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朋友小茵拿著體檢報告來諮詢國際醫姐,因為她身體內不知啥時候冒出個「子宮肌瘤」。其實,子宮肌瘤是育齡期女性常見的一種婦科腫瘤,有著「婦科第一瘤」的稱號。那麼,得了子宮肌瘤到底怎麼辦?今天國際醫姐就給大家詳細介紹一下,子宮肌瘤,留還是不留的問題?
好好的子宮,為啥長了肌瘤?
從目前來看,引起子宮肌瘤確切的病因尚未明了。但多數科學家認為子宮肌瘤的發生與女性性激素相關,肌瘤組織局部對雌激素的高敏感性是肌瘤發生的重要因素。也就是說,子宮是一塊「肥沃的土壤」,能給子宮肌瘤提供豐富的「營養」。而育齡期女性雌激素分泌較高,肌瘤組織又對雌激素有高敏感性,成為子宮肌瘤茁壯成長的「溫床」。
得了子宮肌瘤,要不要手術治療?
視具體情況而定。
對於肌瘤小於5 cm,而且平時沒啥感覺,或者接近絕經期的「老阿姨」,可以考慮不處理。因為絕經後,激素分泌自然會降低,但需定期複查,若發生短時間內子宮肌瘤長大,易發生子宮肌瘤肉瘤變。
需要進行手術的,是這種情況:
一、有惡變的可能:子宮肌瘤有一種肉瘤樣變,如果發現肌瘤已經完全發生惡變,就需要嚴肅對待。比如子宮肌瘤短期內迅速增大,特別是絕經後還使勁長的。
二、已經影響了正常生活的,比如:下腹腫塊嚴重、疼痛、貧血等;位置特殊的子宮肌瘤,比如子宮黏膜下肌瘤,無論大小都應積極處理,子宮漿膜下肌瘤扭轉導致急性腹痛、宮頸肌瘤也不能掉以輕心;肌瘤個頭已經很大,超過 5 cm的;或多個肌瘤聚合,使得子宮增大像懷孕10周以上的。
前段時間來我院婦科治療子宮肌瘤的患者周阿姨就是必須手術治療的一種情況。周阿姨今年51歲,4年前體檢時發現子宮肌瘤,由於肌瘤較小,而且臨近絕經期,採取保守治療。自年初開始,周阿姨發現腰圍明顯增大,小腹兩側及腰部酸痛,於是兩周前在家人的陪伴下,來我院就診。超聲提示「子宮後壁低回聲團」約11×6×7cm,診斷為巨大子宮肌瘤及宮頸管息肉,且有惡變傾向,建議儘快手術治療。
在與家人商量後,周阿姨選擇我院婦科汪桂蘭主任通過腹腔鏡手術切除肌瘤。術中腹腔鏡探查發現,周阿姨的子宮肌瘤巨大,整個子宮及肌瘤遠超過「新生兒頭」大小,占據整個盆腔,手術難度和風險非常高。汪桂蘭主任憑藉多年豐富的腹腔鏡手術經驗,用熟練的手法,精準切除肌瘤,且患者出血極少,手術非常成功。術後三天即康復出院。
最後國際醫姐想說,對於肌瘤的處理,大家最好去正規醫院根據醫生的建議來選擇不同的治療方式,通常醫生會客觀評估各種治療方式的利弊,便於大家選擇最適合自己的一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