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核機密曾險些被竊取?間諜卻是兩隻老鼠!外籍專家在機場落網

2021-01-20     雷姐的機械空間

原標題:中國核機密曾險些被竊取?間諜卻是兩隻老鼠!外籍專家在機場落網

對於小動物在間諜行業的運用,也許大家都不會感到陌生。在古代,信鴿便是中長途通信的一大主力:間諜攜帶信鴿潛入任務區域時,將情報通過信鴿送回大本營。這種小動物一般具有體型小、常見、不易引起注意的特點,但需要經過相對嚴格的訓練。不過對於用當地的老鼠作為間諜竊取機密,這也許會引起疑惑:並沒有接受過嚴格訓練的當地老鼠,為什麼能竊取核機密?

外國試圖阻止我國發展核武器

事情還得回溯到1964年的中國。當時的中國核工業已經略有起色,核武器實用化具備了條件。但中國核工業基地深處西北內陸,這也引起了國外的注意,一直不停地竊取相關機密。不過在那個時候,即使已開發國家在軍事技術上已經領先世界,從技術上竊取相關機密還是有一定的困難。不僅當年沒有偵察衛星可以對其進行偵察,就連最廣泛使用的U-2偵察機也根本不具備條件進入內陸進行偵察。不過對於情報的迫切是顯而易見的,美國中情局等情報組織早已經有所行動。

一批批的間諜像是石頭打水漂一樣被扔進中國,隨即消失在人民反間諜鬥爭的漩渦中。顯然,通過普通渠道進入我國的外國人在當時會被嚴格的戶籍政策和一系列反間諜措施甄別並有選擇地控制,一般人到不了西北內陸。在當時,幾乎只有一些專家級的人才才能夠獲准進到距西北內陸相對接近的地方,美國中情局便在這方面下了功夫。

1964年,中國向西德和英國聯合運營的VG公司購進一套價值2000萬的民用化工設備,並將其安裝在蘭州。這樣的化工設備引進顯然會受到敵對國家勢力的監控,美國中情局便以此為藉口派遣了持有英國護照的一系列特工。他們偽裝成化工設備方面的專家,對這套化工設備進行維護。

其中便有一名專家彼得·馬克。他本身深諳化學工業知識,在經過培訓後也熟練掌握了這套設備的維護。這樣的身份對於長期駐中國的任務來說顯然是個相當便利的煙霧彈。為了能夠更長期也更方便地搜集核工業方面的情報,彼得·馬克便在這套化工設備上動了手腳,隨即總公司又有大批和他一樣的「專家」成功進駐蘭州。

很顯然,中國核工業基地的情報並沒有這麼容易竊取。蘭州在當時只能算作一個擁有大量物資作後勤的交通樞紐。憑藉著專家身份進駐蘭州後,即便獲得了情報也十分難以通過微縮膠捲等攜帶出境,更不用說取得核污染的實物帶回國分析。這便是擺在彼得·馬克面前的一大難題。於是在駐中任務結束後,彼得·馬克在1964年赴廣州白雲機場,準備登機飛赴香港。不過在廣州白雲機場進行例行檢查時,彼得·馬克行李箱內的日用品只是一些隨身的衣物。但除日用品以外的行李引起了海關人員的注意:他還帶了兩隻老鼠在箱子裡!

據當時的理由看,這兩隻老鼠是在蘭州捕捉的寵物。這一奇特的理由被記錄在案並逐級上報到國家公安部。公安部迅速作出反應:不光派出了專業調查員張文奇前往廣州進行調查,還立即著手組建了反間諜小組,由時任公安部副部長的楊啟清主持工作。

張文奇抵達廣州白雲國際機場之後,只是讓海關工作人員悄悄將兩隻老鼠「掉包」,便讓其通過海關檢查登機。而後,這兩隻「原籍」西北的老鼠送去化驗。經化驗,它們身上攜帶有強放射性的化學物質,這立即引起了重視!再一次送到國家級化驗室進行二次化驗時,得出的結論是:它們身上攜帶的強放射性化學物質和中國核武器試驗中核爆產生的塵埃成分一致!

以當時的技術而言,採集了核塵埃之後還是可以通過化學手段分析其化學成分,並通過化學成分判斷中國核武器的試驗處於什麼階段、核武器的技術達到了哪種地步,甚至會藉此判斷中國核工業整體水平!很難想像這兩隻老鼠身上攜帶的塵埃落到美國人手中後會產生什麼樣的後果。

擁有豐富反間諜經驗的張文奇立即作出決定:對彼得·馬克妻子的行動進行嚴密監控、電話進行監聽。結果,在長達數個月的監聽活動中張文奇斷定,這其中有一名名叫「徐文德」(音譯)的外籍專家是這一個間諜小組中的主心骨,他將會伺機攜帶更為關鍵的核機密情報出國!而彼得·馬克妻子在不久後同樣經過廣州白雲機場赴港,在其行李中搜出了經過特殊處理的微縮膠捲!僅是通過這兩點,便可以立即斷定彼得·馬克一行人是間諜的身份。

當時,張文奇下令立即舉辦一次「外國專家座談會」,並要求隨VG公司出售化工設備而駐中國蘭州的西德籍專家特魯茨·馮·許文德一定到場。在會上,張文奇佯作不經意間詢問許文德:「許文德專家是在美國哪裡出生的?

也許任何人在極為放鬆的場合下都不會抱有太高的警惕性,許文德便落入了這一陷阱中。在如實回答後,許文德猛然發現自己德籍美裔的身份暴露了,而這和他入境時遞交的材料上「土生土長德國人」中不符。他暴露得極為徹底!

於是在1967年12月22日,許文德乘機逃離中國。在機場,早已經設伏的張文奇一行人成功將其抓獲,並搜出了一批通過不同形式儲存的核工業機密!這場歷時近三年的反間諜工作最終畫上句號,中國核工業機密不僅一點也沒有泄露,「老鼠間諜」也隨之成為一大經典的失敗案例。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Gr6iHncBuNNrjOWzFrk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