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年底解除武器禁運,加快空中力量的建設,縮小差距是當務之急

2020-04-14   皇家橡樹1972


伊朗空軍目前的主力機型美製F14A和俄制米格29A。它們目前分別又30架和40架可以升空進行低強度的巡邏,因為飛機太老了,機齡在40歲以上和35歲以上,這樣老舊的飛機做高機動飛行動作搞不好要空中解體的!

伊朗空軍在1980年代之前在中東擁有非常強大的空中力量,並不遜色於以色列空軍,這是因為在1978年之前伊朗的「巴列維王朝」與美國關係密切,而美國也想藉助伊朗的地理位置阻攔蘇聯勢力南下中東,所以將當時非常先進的F14A和F4重型戰鬥機賣給了伊朗,特別是F14A重型截擊機在世界上只有美國和伊朗裝備,裝備到伊朗之後是要攔截蘇聯的遠程轟炸機的。

伊朗空軍的F4(左)和F14戰鬥機,雖然老舊不堪,但是沒有新機型的替換的條件下,它們仍然是伊朗空軍的主力。

但伊朗1979年爆發的「革命」與美國劃清了界限,兩國關係從「友好」變成了極度的緊張,一直持續到現在,既然是雙方怒目而視美國也就斷絕了與伊朗的軍事交流與合作,這也使得伊朗大批的美製戰鬥機缺乏零部件而報廢,同時美國還對伊朗施加了嚴厲的經濟制裁,使得伊朗的石油收入銳減,更嚴重的是美國以伊朗開發核武器為由動員安理會對伊朗實施武器禁運,這導致伊朗沒錢還斷絕了武器來源,雖然1990年代初在武器禁運不嚴格的時候,伊朗從俄羅斯進口了一定數量的米格29A戰鬥機,但這些戰鬥機在性能上都已經很落後了,跟不上現代空軍的需求。

在伊朗北部山區地下掩體內部署的「流星3」中程彈道飛彈。由於戰鬥機的價格昂貴和進口渠道的斷絕,加之自身航空工業基礎的薄弱,伊朗被迫研製和裝備大量的低技術水平的彈道飛彈,形成不對稱戰爭的態勢,也就是說空軍雖然不行,但是有射程超過2000公里的飛彈,也能起到威懾周邊敵對國家和駐海灣的美軍部隊。

但是,缺乏先進的戰鬥機也就等於是門戶大開,現代戰爭沒有空中力量等於是戰爭失敗了一大半!對於這一點伊朗是心知肚明的。

那麼,在武器禁運解除之後伊朗會購置什麼型號的戰鬥機來替換圖片上F14A這樣的老裝備呢?

從目前的國際局勢來看,伊朗即便是解除了武器禁運也買不到歐美國家的先進戰鬥機,只能在中俄兩國現有的先進機型當中選購。而中俄現有的機型也就那麼幾種,我國的殲10C單發中型戰鬥機和俄羅斯蘇30/35,或者蘇57戰鬥機,在這些戰鬥機型當中蘇30購買的可能性比較高,倒不是說這個型號的機型有多麼的先進,而是它技術很成熟,生產批次多,價格上還算合理,並且它與以色列和沙特的F15戰鬥機屬於同一級別,性能在伯仲之間。

但是蘇30系列也不是便宜的飛機,配置高的一架也在7000~8000萬美元之間,以伊朗目前軍費開資100億美元來說購置費壓力很大的。即便是購買也只能每一年購置5~6架左右,5年內形成24~30架的規模。

一架戰鬥機並不是我們想像那樣把飛機買回來之後就能形成戰鬥力,它還需要配套的其它裝備,比如說:空–空飛彈、對地/對海彈藥,電子吊艙…等,還需要地面維護保養器材/工具、飛行模擬器…這些都要配套齊全所花的費用並不低於戰鬥機的本身,印度購置已經法國「陣風」戰鬥機的價格超過了1.3億美元比F35都貴的原因,就是因為需要購買上述的配套和輔助裝備,所以說伊朗在目前的經濟條件下不可能對老舊戰鬥機進行一對一的替換,一對二都做不到。

買不起太多,現在要做的就是少量購買,比如說8~12架,先把先進戰鬥機買回來讓飛行員和地勤技師熟悉和掌握現代化戰鬥機的性能,編寫飛行大綱和培養更多的飛行員才是首要任務。不要指望一下子將空軍現代化水平提高一大塊,欲速則不達。

總之,伊朗藉助武器禁運解除這個時機會購置一些新型戰鬥機的,雖然數量不會太多,但也在盡力的縮小了與周邊先進戰鬥機的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