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風景名勝的開發建設,可上溯到唐代南詔時期。南詔建設拓東城,先後在螺峰山麓"即岩而寺,曰補陀羅",在五華山上營建五華樓,在城南建東寺、西寺及寺中雙塔。說起昆明八景一些老昆明或許還能記起--
滇池夜月、雲津夜市、螺峰疊翠、商山樵唱
龍泉古梅、官渡漁燈、灞橋煙柳、蚩山倒影
滇池夜月
(一)滇池夜月
攬盡昆池勝,登臨壯大觀。
樓台秋瑟瑟,煙水夜漫漫
山轉帆千片,波燈月一丸。
憑欄思漢武,豪飲酒杯寬。
滇池作為昆明的母親湖,山水環抱、天光雲影,四季之景隨雲影、日光變化無窮;冬天還有海鷗與藍天白雲、碧水青山作伴,甚是美哉。
(二)雲津夜市
雲津橋上望,燈火萬千家。
問夜人沽酒,尋店客系槎。
城遙更漏盡,月圓市聲嘩。
破曉闌遊興,疏鍾傳太華。
雲津夜市在雲津橋,也就是現在的得勝橋一帶;原來商船、貨船航行於此,縱橫交錯,熙熙攘攘;河畔也是萬家燈火,夜市雲集,熱鬧非凡。
(三)螺峰疊翠
好山負成郭,螺髻擁千重。
青靄松崖合,綠雲芝徑封。
鶴來尋大隱,蝶走塍仙蹤。
涼翠侵衣袂,登高一倚筇。
螺峰指的是現在的圓通山一帶,小時候一到假期就要讓我爸爸領我到圓通山的動物園看大老虎;圓通山以花潮、動物、古寺,猶為引人--分布在高低錯落的山麓之上,由櫻花區和海棠區組成,連片成林;叢翠環抱中,千年古剎香火渺渺,鐘聲陣陣;可謂真正的鬧中取靜。
(四)商山樵唱
擔荷月黃昏,商山古寺門。
唱殘樵夫曲,驚起玉人魂。
舊路回頭認,新腔信口翻。
莫嗤嘲哳調,漁笛又孤村。
商山在如今今雲南民族大學、雲南大學一帶,當年古寺隱隱,樵夫荷擔踏月,唱著山歌歸家的「商山樵唱」。
(五)龍泉古梅
閱世一千載,開花三兩枝,
山空孤鶴淚。潭古老龍痴。
黑水欣留記,唐賢惜少詩。
漫談天寶事,玉笛且橫吹。
(六)官渡漁燈
朝泛昆池艇,夜歸官渡村。
魚穿楊柳葉,燈隱荻花根。
浦遠星沈影,江空月吐痕,
閒邀鄰父飲,篝火醉清樽。
(七)灞橋煙柳
古道灞橋柳,陰深過往多,
煙縈增嫵媚,風洞舞婆娑,
碧亂離人意,絲牽遊子哦,
眉愁心有愧,為聽唱驪歌。
(八)蚩山倒影
滇池五百里,北靠蚩山邊,
日麗壁沉水,嵐浮鏡里天,
祗須風雨靜,曾見琪瑤鮮,
成趣輝相映,圖畫無此妍。
【「昆明八景圖」簡介】為昆明最具代表性的景觀歸納排名,大約可追溯至元代(1271年—1368年)。 元代大理文人王升在《滇池賦》中寫道:「指八景之陳蹤:碧雞峭拔而岌嶪,金馬逶迤而玲瓏,玉案峨峨而聳翠,商山隱隱而攢穹,五華鍾造化之秀,三市當閭閻之沖,雙塔挺擎天之勢,一橋橫貫日之虹,千艘蟻聚於雲津,萬舶蜂屯於城垠。」這裡所說的「八景」是:碧雞山、金馬山、玉案山、商山、五華山、三市街、東寺塔和西寺塔、大德橋(舊址在今得勝橋)。後來有人又加了「雲津聚艘」和「城垠屯船」二景,湊成了「十景」。 王升的《滇池賦》是系統描寫昆明風景名勝較早的作品,人們把王升頌揚的景觀--碧雞、金馬、玉案、商山、五華、三市、雙塔、一橋,稱之為"元代昆明八景"。
清代咸豐、同治年間,昆明平民畫家張士廉仿南宋馬遠畫西湖「十景圖」之舉,為昆明畫了一套「八景圖」,當時有人題了「八景詩」。畫的「八景」是:「滇池夜月」、「雲津夜市」、「螺峰疊翠」、「商山樵唱」、「龍泉古梅」、「官渡漁燈」、「壩橋煙柳」、「 蚩山倒影」。「八景」中除保留了《滇陽六景》中的「滇池夜月」和「螺峰擁翠」(此處為「螺峰疊翠」)兩景外,新增加了六景:雲津橋(後來的得勝橋)畔萬家燈火,市聲喧譁的「雲津夜市」;商山(今雲南民族大學、雲南大學一帶的山脈)古寺隱隱,樵夫荷擔踏月,唱著山歌歸家的「商山樵唱」;黑龍潭的「閱世一千載,花開三兩枝」的唐梅(「龍泉古梅」);月夜滇池,歸航官渡村的漁舟,燈光映水,閃閃爍爍(「官渡漁燈」);還有以當時滇池邊的柳壩,仿唐代長安折柳送別親友的壩橋而命名的「壩橋煙柳」;蚩山(即蛇山)倒映在當時昆明棕樹營一帶的菱角塘水上的美麗倩影(「蚩山倒影」)。
昆明八景,除蚩山倒影、滇池月夜、龍泉古梅、螺峰疊翠這四景仍在繼續著遠古的靚景神韻而外,壩橋煙柳、官渡漁燈、雲津夜市、商山樵唱另外的四景,已成歷史的過往煙雲,早已被淹沒在社會前進和現代文明的汪洋之中,然而,它依然那麼美好地留在了昆明人永遠的記憶和懷念中,一代傳一代,化作了昆明人思想中的美景永恆……
1.【昆池夜月】 配詩:攬盡昆池勝,登臨壯大觀,樓台秋瑟瑟,煙水夜漫漫。山轉帆千片,波燈月一丸,憑欄思漢武,豪飲酒杯寬。
畫中近景,繪近華浦大觀樓,亭閣迴廊,柳葦縈繞。遠景,西山睡美人,一輪圓月西垂,浩瀚滇池空濛。
2.【雲津夜市】 配詩:雲津橋上望,燈火萬千家,問夜人沽酒,尋店客系槎。城遙更漏盡,月圓市聲嘩,破曉闌遊興,疏鍾傳太華。
畫中近景,雲津橋跨盤龍江,江岸、橋上,建築鱗次櫛比,臨江建築挑出江面,街市人來人往。遠景,滇池茫茫,東面官渡金剛塔高聳,西面雲霧繚繞碧雞群峰。
3.【螺峰疊翠】 配詩:好山負城郭,螺髻擁千重,青靄松崖合,綠雲芝徑封。鶴來尋大隱,蝶走賸仙蹤,涼翠侵衣袂,登高一倚筇。
畫中螺峰山"色深碧,旋如螺髻",山麓蹬道蜿蜒盤旋,圓通寺大殿廂房長廊側景居中,殿後海棠正紅,山巒松柏蒼翠。
4.【商山樵唱】 配詩:擔荷月黃昏,商山古寺門,唱殘樵父曲,驚起玉人魂。舊路回頭認,新腔信口翻,莫嗤嘲哳調,漁笛又孤村。
畫面正中是商山寺,山門系大屋頂三洞券門,三進歇山戧角殿宇,周圍古樹蔥蘢。山門前,樵夫歇擔休息。遠景,蚩山峰巒,朦朧綿延。
5.【龍泉古梅】配詩:閱世一千載,開花三兩枝,山空孤鶴淚,潭古老龍痴。黑水欣留記,唐賢惜少詩,漫談天寶事,玉笛且橫吹。
畫中繪龍泉觀(即黑龍潭上觀)的兩樹古梅,盤根錯節,樹幹虯曲蒼老,梅枝蜿轉橫陳,滿樹含苞與綻放的紅梅。
6.【官渡漁燈】 配詩:朝泛昆池艇,夜歸官渡村,魚穿楊柳葉,燈隱荻花根。浦遠星沈影,江空月吐痕,閒邀鄰父飲,篝火醉清樽。
畫中官渡村之金剛塔、土主廟、妙湛寺,掩映在綠樹叢中。塔外滇池湖灣、漁舟縱橫,舟上漁夫搖櫓撐篙,呈滿江漁火景象。
7.【灞橋煙柳】配詩:古道灞橋柳,陰深過往多,煙縈增嫵媚,風動舞婆娑。碧亂離人意,絲牽遊子哦,眉愁心有愧,為聽唱驪歌。
畫中近景是柳灞拱橋,湖岸垂柳隨風搖曳,柳叢中漁村茅舍,湖面上幾葉漁舟。遠景是山色空濛的睡美人。
8.【蚩山倒影】 配詩:滇池五百里,北靠蚩山邊,日麗壁沉水,嵐浮鏡里天。祗須風雨靜,曾見琪瑤鮮,成趣輝相映,圖畫無此妍。
畫中蚩山層巒疊翠,倒映微波湖中。近景古剎重樓,湖岸綠樹蔥鬱。
泰州小叟申明:部分文字和配圖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侵權即刪。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GRisnG8B8wMrh2LiRdb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