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年11月12日,這一天對於昆明人來說,是一個難以忘懷的日子。數千隻紅嘴海鷗在駐足滇池後,沿著盤龍江首次造訪昆明鬧市區。
在此之前,昆明人很少見到海鷗,畢竟這裡是內陸城市,離海洋很遠。日後成為昆明象徵之一的紅嘴海鷗,這時被昆明人誤認為是水鴿子。
也許是沒感受到昆明人的熱情,此後三年,紅嘴海鷗去了別處過冬。
1989年,當紅嘴海鷗又浩浩蕩蕩飛臨昆明時,這座城市開始為之歡欣。昆明電視台保存了這樣的影像資料——當年12月12日,《昆明新聞》把鏡頭轉向紅嘴鷗,昆明人湧向滇池、翠湖、盤龍江邊,迎接這些來自遙遠北方的可愛精靈。此後30年間,每逢冬季,紅嘴鷗便如約而至,從未間斷。
1989年《昆明新聞》播出畫面
從此,昆明人和紅嘴鷗相恩相愛,彼此難捨難分。紅嘴鷗來自何處?
據專家科考,來昆明過冬的紅嘴鷗,最遠飛越6000多公里,分別來自蒙古共和國烏布蘇湖、吉爾吉斯湖流域、俄羅斯的貝加爾湖南部地區和新疆的博斯騰湖流域。
昆明地處雲貴高原,並沒有海,紅嘴鷗為什麼最終選擇昆明落腳?
首先是因為昆明氣候條件適合它們過冬。昆明冬季溫暖,周邊多湖泊濕地。其次是昆明人喜歡海鷗,願意買鷗糧喂海鷗。這種聰明的小動物,能感知人們的善良,所以願意年年都來。
紅嘴鷗冬季在昆明的活動,大致可分為三個時期:11-12月是越冬早期,1-2月是越冬中期,3-4月是越冬末期。
白天,紅嘴鷗會成群結隊沿著大觀河或海埂大壩進入城區,在環西橋、翠湖公園等地集中活動,這些地方也是市民集中喂食的區域。每天下午16點以後,紅嘴鷗又成群從翠湖公園的東南方向返回滇池外海,結束一天的活動。晚上,紅嘴鷗會在滇池西岸、西華濕地、白魚口濕地沿線以及滇池東岸的福保濕地等水域棲息。
衛星數據還顯示,部分海鷗會飛到陽宗海、星雲湖等滇中的一些高原湖泊,在楚雄的祿豐也能看到紅嘴鷗的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