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創板首隻腰斬股誕生,科創板什麼時候才值得投資?

2019-09-20     郭施亮

科創板


2019年8月8日,晶晨股份正式上市交易,在上市首日的市場表現中,晶晨股份首日出現了272.36%的全天漲幅,最大漲幅還一度超過了300%,166元也成為了晶晨股份當日的價格新高,同時也是上市以來的最高價格。

然而,時隔一個半月左右的時間,晶晨股份的價格已經出現了腰斬的表現。截至9月19日,晶晨股份最低價格僅為82.27元,較上市首日最高166元出現了腰斬的走勢。對此,晶晨股份也成為了科創板首隻價格腰斬的股票。

縱觀晶晨股份的基本數據,其發行市盈率為58.42倍,但上市以來的動態市盈率達到了1、200倍的水平。即使如今晶晨股份價格出現了腰斬的走勢,但截至目前,晶晨股份的動態市盈率也高達164倍,TTM市盈率也達到133.39倍。

需要注意的是,作為包容性更強,且處於創業期與成長期之間發展階段的科創板上市公司,本身盈利能力應該會好於主板等其餘市場板塊上市公司。但是,從晶晨股份的中報數據顯示,營收同比增長10.85%,但凈利潤同比下跌16.61%。不過,從2018年年報數據中,晶晨股份在營收與凈利潤方面,卻分別出現了40.14%和261.80%的同比增幅。對於公司盈利增速的可持續能力,仍然需要有待觀察,但按照目前的股票價格以及估值水平,還是處於相對高估的狀態。

此外,對於普遍科創板上市公司而言,現階段內仍然處於流通受限股占比很高的狀況。以晶晨股份為例,流通受限股的比例達到90.92%,而已流通股份則僅為9.08%。實際上,對於這種情況,也普遍發生在科創板上市公司的身上。

自今年7月22日科創板正式開板交易以來,不少科創板上市公司的上市首日價格已經成為了至今的最高價格,或次高價格,而在隨後的交易時間內,上市公司卻處於陰跌不止的狀態。對於晶晨股份上市以來價格自高點腰斬的現象,其實並非偶然或個例,對於不少科創板上市公司,正處於創新低或準備創新低的狀態,相應的估值水平也在持續壓縮。

或者,站在科創板的投資角度思考,不應該僅僅局限於市盈率估值等常規判斷指標。作為國內資本市場改革與創新的試驗田區,科創板市場本身應該具備較強的包容性,甚至允許同股不同權以及符合條件的虧損企業上市。

在實際情況下,對於科創板上市公司而言,更主要的還是需要看研發占營收的比例、凈資產收益率以及盈利持續增速能力等因素。至於估值指標,科創板上市公司可以允許較其餘市場板塊的上市公司存在些許的估值溢價空間,但若估值差距過大,反而會明顯透支掉未來企業的盈利預期,這也是科創板開板上市以來,市場爭議較多的問題之一。

不過,對於已上市的科創板上市公司,其持續盈利能力,卻存在明顯的差異化表現。其中,部分科創板上市公司在最近一個季度乃至一個會計年度中,出現了營收與凈利潤同比快速增長的現象,且凈資產收益率保持較高的數據水平,從某種角度上反映出上市公司的持續盈利能力較強,股東回報預期較高,這也會反映出一定的市場良好預期。

但是,與之相比,並非所有科創板上市公司都會具有較強的持續盈利能力,少部分科創板上市公司甚至出現了業績變臉的問題,更有甚者在近期中報數據中,出現了凈利潤同比下滑50%以上的情況。不過,值得慶幸的是,從今年中報數據分析,多數科創板上市公司還是存在營收與凈利潤同比大幅增長的局面,科創板上市公司的整體盈利能力還是略占優勢。

然而,對於科創板市場的隱憂問題,一方面在於上市公司的股票價格是否與企業的盈利增速、基本面狀況相匹配,而現階段內多數科創板上市公司存在著明顯估值溢價的情況;另一方面則在於科創板上市公司基本上存在著流通受限股比例過高的情況,有的流通受限股比例高達90%以上。由此可見,當流通受限股逐漸解禁減持後,將會給上市公司股票價格帶來沉重的拋售壓力,或許這也是未來加快部分科創板股票價值回歸的主要影響因素之一。

對於時下的科創板市場,雖然未來發展潛力較大,但在上市初期流動性溢價以及估值溢價的影響下,過高的估值數據與虛高的股票價格,卻透支掉未來科創板上市公司的盈利預期。對投資者來說,投資科創板股票,最重要的還是要享受到企業快速成長的成果,但若以一個非常高的價格與估值買入,恐怕也很難從上市公司中實現獲利。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GdkMTW0BJleJMoPMD_SL.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