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海外版】安徽懷寧:好生態帶來新風景

2019-07-25     獨秀懷寧

點擊上面「藍字」關注我們!

日前,在安徽省懷寧縣獨秀鄉村振興示範區,一個投資17億元,融藍莓發展成果展示中心、高效種植園、休閒商業街、研發科普培訓中心、農民職業培訓中心、文化創客中心、農耕文化園等功能為一體的現代農業綜合體揭開神秘面紗,引來一批又一批遊客。

遊客在公嶺鎮採摘楊梅

遊客在公嶺鎮採摘楊梅

1

又到一年藍莓成熟採摘期。在懷寧縣20個鄉鎮的藍莓種植基地,陽光下的藍莓樹托起藍黑、青綠、紫紅的藍莓小果,靈秀可愛,散發出陣陣誘人的果香。隨著藍莓廣泛種植,全縣原來的荒山坡崗幾乎披上了一層藍裝,成為一道獨特的風景線。下午6時,黃墩鎮盛豐藍莓公司工人們正忙著將剛採摘下來的4噸新鮮藍莓挑揀裝盒,裝進冷鏈運輸車內,分別送往上海、杭州、南京各大超市,裝進市民的「果盤子」。「黃墩鎮被授予『安徽藍莓第一鎮』稱號,明年全縣藍莓種植面積將擴建到5萬畝,我們正在規劃建設一個現代化開放性的藍莓特色小鎮,將懷寧建成中國最具影響力的現代化農業生態觀光園,為豐富市民的旅遊生活提供更多樣化的選擇。」懷寧縣委書記郭家滿說。

在懷寧縣石鏡鄉鄧林村山谷中,望春花已在此盛開了500多年。每到春天,20餘萬株望春花怒放枝頭,漫山遍野,遊人如織。2008年之前,為保住青山,石鏡鄉定下了禁止採伐的規矩,村民停止了靠砍樹來「吃山」的做法。封山育林後,美景回來了。依靠一方碧水青山,石鏡鄉幾十戶村民放下砍刀,在山裡或街道辦起了農家樂。橫塘村的王旭從那時起放下砍刀、拿起菜刀,日子越過越紅火。「砍一年的柴,還抵不上一個黃金周的收入。現在,村裡生態環境越來越好,很多遊客都是衝著這裡良好的生態來的,我們一定會保護好這些生態資源,守住生態『金飯碗』。」王旭說。

1

2016年,石鏡鄉開始打造旅遊經濟,在望春花上做文章。建起停車場、修寬入村道路、豎起旅遊指引牌、挖掘望春花景點……實施一系列的舉措後,石境鄉遊客激增,「我們的思路是生態經濟化、經濟生態化。」石鏡鄉負責人說,目前,他們正在為海螺山望春花申請地理標誌。

「你們看,現在我們的村莊就像一座大花園,桃、李、杏、棗、枇杷等果樹有上萬棵,而我們的家就是一個小花園。住在這樣的環境中,別提多舒心了。」懷寧縣秀山鄉章嶺村黃山組村民葛南海誇起花園般的村莊,幸福之情溢於言表。別樣的小樓,平整的道路,幽雅的環境,林木蔥鬱,自然古樸,家家戶戶房前屋後一片青翠欲滴的竹林,鮮美甘甜的果樹布滿庭院,露天垃圾不見了,村民房前屋後變乾淨了。

1

在懷寧縣,一場場「美好家園、生態鄉村」行動正如火如荼地開展。安徽省十佳綠色生態鄉鎮洪鋪鎮用「生態之筆」描繪綠色發展之路,只用了4年時間,森林覆蓋率從28.5%提高到41%。小市鎮良湖村依託孔雀東南飛景區和二期項目建設契機,發展農家樂飯店接待聯盟,投資建設遊客接待中心、停車場等基礎設施,並整合皖水、蜈蚣湖、古皖城遺址等旅遊資源,結合現代農業開發,合理規劃,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旅遊接待景點。秀山鄉蔣樓村依託豐富的山場林地水面資源,發展生態種植園、柏枝休閒山莊、眾信生態園、天雄休閒山莊等項目……

目前,懷寧縣共有農家樂100多家,安徽省優秀旅遊鄉鎮3個、安徽省五星級農家樂4家,四星級農家樂3家,三星級農家樂9家。漫步懷寧,遊客感受綠色生態,享受天然氧吧,領略傳統文化。正是對生態環境的堅守,今天的懷寧美了鄉村,樂了遊客,富了百姓。(檀志揚)

主 辦 / 懷寧縣融媒體中心

本期編輯 / 胡丹丹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GPvxKmwBmyVoG_1ZZFC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