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吃飯餓著還是獎勵?家長了解原因,給孩子培養飲食好習慣

2020-04-05     布丁媽媽私享會

很多媽媽都會有一個相同的經歷,就是做好飯孩子不吃,有的孩子是因為正在玩的興頭上不想打斷,有的孩子是對飯根本沒有興趣。媽媽們想盡許多辦法來哄孩子吃飯,但是他們仍是不願意吃,媽媽找不到合適的辦法,只能走極端。

有的媽媽賭氣讓孩子餓著,孩子餓得不行了自然會要吃的。還有的媽媽為了哄孩子吃飯,給孩子講條件給獎勵,以物質誘惑來讓孩子吃飯。但是這兩種辦法有時奏效有時卻無效,爸爸媽媽們也是頭疼極至。

其實,家長哄孩子吃飯時,讓孩子餓著或者給孩子獎勵,都是不太合適的辦法。

一是容易傷到孩子的脾胃,二是容易讓孩子產生功利性的心理。

那麼,如何才能讓孩子大口大口地吃飯很香呢?

一、找出孩子不願意吃飯的原因

孩子不願意吃飯,爸爸媽媽要先找出原因,對症下藥,不能一概而論,用一種辦法去解決,反而會讓孩子的身心都受到傷害。

有的孩子是因為貪玩,不願意因為吃飯耽誤自己的興致,比如正在看動畫片,正在搭積木,正在拼樂高等。他們正在專心致志地做著這些事情,一旦被打斷會錯過精彩片斷,或是一個目標即將完成,想趕快達到目標。

這時候,家長和孩子商量一下,吃完飯再接著進行,如果孩子還差一點就可以結束,家長等等孩子,幫助孩子一起儘快完成,然後再去吃飯。

有的孩子是因為身體原因沒有食慾,根本不餓或吃不下去。如果爸爸媽媽粗心大意,沒有發覺孩子的腸胃出現問題,在這種情況下去強迫孩子吃飯,後果將不堪設想。

有的孩子特別愛吃零食,一直不停地在吃,到飯點時已經飽了。還有的孩子是因為只喜歡吃爸爸做的飯,認為媽媽做的飯不好吃。

所以爸爸媽媽都要一起提高廚藝,為了孩子把自己培養成一名大廚,從色香味上提高飯菜質量,讓孩子一看一聞就有食慾。家長一定找到孩子不吃飯的正確原因,再想辦法解決。

二、養成好的吃飯習慣

爸爸媽媽在孩子從小就要開始培養他們吃飯的好習慣,一定要在固定的地方、固定的時間、固定的環境下進行一日三餐及加餐。

這些習慣都要形成一種規律,讓孩子逐步適應。隨著孩子慢慢長大,還要讓孩子學會自行吃飯,這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

家長不能為了哄孩子多吃點追著去喂飯,吃飯時就坐在餐桌前,端端正正的吃。家長也不能為了哄孩子多吃些,一邊吃飯一邊看動畫片,吃飯時就要專心吃,不要分心。家長也不能等孩子說餓了再開飯,一日三餐要按時開飯,孩子才會對飯菜感興趣。

家長也不要因為孩子吃飯慢,或者是灑得到處都是,又或者是衣服全部弄髒等原因,一直代勞喂孩子吃飯,孩子自己動手吃才能更好激發他們的食慾。

三、關於零食

小孩子都喜歡吃零食,現在每個家庭都不會缺這些小食品。但是家長要引導孩子學會吃零食,不能把零食當飯吃。零食和水果可以一起搭配,放在兩餐中間吃,不要在飯前讓孩子吃一肚子零食,以至於做好飯孩子不餓。

爸爸媽媽買零食也要特別注意,儘量少買一些含食品添加劑的小食品,少買一些味道過於刺激的小食品,對零食的生產日期也要多加關注,以防孩子不慎食物中毒。

孩子該吃飯不吃,家長不要太著急上火,爸爸媽媽需要用耐心來對待。找出原因並找到正確的解決辦法,養成一個好習慣,孩子就會慢慢改變過來。

【我是勵志職場辣媽,多平台邀約原創作者,專注孕產、親子、育兒,親子閱讀踐行者,健康育兒倡導者。】

(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GREoSnEBfwtFQPkdURzh.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