銘記,是為了更好地道別

2020-06-28     第十放映室

原標題:銘記,是為了更好地道別

6月10日,向來人聲鼎沸的微博熱搜,被強行按下暫停鍵。

面對突如其來的整改,不僅藝人宣傳和營銷公司慌了。

「衝浪健兒」們也仿佛一度回到了消息閉塞的論壇時代,暫別了實時吃瓜的快樂。

所有新聞都成了藏在冰面下的活魚,等待我們去親手打撈。

截止6月10日的微博熱搜

但熱搜的切斷,並未打斷另一場發生在虛擬空間裡的集體哀悼。

高以翔生前的最後一部作品,《怪你過分美麗》如期上線。

相關的微博話題,很快浮出水面。

隨意點開一條,都能感受到空氣里漂浮著淡淡的哀傷。

豆瓣評論區,也擺滿了寄託哀思的「白玫瑰」:

「謹以此評價紀念那個最可愛善良的男人。」

「給最好的以翔,他值得五星。」

「看見高以翔背影的那個瞬間,真的要淚目了,願你在天堂一切安好。」

相信很多人和我一樣,生平第一次覺得追劇原來也需要勇氣。

如果看完這部遺作,就相當於一次告別。

如果不看,意味著遺憾與錯過。

再三躊躇,我還是點開了《怪你過分美麗》。

01.冰山一角

娛樂圈行業劇,並非《怪你過分美麗》的首創。

各大劇組早就開始換著花樣兒,輪番為觀眾展示名利場的光怪陸離:

諸如改編自橙光遊戲的《逆襲之璀璨星途》,wuli韜韜的「自黑」大作《夜空中最閃亮的星星》。

還有爽妹子領銜的瑪麗蘇甜劇《保姆手冊》;有「娛樂圈版宮心計」之稱的《熱搜女王》等。

說來說去,繞不開四個字:貴圈真亂。

相比之下,《怪你過分美麗》顯得更真實、犀利。

故事開場,就是一起重大公關危機。

流量小花 林湘(郭曉婷飾)突然吞藥自殺,眼看就要引爆負面輿論。

經紀人 莫向晚(秦嵐飾)在得知消息後,立刻安排水軍控評,扭轉輿論導向。

不顧其他人的反對,莫向晚果斷作出催吐、封鎖消息的決定。

如此一來,便能把影響降到最低,保住林湘的名聲和事業。

面對失去理智,嚷著要退圈的林湘,莫向晚的選擇是——潑冷水。

沒錯,是字面意義上的「潑冷水」。

潑完之後她才好聲好氣地坐下來和林湘談心,然後提醒她身為明星必須付出的代價。

這一招先硬後軟,把林湘治的服服帖帖。

最後,不僅危機順利解除,順帶還炒了一波頒獎典禮的熱度。

解決完林湘的自殺危機、徐陵的解約風波後,還有更多麻煩在等著莫向晚。

圍繞《雲襄傳》的版權,她所在的奇麗公司和合眾公司開啟了一場IP大戰。

前者打算借林湘和徐陵的熱度,合力開發這個大項目。

後者想用拖字訣,直到對方版權過期,然後再接手項目,把盤子做大。

結果就是兩家公司互不相讓,一路鬧上法庭。

這場事關資本與流量、經紀公司的三方博弈,誰才是贏家?

這裡先不劇透。

再說說劇中的人設,也是同樣略顯玩味。

如果你要問有什麼能比主角事業線跑的更快,那只能是林湘的仇恨值。

在飯圈,她是集萬千寵愛於一身的當紅小花。

在觀眾心中, 她是集玻璃心、戀愛腦、演技爛等設定於一身的頭號作精。

雖然官方聲稱角色沒有原型,但這令人熟悉的造作勁兒,懂的人都懂。

作風乾練、八面玲瓏的金牌經紀人莫向晚,可謂美貌如花版的「楊天真」。

為了藝術,被迫向資本和市場妥協的陳導。

還有多次手撕經紀人,導致人氣越來越糊的范美。

現實中相似的例子,那可就多了,不一一細說。

欣賞完開頭的抓馬大戲,等待觀眾的,還有一大波驚喜:

撕番位、搶C位、軋戲、私生粉、炒CP、天價片酬。

僅僅三集,就對大眾熟悉的業內生態進行了一番細緻描摹。

林湘和阮荔華搶C位

這還不算完。

還有,以「超話排名」論英雄的潛規則。

比如,經紀人之間搶奪資源、勾心鬥角的「暗戰」。

再比如,最讓人頭禿的控評現象。

偶爾,還有恰到好處的玩梗。

花瓣七組,對應豆瓣鵝組

正所謂,內行看門道,外行看熱鬧。

《怪你過分美麗》雖說打著「揭秘娛樂圈」的旗號,實際上卻是雷聲大雨點小。

就拿劇中的改戲橋段來說。

莫向晚與《雲襄傳》製片人張萌私下約談,她提出要把這部大男主戲強行改成大女主戲。

不止如此,她還要求把對方簽下奇麗的一哥徐陵,安排自家藝人炒CP。

否則,林湘就拒絕簽約。

大IP+臨時改戲+資源捆綁,在飯圈萌新眼裡,這興許能算個大瓜。

但對於常年混跡於豆瓣鵝組的吃瓜er來說,那都不是事兒。

畢竟,現實中的「 番位之爭」早就有過之而無不及。

先科普一下,番位指的是演員在物料和宣傳海報中的排位次序,排在首位的就是「一番」。

橫向比對的情況下,左一右二。

如果豎向比對的話,上一下二。

為了達到一碗水端平的效果,《青簪行》的片方這次特意調整了演員名字的「站位」。

可惜,粉絲們不僅能撕會道,而且人均列文虎克。

雙人海報一出,雙方立即展開了戰術挑刺。

最終,楊紫家的粉絲以堪稱像素級的優勢,宣告勝利。

圖源微博

乍一看,本劇塑造出的娛樂圈亂象叢生,暗流涌動。

但明眼人都能注意到劇中對圈內畸形生態的批判,也是不痛不癢,點到為止。

說白了,《怪你過分美麗》依然是在安全區內戴著鐐銬起舞。

一方面,《怪你過分美麗》作為職場爽劇,節奏流暢、專注事業線,劇情走心。

看慣了披著職場皮的偶像劇之後,還真挑不出什麼大毛病。

另一方面,作為所謂業界揭秘劇, 它實際只是在迎合大眾的認知,塑造出符合觀眾想像的娛樂圈。

而現實,永遠比虛構的故事更殘酷、更黑暗。

02.全世界最好的莫北

立項之初,當製片人提出要邀請高以翔出演莫北後,全體主創一致同意。

想想也是,溫暖體貼、正直善良的暖男莫北,不正是高以翔本翔?

面對咄咄逼人的初戀女友莫向晚,他永遠保持耐心和風度。

為了替農民工討薪,他主動伸出援手。

事成之後,只象徵性收下一筆律師費。

為了維護正義,甚至不惜向多年的摯友攤牌。

劇中的莫北,已經是男神屆的天花板。

而現實中的高以翔,更是溫柔體貼到遠超任何人的想像,甚至無法用「明星的自我修養」來一筆帶過。

為了照顧粉絲和家屬的心情,劇組幾乎時時刻刻透露著小心翼翼。

劇集開播後,片方放棄了過去大張旗鼓的宣傳慣例,而是一直保持低調。

看得出來,無論是官博,還是編劇、製片人的微博,都經過再三斟酌。

藉由這些片段化的文字,我們漸漸拼湊出更加完整的「高以翔」:

「以翔是我遇到過最能帶給人溫暖的人。認真、敬業的他,關係身邊的每一個人是他的生活日常。」

「他告訴我,因為經常看到粉絲探班的時候手上拿著很多東西很辛苦,所以想減輕她們的負擔。」

不僅如此,片方還非常走心地把片尾曲替換成了紀念特輯。

這則紀念特輯的時長雖短,後勁卻足。

它就像一枚催淚彈,徹底沖開了情緒的閥門。

在片場,他就像是努力散播暖意的小太陽,照耀他人。

戲份不多的時候,原本連軸轉的演員本該忙著補眠、調整狀態。

然而他卻忙裡偷閒,充當起後勤小能手&咖啡大師。

明明是一線大咖,卻絲毫沒有身為明星的「自覺」。

因為打戲意外受傷,他只是拍拍肩,安慰著一臉歉意的劇組人員。

散場後,才默默敷起冰袋。

殺青晚宴上,他和現場300多位工作人員一一擁抱、道別,然後遞上精心準備的禮物。

他言行中的善意與真誠,總能感染身邊所有人。

你信嗎?

像他這樣的大明星居然還會在鏡頭前露出又羞又窘的微笑。

只因為應援粉絲齊齊高喊,「莫律師你好帥哦!」

明知天氣惡劣、時間緊張,他卻依然堅持照顧現場某位小粉絲的情緒:

「但是你ok的哦!這個可以給你未來的女朋友。」

「不要擦!」

「不擦,那它就寫不上去。」

即使粉絲極力勸阻,他還是毫不猶豫地抬手擦去雨滴,認真地對待每一個簽名。

不抱怨、不計較,永遠以禮待人,總為他人著想。

他在片場的暖心之舉,簡直多到一時半會兒說不完。

最戳心的是,他習慣了微微彎著腰,拉近和每一個人的距離。

縱觀整個娛樂圈,誰還能找出第二個如此貼心的人?

面對粉絲,他顯示出耐心溫柔的一面。

面對搭檔秦嵐,他又顯示出老派紳士的另一面。

拍攝親密戲卻不知從何下手,只好輕輕撩開她的髮絲。

唯有一掃而過的鏡頭,捕捉到他眼中的綿綿情意。

看完整個紀念特輯,五味雜陳。

他的溫暖,讓粉絲們又哭又笑。

而他的離去,則不斷提醒著所有人——那層陰霾仍未散去。

03.藍色大象

事已至此,再去回顧《追我吧》節目組的訪談,簡直處處藏雷。

"安全保障團隊在錄製過程中有著詳細的安全保障措施建立了從安全管理理念安保配置消防器材安全指引安全防護以及醫務保障現場觀眾管理等一系列安全配套體系有效的保障節目順利錄製。"

「強大的安保陣容提前測試危險係數配備醫療團隊是最基礎的追我吧建立的專業安全保障體系將安全滲透到每個毛孔

劃重點,「將安全滲透到每個毛孔。」

這是製片主任崔彥凱在採訪中,拍胸脯做出的保證。

雪球

結果呢?

高強度的錄製時間、缺席的醫療團隊、工作人員的麻痹大意,共同促成了這起悲劇的發生。

我們有理由發出質疑——

「最後滲透到每個毛孔的,到底是安全還是危機?」

再退一萬步說。

假如最終以一條人命來推動綜藝節目的錄製安全進入了公眾視野。

這一代價,已經足夠沉重。

然而,浙江衛視後續的迷之操作,才叫人心涼膽寒。

就在前不久,《青春環遊記》被爆料不顧錄製嘉賓的安危,執意要在水位暴漲期間安排漂流。

評論區的粉絲們紛紛後怕,「萬一又出事怎麼辦?」

對此,官方完全無視,只顧著埋頭營業。

如此看來,當初的道歉似乎倒更像是經過偽裝的不屑:

「對不起,我錯了,下次還敢。」

不止如此, 有人發現藍台旗下綜藝節目的官博不約而同地置頂了關於「收視戰報」的微博。

其中,包括《青春環遊記》《奔跑吧》《王牌對王牌》《天賜的聲音》等多檔王牌節目。

不得不夸,藍台這回真是下的一手好棋。

它不正面硬剛粉絲,而是暗搓搓地炫耀成績。

既能避免惹禍上身,又能達到陰陽怪氣的效果:

「你儘管抵制,我收視率要是下降,算我輸。」

更不用說,評論區里還有一大票免費勞動力在幫忙吆喝。

雙方氣氛友好和睦,聯手把「恭喜」打在公屏上。

先用愛豆綁架粉絲,再用粉絲轉移路人注意力,這招實在高明。

不針對任何一家粉絲,這裡只討論現象

再細品下微博的文案:

「實時收視第一」、「全國第一」、「全網斬獲62個熱搜」、「登頂熱搜榜」。

這些數據一擺,就是明晃晃地打臉,也變相嘲諷了那些義憤填膺、為高以翔奔走呼籲的人。

如果未經複述、回憶,人類短時記憶的「保質期」很短,短到只有7天時間。

這就是著名的艾賓浩斯遺忘曲線,也是我們常說的「網際網路沒有記憶」。

當遺忘曲線跌至谷底,真相會被遺忘,憤怒終將平息。

浙江衛視正是瞄準了這一心理機制,才敢不知悔改,頻頻作妖。

「憐憫是一個人遭受厄運而引起的,恐懼是因為這個遭受厄運的人與我們相似。」

就像亞里士多德所說,我們之所以對「高以翔事件」如此關注,並感受到切膚之痛。

不僅僅出於對演員本人的愛,更因為 過勞猝死早已成為這個時代的頑疾。

知乎答主金知

於是,當事件發酵到後期,身處信息浪潮的看客們咀嚼出了別樣的恐懼:

如果像高以翔這樣的社會名流,家屬尚且討不回公道。

那麼社會地位遠不如他的普通人,又該如何逃離大象的踩踏?

公眾呼籲的「正義」與資本的「正義」,難道永遠都不對等?

這些問題,沒有人能給出正確答案。

但現實是, 資本正用另一種方式逐漸消磨著我們的希望。

我們不難想像這件事的結局——官方三緘其口,熱搜冰封,話題降溫。

最後,一切不了了之,只剩下不斷膨脹的資本神話。

還記得《尋夢環遊記》里的那句台詞嗎?

「死亡不是終點,遺忘才是。」

身為普通人,我們現在能做的實在不多。

最起碼,不要忘記他,也不要忘記這起悲劇的源頭。

《怪你過分美麗》你看了嗎?

[email protected]

死亡不是終點,遺忘才是!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GmMi_nIBiuFnsJQV0wjT.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