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歲男子深夜胸痛就醫,心梗離世,提醒:睡前2件事做不得

2019-07-27     關注心臟健康

凌晨一輛救護車拉著一位年輕男子匆匆進了醫院。

醫生檢查發現,男子已經陷入深度昏迷狀態,血壓血氧持續降低,通過查心電圖及心肌酶檢查,醫生判斷為急性心梗發作,可能一支重要的心臟動脈閉塞了。

醫生趕緊為他進行了電擊除顫、腎上腺素注射。不幸的是,經過長達3個多小時的搶救,男子還是因心肌壞死面積過大不幸離世。

他的父母接到消息後大哭:都怪我啊,不該和你吵。

原來,男子姓孔,今年32歲,父母均有高血壓,他平時血壓偶爾也高到160mmhg左右,但從來沒有不舒服,也沒在意。從上大學的時候,他就迷上了遊戲,天天熬夜打遊戲。為了提神,煙也是一根接著一根的吸。

大學畢業後也不出去工作,一直待在家裡啃老。他的父母為此沒少和他生氣。

事發當天,他的父親半夜起床後看見他還在玩電腦,氣的一下子把電腦給他關了。

這下可把小孔急壞了,衝著父親大喊:你幹什麼啊,我正比賽呢,你怎麼那麼煩人啊。

話沒說完,他突然兩眼一黑就暈倒過去。

父親趕緊撥打120,結果還是沒能救回他的命。

醫生搖頭道:睡前2件事,害了他的命啊。

第1件:吸煙

香煙中含一氧化碳會滲透到血液中,會使運送氧氣的血紅素卸下氧氣而改與一氧化碳結合,導致血液中的氧氣含量就會減少。

同時,尼古丁會使冠狀動脈收縮,血管收縮越嚴重,心臟的運動就會越艱難。

小孔長期吸煙,血管早已傷痕累累,一收到外界刺激,心肌缺血嚴重,心梗就隨之而來了。

第2件:熬夜

有相關調查發現,經常熬夜的人因冠心病入院治療者比只在白天工作的人多1.15倍。

經常熬夜的人身體正常的生物節律被打破,易導致體內各臟器功能失調,睡眠欠佳、影響身體的恢復和休整,飲食也會發生改變,會增大精神壓力,易誘發心梗。

心梗上身並非了無蹤跡,3種異常一出現,最好及時就醫。

異常1:心跳失常

在心梗發作的時候,最明顯的症狀就是心跳失常、心力衰竭、血壓下降等。

一般在心梗發作的前幾天,都會有這些症狀。

但是在病情發作的時候,這些症狀並不能明顯的表現出來,情況危急的時候,也是沒有時間按壓脈搏數心跳的,因此還需要了解一些比較直觀的症狀。

異常2:呼吸困難

由於心力衰竭,是會影響到呼吸的,患者會出現咳嗽、哮喘、呼吸困難等症狀,這些症狀都是可以明顯觀察到的。

而且在心梗發作的二十四小時之內就會出現,對判斷心梗是很有幫助的。

異常3:心絞痛

在心梗發作的頭幾天或者是發作的時候,心絞痛是必然出現的,有個別的患者還會同時出現噁心、嘔吐的情況。

預防心梗,堅持3件事,清血管防血栓。

第1件:保護血管不氧化

血管需要「抗氧化」,當人體自由基過多時,會造成血管內皮老化,引起動脈硬化、彈性變差,使得血管內更容易沉積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等脂質,引起高血壓、高血脂、心肌梗死、腦梗塞等疾病。

而抗氧化劑,可以捕捉並消滅「自由基」,減少其對血管的傷害,維持血管的正常生理功能,預防血管疾病嚴重化。

生活中,茶葉就含有豐富的抗氧化劑,如玲瓏菊、枸杞子、覆盆子、綠茶葉等。

其中,玲瓏菊屬於四大懷藥之一的藥用菊,不僅抗氧化劑含量最為豐富,且富含鉀和三萜類化合物等營養物質。

泡茶、做粥時放些,有利於減慢血管退行性變,減少心梗等心腦血管疾病發生率。

第2件:適量運動

長期久坐不動會增加心臟的負擔,使心臟血液循環減慢,會間接性的促發血壓升高,嚴重可導致冠心病症狀。

適量運動,有助於血液循環,提高心肺功能,提高身體免疫能力。

曾有一項結論在《英國運動醫學期刊》上發表,若中年人堅持有氧運動,如慢跑、騎自行車等,可平衡身體的協調性及平衡性,對肌肉的健身有很好的作用。

第3件:避免過度疲勞

很多年輕人因忙於工作,長期處於緊張狀態,使身體處於過度疲勞,這樣會降低身體免疫力,促使各種細菌和病毒防禦能力下降;同時新陳代謝也會減慢,導致身體內的毒素無法排出體外,易引發心血管疾病。

適度放鬆自己,保持良好心態,不要生氣、發怒,遇事時情緒不要激動,保持平和心態。

更多心臟、血壓疑問:

請微信搜索、私信:關注心臟健康 (GZXZJK123)公眾號

三甲醫院心臟科醫生定期回復!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GNYhM2wB8g2yegNDaiRv.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