的原因。2011年,西方領導人把卡扎菲趕下台的時候,爭相宣布這是「民主的勝利」,壓根沒有提到黃金、石油這些真實的原因。

  • 戰爭進程

2011年2月,利比亞多個城市示威不斷,要求政府下台,遊行示威者與安全部隊發生衝突。卡扎菲發表全國電視講話,表明不會辭職和離開國家,寧願犧牲性命,並表示會強硬對付示威者。反對派控制了第二大城市班加西的大部分地區。隨後,政府軍武力鎮壓,使用僱傭兵和軍隊向示威者發射了迫擊炮彈並用機槍進行掃射,並動用迫擊炮。造成300人死亡、逾1000人受傷。

外交官反叛、示威者奪取機場

利比亞駐外大使紛紛請辭,並切斷與利比亞政府的關係;強烈譴責利比亞政府野蠻的、屠殺無辜人民的罪行,表示卡扎菲已經失去所有的正當性。在利比亞東部,示威者與政府軍交戰四天後,奪取了機場,致使東部基本脫離了利比亞政府的控制。卡扎菲在利比亞首都繼續實行強硬措施。與此同時,東部脫離利比亞的地區已開始建立初級政府。

歐盟武器禁運、聯合國制裁

歐盟對利比亞採取武器禁運,同時凍結所有利比亞的財產。繼續有利比亞高級官員辭去職務。聯合國安理會一致通過決議制裁利比亞,包括凍結卡扎菲家族財產,對其本人及其親屬實行全球旅遊禁令。

卡扎菲大捷

利比亞反抗者似乎控制了首都的黎波里附近的扎維耶地區,造成了對卡扎維政權的包圍。另據反抗者稱,卡扎菲也已集合部隊,準備反攻該城市。

2011年3月,聯合國大會召開全體會議通過了由波札那、加彭、約旦等國提出的暫時取消利比亞在人權理事會成員資格的決議草案。卡扎菲精銳部隊於叛軍交戰,重奪回煉油廠,收復扎維耶,反政府軍東逃,政府軍控制了周邊大部分地區。

政府軍憑藉武力優勢,擊退反叛軍收復東部產油重鎮,並持續朝反叛軍大本營班前進,政府軍勝利在望。

聯合國禁飛

在阿拉伯國家、美國、英國和法國等國的推動下,聯合國安理會以10票贊成,5票棄權的結果通過第1973號決議,在利比亞設立禁飛區。卡扎菲宣布接受聯合國安理會有關在利比亞設立禁飛區的決議,立即停火併停止所有軍事行動,但隨即便武力進攻反對派。

2011年3月,法國率先空襲利比亞,美國海軍於深夜向利比亞北部防空系統發動了飛彈攻擊,英國皇家空軍派出多架戰機參與隨後的空襲。多國聯軍20號晚,向利比亞發動第二波空襲,參加國增至七個,包括卡達和比利時。多國部隊艦船對利比亞實行海上封鎖,聯軍多次空襲,威脅到反政府武裝控制城市的利比亞政府軍收到眾創。

反對派失利

利比亞反政府武裝快速向卡扎菲的腹地挺進,卡扎菲由攻轉守。北約全面接管行動指揮權。藉助多國部隊戰機轟炸,利比亞反政府武裝快速向西部推進,反政府軍在靠近卡扎菲出生地時受到強烈抵抗,被迫撤退。卡扎菲支持者繼續向反對派武裝發起猛攻,先後從對方手中奪回了兩座石油城,徹底解除了卡扎菲故鄉的危機。西方聯軍加大對政府軍的空襲力度,並暗示將為反對派提供軍事裝備。

2011年4月,利比亞境內戰局繼續朝著有利於卡扎菲的方向發展。反政府武裝表示,他們正努力拖延政府軍前進步伐,政府軍與反政府武裝的戰鬥還在激烈進行。反對派領袖稱只要政府軍停止對反對派控制城鎮的進攻,反對派將準備停火。利比亞政府稱其毫無誠意,拒絕停火條件。北約接管在利軍事行動指揮權,美宣布結束空襲利比亞。

利比亞政府:可以改革但卡扎菲必然繼續執政

利比亞政府4月5號說,利比亞願意與「國際力量」達成「政治解決」方案,條件是利比亞領導人卡扎菲必須在台上。在此框架內,利比亞可以進行改革、舉行選舉等。

美應北約要求延長轟炸48小時

5號,美國同意延長對利比亞轟炸48小時。利比亞政府軍與反政府武裝繼續激戰。利比亞政府晚間表示只要反政府武裝放下武器,政府願意與他們和談。

利比亞政府軍與反對派武裝的戰鬥仍在多座城市進行,北約繼續空襲利比亞政府軍,利比亞反對派11號拒絕非洲聯盟調停利比亞衝突代表團提出的停火方案,原因是利比亞領導人卡扎菲必須下台。利比亞政府軍同反政府武裝繼續等地展開激戰,北約向利比亞等地繼續進行空中轟炸,利政府軍多處設施被毀,戰爭進入僵持階段,原來統一的國家不復存在。美國再次空襲利比亞,利比亞反政府武裝28號聲稱已占領卡扎菲的故鄉,利比亞局勢開始動盪後,反政府武裝控制了該市。

  • 卡扎菲下台

卡扎菲說要石油可以,下台不行。「我們堅持信仰革命,不會向反對派和西方殖民主義者屈服。」這句話一出,西方國家宣布再次制裁利比亞。北約拒絕停火,說除非卡扎菲採取行動下令停止進攻。卡扎菲經由國家電視台表態,願意與介入利比亞衝突的其他國家談判,願意停火,但拒絕離開利比亞。

2011年7月,利反對派發動最大規模攻勢,與卡扎菲部隊不斷交火。與此同時北約戰機繼續轟炸,配合反對派攻勢,打擊政府軍後勤補給線。8月,利比亞反對派攻入首都,控制了市內的大部分地區。反對派正在全城搜捕卡扎菲,卡扎菲不知去向。10月利比亞戰事接近尾聲,執政當局占領卡扎菲殘餘的最後一個據點蘇爾特,卡扎菲及其接班人穆塔西姆死於槍殺。

「後卡扎菲時代」的利比亞群雄割據,各種地方勢力崛起,伺機在這片剛剛平息戰亂的土地上圈地示威。

卡扎菲讓利比亞成為了非洲富有的國家

利比亞領導人卡扎菲自1969年上台以來,與西方國家交惡數十載。但不管是他的支持者還是反對者,都不得不承認,卡扎菲成功領導了這個擁有600萬人口的國家在非洲率先擺脫貧困。以軍事和經濟幫助非洲人國民大會反對種族隔離鬥爭。

舉幾個例子(數值基本都換算為人民幣):

1.利比亞憲章中,有住宿方面的明確法律保障。也就是說,每個人都可以有免費的房子。兩個人結婚的時候,政府會獎勵50萬,然後基本上足以買利比亞城市裡的一套公寓。

2.利比亞人當時買車,政府也會出一半的費用作為補貼,會便宜很多很多。

3.農民擁有按照人口的免費土地。另外政府也會免費提供所有的農用工具、機械、肥料、種子、畜物、房子、等。卡扎菲還花了自己好幾百億去建設3000公里"大人工河」項目,讓很多沙漠地區變成可耕種地區。

4.每生一個孩子,政府獎勵5000美元。

5.找不到工作,如果你是大學生,政府會按照你所學的專業平均工資給你補貼。

6.教育和醫療徹底免費。雖然質量不是特別好,但是這一點已經很特別了。而且,如果在本地找不到足夠好的特殊醫療或特殊專業教育,政府會補助你到國外。還給每個留學生提供每個月2萬多的生活費。

7.電和水是完全免費的。燃料是非常便宜的(不到國際價格的十分之一)。飲食方面也有許多補貼和價格控制,很便宜;一斤麵包只需要幾分錢。石油作為利比亞主要工業,而且是國有的,所以很好理解。國家賣掉的石油,也會將一部分利潤分開出來,直接轉帳給所有人民。

8.法律規定銀行貸款不能要任何利息。(這是伊斯蘭教的神聖規定;很多穆斯林國家也有類似的法律)

老百姓生活各方面,壓力都很少。當時老百姓的平均收入能達到1.5萬美元。雖然不是很均勻,也有三分之一的人留在五千美元收入水平,但也比世界絕大多數國家好,比非洲國家都好很多。

卡扎菲為何下台,遭到人民反對

獨裁

他宣傳自己的國家名義上是民主的。但高管里許多都是他的親戚,跟他同一個部落的老鄉,或者是卡扎菲從小的朋友。所有學生必須讀他的思想;Green Book "綠書"。如果老師或學生說任何一句反對他的話,懷疑他的話,或者不願意關注這個書,這要直接被當場處決。媒體全方位受控制。

卡扎菲雖然跟人民分享了絕大部分石油帶來的財富。但是他自家保留了2000億美元,是世界最有錢的人之一,跟沙特王室同一個量級。在很多國家都有別墅,每次出國還很喜歡炫富。卡扎菲親戚們也有這種毛病。

腐敗

利比亞2010年的腐敗率為2.2(10為最清廉),利比亞是貪污腐敗問題最為嚴重的國家之一。卡扎菲很喜歡清理貪官,喜歡打倒腐敗。但是看不到卡扎菲家族處理自身的腐敗行為。

卡扎菲本人也有一些比較奇葩的生活習慣。他的保鏢小軍團,200人全是女生組成,而且必須是年輕的處女。他也喜歡身邊幾個歐洲小姑娘做私人醫生和秘書之類的,然後身上穿的要有他的頭像什麼的。

總結

卡扎菲讓利比亞人民擺脫貧困,使利比亞成為非洲最富裕的國家;也將槍口對準人民,武力鎮壓異見民眾。他是「中東硬漢」、反美英雄,反霸權、反殖民、反強權,擁抱洛克比空難製造者;後來又主動向西方靠攏。他最知道如何穩固自己的統治,最會與美英法等西方國家周旋,可謂最強硬,最有手段,同時也最瘋狂。一個孤老頭子,雖然可憐,但42年的一手遮天,加上利比亞國內政治制度的發展遠遠跟不上經濟形勢的進步,已經讓他背離了人民,下台是註定的事情。他自身的性格也無法讓自己回頭。(引用《落日強人:卡扎菲傳》)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GuyZRWwB8g2yegNDTFgL.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