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花錢沒概念,家長需提醒,引導孩子學會花錢

2020-04-28     布丁媽媽私享會

大年初二我們全家回娘家,哥哥嫂子還有大侄子都在,難得大家聚在一起,吃完飯,我們兩家一家出一個代表陪老爸老媽玩撲克牌,剩下我跟嫂子看孩子收拾,嫂子把我從廚房攆了出來,說我一年到頭就回家一次,還能讓我收拾?

我就恭敬不如從命了,去看女兒跟弟弟在玩什麼。女兒看見我過來,迎著我出來了,悄悄跟我說:「媽媽,樂樂就這麼一會兒就打賞主播100塊錢了,他可真有錢。」「什麼主播」「就是那個搞笑網紅」女兒一臉不解的說,「她說的也不怎麼樣啊,怎麼那麼多人給刷禮物、打賞什麼的。」我低聲囑咐女兒「你去問問弟弟,他的錢都是哪兒來的,要悄悄的問,別說是我問的。」

女兒去裡屋了,一會兒回來向我彙報「樂樂說是舅媽給的,他說要錢舅媽就給,從來不問」。我讓女兒進屋去看著樂樂別再讓他打賞了。

正好嫂子從廚房出來進屋了,我悄悄把嫂子拉到一邊問她知不知道樂樂的錢都花哪兒去了,嫂子顯然是不知情,一臉懵圈的說:樂樂說他都買書了啊,壓歲錢我也都讓他自己拿著。

我低聲悄悄把樂樂剛才打賞的事跟嫂子說了,嫂子氣得直哆嗦,嘴裡嘟囔著「我們掙點錢容易嗎?起早貪黑的,這個孩子隨便就打賞給不認識的人,看我不揍死他。「我一把拉住嫂子問她」你讓他知道過錢來得不容易嗎?我看就是你們沒教孩子怎麼認識錢。」嫂子愣住了,問我:「那怎麼才能讓孩子認識到錢來得不容易?」

嫂子這種情況,相信別的家庭也有,孩子要什麼給什麼,也不管還是到底把錢花在了什麼地方,在很多父母眼裡,甚至都感覺自己給孩子足夠的物質條件,讓孩子至少不會那麼窘迫。

事實上,孩子如果把錢用的不當,很容易造成家庭矛盾。下面用我們是怎麼培養孩子認識錢的經歷,給大家講講孩子認識錢的方式。

第一、我們家的全家支出都有明細帳,從孩子上小學以後就每個月給孩子講家裡的錢從哪裡來的,主要支出在哪裡。這樣才能讓孩子直接明白父母為了生活要怎樣的精打細算。

第二、讓孩子知道基本的儲蓄的知識以及通過學習理財知識讓孩子學會理財,可以藉助各種金融工具啟發孩子養成理財的習慣,這樣才能給孩子建立初步的理財概念。

第三、讓孩子知道如何花錢才是能是有價值的,錢能夠帶來的不僅僅是物質上的享受,更要有精神上的收穫,讓孩子知道超越金錢的局限才是家長成功的教育。

孩子年齡小,不代表他們不懂道理,家長讓孩子越早知道錢的意義,他才能理性的對待金錢,才能有正確的消費觀、才能知道錢來得不容易,具體該怎樣做才能夠得到這樣的效果呢?

第一、讓孩子參與到家庭的收入與支的整理和統計,讓孩子知道每一分錢的來歷和去向,知道維持家庭收入平衡需要多少錢、怎麼才能夠有結餘。讓孩子有了理性的概念後讓他參與到家庭購物的實際中,購物的時候如何在確保質量的前提下做到物美價廉。

比如買麵包,一般到了晚上的時候都要促銷,可以讓孩子自己對比及決定買哪一種最合算,性價比最高。還有促銷商品,讓孩子知道這種價格比原價便宜了多少、第二件半價的話實際是打了幾折。

父母經常對孩子進行這種生活中的數字訓練,不僅能夠鍛鍊他的數學計算能力,同時也是在給他上經濟課。

第二、讓孩子把壓歲錢存入銀行,告訴孩子利息是什麼。在這個基礎上啟發孩子如何掙到比利息還要高的錢。通過手機相關軟體的數據讓孩子知道理財、基金、股票、黃金都是理財的好工具,

這些工具的運用是需要他長大後不斷的學習,有適合小孩子學習理財知識的書籍可以給他買來看,現在我們正在跟女兒一起學習《小狗錢錢》這本專門講給小孩子的理財入門書籍。

第三、讓孩子知道錢的意義不僅僅是買東西,更重要的是通過消費你收穫了什麼或者你幫助了什麼人,讓錢有更高的價值。

同樣的錢可以買玩具,但是玩不了多久就沒有意思了,要是用來買書,可以帶來很大的收穫,或者去看電影及話劇,讓你體會到藝術的美好,而如果你幫助了別人,把錢捐給了最需要的人,那你就是更了不起的孩子,讓孩子知道金錢能帶來的價值比金錢本身更重要。

讓孩子認識金錢的過程中,家長最重要的是要有意識的培養孩子的「斤斤計較」,讓他想方設法的去思考怎麼才能讓錢生錢的速度越來越快,讓他自己看到自己的銀行存款一天天的變多的時候,這種成就感會讓他非常自豪,從而對如何進行再投資更加自信。

【我是勵志職場辣媽,多平台邀約原創作者,專注孕產、親子、育兒,親子閱讀踐行者,健康育兒倡導者。】

(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Gh7Sw3EBiuFnsJQVkABN.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