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樹洞裡收到一封來信,甚是扎心。
靜水:
你好,我叫若蘭,關注你兩年了,最喜歡看你寫自己的文章,看完你分享的清單制生活模式,我忍不住給你寫下這封信。
我也兩個娃,大寶十歲,小寶一歲,生完小寶後辭職回家帶娃,目前特別焦慮。
一是自己看娃無法出去掙錢,二是我這麼辛苦,老公一句體己的話沒有。三是婆婆時不時拿我花8000塊請月嫂這件事,諷刺我裝逼。
我犧牲自己,回歸家庭,老公非但不感謝,在婆婆諷刺我時,一個屁都不放,我越想越委屈。
不怕你笑話,我整個人越來越沒底氣,手心向上的那一瞬間,特別後悔做全職老媽子。
你也是裸辭帶娃,還堅持寫文,公眾號做得也挺好,感覺生活很有條理,時間管理得相當不錯。
我真的很好奇,你是怎麼做到的?我僅僅帶娃加上做家務就已兵荒馬亂,真心想知道,帶著娃還有啥法能掙點維護尊嚴的錢?
介於虎狼之間的年齡,我感覺自己就像一頭病獅,每天行走於荒原,但無力覓食。
我倆白手起家,在這個城市,舉目無親,大寶小時候,因為兩人都上班,婆婆在家閒著都不願搭把手幫我帶孩子。
那時,苦於房貸壓力,老公薪水不高,我不敢辭職,除了我媽偶爾來幫我一段外,我就把兒子送到鄰居家,給鄰居點辛苦費。
下班後,我一個人忙裡忙外,他依舊打手游,我就忍不住發脾氣,我倆吵起架來很瘋狂,鍋碗瓢勺砸得稀碎,嚇得兒子哇哇大哭。
深夜,我的委屈就像泄了洪,歇斯底里的嚎叫,老公「咣」地一聲摔門而去,留下我抱著兒子無助地大哭。
就這樣,熬出了頭,真是好了傷疤忘了疼,回想曾經水深火熱的生活,我發誓打死都不生二胎。
測出意外懷孕後,我忍不住嚎啕大哭,想想36歲的高齡,真的不捨得不要,老公早就想湊個好字。
回憶起生完大寶後,因為養育分歧,被婆婆氣得直掉淚,一周後她老人家拂袖而去,留下我忍著疼痛獨自帶娃,和著眼淚過完了月子。
這次,我向老公提出:二胎,絕對不能虧待自己,我要請月嫂,老公說什麼條件都答應,就這樣花了8000塊,請了個金牌月嫂,過了個舒服月子。
平心而論,老公人不錯,對我也挺好,就是脾氣急,芝麻大點的小事都能被點著。
就是你文中寫的,不會好好說話和控制情緒的人。
除去做飯,打掃衛生,洗衣服,加上照顧孩子,我感覺哪裡還有屬於自己的時間呢,一天下來,累得腰都直不起來。
昨天,小寶不小心著涼了,老公劈頭蓋臉就問,怎麼連個孩子都照顧不好?那一刻,我感覺無比憤怒,血脈噴張,真想來個魚死網破。
我這麼辛苦,為什麼他不體諒一點?他除了上班,其餘時間就是打遊戲,偶爾做頓飯,然後我還要打掃戰場,想想就來氣,這日子真的難熬啊!
嗓子疼牙疼上火,沒時間護膚,越想越委屈,然而最委屈的事情是他從不覺得我委屈。不怕你笑話,我有生理需求的時候,情願自慰解決,懶得和他親熱,對這個男人太失望了。
除非他主動,我永遠都不會主動,每次都是直奔主題,三下五除二完事,然後躺到床上開始刷屏,真的好無語。
看你每天都過得那麼充實,好羨慕,我也想跟著你精進人生。
讀完若蘭的來信,我五味雜陳,昨天剛被圈內文友那篇《我努力十年考上985,最後成了全職太太》扎過心,今天又被若蘭的血淚傾訴扎了一下。
情願自慰,都不願意ML,太戳心了,抱抱不容易的中年女人!
中年女人真的就只能焦頭爛額地向生活繳械投降嗎?NO!
靜水從不販賣雞湯,也不製造焦慮,反覆斟酌後,我給若蘭寫了回信。
若蘭:
你好,看完你的來信,同為中年女人,靜水被刺痛了。
我反覆斟酌後,感覺有幾點,和你的想法不同,當然,這只是我的思想,寫出來僅供參考。
01
生二胎的思考
養第一個孩子就吃盡了苦頭,可以說不具備養孩的條件下,硬著頭皮迎接新生命的到來。
過來人都知道是什麼滋味,那是一種欲罷不能,哭都找不到地方的無奈。
其實,生二胎之前,應該汲取經驗和教訓,做好充分的準備,然而,你在同一塊石頭上跌倒了兩次。
無論做什麼選擇,都有可控因素和不可控因素,就像懷孕,我感覺很多意外的理由,都不足以做擋箭牌。
這本身是個私密的話題,但母性角色決定了女人承擔的風險更大。
比如孩子出生後,犧牲工作的大部分是女性,遭受嫌棄的也是女性,吃苦受累的更是女性。
所以,奉勸生二胎之前,一定要從心理上、物質上都要做好充分的準備。
比如誰來照看孩子的問題,如果女人回歸家庭,遇到經濟緊張怎麼辦?男人變臉怎麼辦?這都是一個聰明女人提前該預料到的問題。
手心向上,即便男人不說啥,自己心裡也不爽,因為「拿」和「給」相比,總是缺點底氣,所以,能體諒你的苦,理解你的悔。
既然二胎寶寶都一歲了,你能做的也就是改變心態,理性分析自己的現狀,與其生悶氣,不如耐下心來,把孩子陪伴到入園,再勇敢殺回職場。
02
婆媳關係的思考
這個話題是千年話題,靜水每寫婆媳,後台留言就爆,說明婆媳關係不止你一人頭疼。
關於婆媳關係,靜水的觀點一直就是:合得來就珍惜,合不來,就各自安好。大多人心都是互換的,但也不是所有的真心都能換來真心。
很多女人關於婆婆幫不幫帶孩子這個事想不明白,其實,十年看婆十年看媳的道理大家都懂,只是願不願意的問題。
除此之外,你還需要明白以下兩點。
看孩子不是婆婆的法定義務,幫你是情分不幫是本分。
國情使然,大部分老人都會體諒兒女的不易,一般會主動幫忙,作為兒媳,要常懷感恩之心,記住孩子是自己的,別用歪理當藉口,不領這個情,比如認為婆婆是在幫兒子的忙。
當然,也有不少老人,拒絕幫忙,你也無話可說,辛苦一輩子了,想追求點自由,是他們的權利。
但還有一點,贍養公婆不是兒媳的法定義務,是兒子的,她老了,一樣的道理,你伺候是情分,不伺候是本分,誰也綁架不了你。
孝敬老人,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靜水不道德綁架也不指責,如何選擇也是你的權利。
但人人都有老去的那一天,我們能做的就是做一個通透明理的父母,別等老年時,成為一個處處給子女添麻煩的長輩。
03
女人的底氣從何而來
從接到的大量傾訴案例里,靜水發現,這些心有戚戚然的姐妹,存在驚人的相似點,就是在多種社會關係里缺乏底氣。
失衡的夫妻關係里,總是處於蹺蹺板的最上方,被懸在高空,毫無掌控權。
燙手的婆媳關係里,總是一副受害者的心態,好像婆婆、大小姑子、小叔子、大伯子都欺負她似的。
鉤心斗角的職場裡,唯唯諾諾,總覺得別人都比自己強。
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狀態?說到底,是缺乏底氣。
那什麼能為你帶來底氣?肯定有人說,錢!沒錯,錢就是一個人的膽,錢能解決95%的問題,剩下的5%,有錢也比沒錢更容易應對。
但人到中年,你仍為錢所困,是不是就無路可走了?靜水告訴你,其實還有兩樣東西比錢更重要,那就是健康和勇敢的心。
擁有這兩項,你何愁掙不來錢?
如果要為底氣加固的話,我覺得還有一項能力非常重要,那就是保持對人生持續的精進能力。
04
中年女人如何精進人生
這幾天,靜水在看吳軍的《見識》,剛看到前兩章,就受益匪淺,對其中的觀點頗為認同。
他說,年輕人最重要的投資,除了投資自己很重要以外,比投資自己更重要的投資,是找一個好的配偶。
但作為中年女人,我們已經錯過了第二次更好的投資機會,最好的投資就是投資自己,如何投資自己呢?
我身邊不少中年女性,但凡孩子慢慢脫手後,我發現她們對外在越發在乎,臉上沒動過刀子的不多。
比如:拉皮、隆鼻、隆胸,當然這不能說不好,愛自己,就從形象開始,一點毛病都沒有。
但我吃驚地發現,她們其餘的空閒時間就是重複,年復一年,日復一日。
如果有個穩定的收入還好,否則就無比焦慮,在靜水看來,她們失去了一個極為重要的投資,就是投資自己的腦袋。
困住一個女人的,從來不是年齡和起點,而是智慧。
在靜水的知識星球上有個大姐,暱稱叫ZIPPO,已近知天命的年齡,但我感覺她很年輕,對新鮮事物一直保有極大的好奇心,分享的思想價值不凡。
當然,這種長期自我精進的努力,也為她帶來了不菲的回報,白手起家,創業多年,積累了厚實的家底。
要想生活有品質,那得有錢,談錢看似很俗,但聰明人都知道,倉廩實而知禮節,說的就是基礎物質越匱乏,談禮節就越不現實。
無論你是80後還是60後,從現在開始,別嗶嗶,別做祥林嫂,靠近優秀的圈子,學習優秀的思維方式,想辦法豐富自己的口袋,然後不斷投資自己的腦袋,良性循環的人生模式就會慢慢地發生質變。
階層跨越真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們需要理性而客觀地看待這個問題。
別抱怨你出身寒微,也別抱怨你起點低,平步青雲很難,從平凡到卓越也不易,但只要你堅持精進自己的人生,從一樓到二樓,還是有極大可能的。
就像靜水,一個農村出來的黃毛丫頭,擠過高考的獨木橋,有機會接受高等教育,和那些出身好的孩子比起來,似乎什麼都算不上,但和自己比起來,已經跨越了幾階樓梯。
所以,我一直堅持這種思想:不要和別人比,要比就和自己比,不把自己逼上絕路,也不讓自己荒廢人生,保持不緊不慢的前進速度,量變終會引起質變。
中年女人屬於自己的時間的確很少,但無論有多難,一定抽出來時間,來豐富自己的頭腦。
生活不是非此即彼,非黑即白,人生是你自己的,完全有第三種選擇。
比如:根據你喜歡的領域,你可以精進自己的文字功底,也可以精進自己的廚藝,也可以精進自己的茶藝。
工作之餘,再創造一份價值,堅持下去,你試試,絕對大不同,五年足以改變一個人。
有的姐妹告訴我,自己一看書就犯困,我直覺就是她的內在動力不足,或者她從未想到堅持做一件事能為自己的人生帶來收益或者改變。
就像寫作,每天堅持五百字,你試試,用不了一年,你的文字功底就會大精進,語言組織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大不同。
所以,若蘭,你的問題,不是男人的問題,也不是婆婆的問題,歸根結底,是自我放棄的問題。
改變自己沒有那麼難,請記得你若好了,周圍的世界也就開始溫柔了。
靜水每天早上五點起床,這些文字都是趁小寶睡著的時候碼的,期待能為你帶來啟發。
祝好!
作者:靜水,自由撰稿人,高校兼職財稅講師,育兒工作者,品真情冷暖,悟苦樂人生,熬百味雞湯,陪你把孤單變勇敢。公眾號:靜水人生(jingshuirs),轉載請聯繫靜水:jingshui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