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常識:成住壞空,萬物運行的規律

2019-10-13     聖度文化

成住壞空。

成住壞空到底跟我們有什麼關係?為什麼要去了解這四個字呢?往下看就能明白了。

成住壞空是佛教對整個世界的認識,我們每個人都生活中這個世間,只有了解了這個世界的真相,你才能選擇更好的生活方式,以及選擇更好的相處方式,與這個世界交往。

佛教認為,我們生活的這個世界,並不是恆常不變的,也就是說,宇宙不能永恆,地球不能永恆,以及地球上一切物質,都不能永恆,三千大千世界中的一切事物,都會經歷四個階段,這四個階段就是成住壞空,也叫生住異滅。

簡單理解就是,世間任何事物,都會經歷出生、安住、變異、死亡這四個階段。任何事情都會經歷誕生、發展、壯大、最後衰敗。我們去觀察四季的變化,就可以發現,任何事物都遵循著這樣的運行軌跡,都在不斷變化著。

春天,就好像剛出生的嬰兒一樣,充滿了朝氣,夏天就好像青年的男女們一樣,正處於安住和發展階段,到了秋天是收穫的季節,就好像人到中年,事業正達到了頂峰,也是變異的開始。冬天,略顯淒涼的季節,就好像老年人,生命已經快要走到了盡頭,也是我們這個身體,該壞掉的時候了。

這就是成住壞空,無論任何事情以及物質,更包括我們的情感,都會經歷這四個階段,誰也逃不過生老病死,誰也無法擺脫生住異滅。所以佛說,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並不真實,只是剎那間生滅的現象而已。這世間的一切都不是永恆的。

我們學佛,就是在找尋什麼才是永恆的,什麼才能不生也不滅,不會變壞,不會空掉,佛告訴過我們答案,這個答案就在佛法當中。

隨遇而安。

我們了解了世間變化的規律,就要找到如何適應這種變化的最佳生存方式,這個方式只有四個字,那就是:「隨遇而安。」我們只有做到應無所住,隨遇而安,就不會受到外界變化的影響,就不會有太多的煩惱和痛苦。

煩惱和痛苦皆來自於我們不了解這個世界,我們想要得到又害怕失去,所以煩惱就出現了,如果你能認清這個世界的本質,知道這個世界其實沒有一樣東西你可以得到,因為你自己都不屬於這裡,都要經歷生住異滅幾個階段,若能明白這個道理,就不會太過於執著這個世界了。

你現在所擁有不過是成住和變化的階段,這個階段是你無法把握的,很快這一切都會失去,我們只有提前做好準備,做到隨遇而安,得之吾幸失之吾命。得到且珍惜,失去不悲傷,因為得到只是偶然,失去才是必然的。

讓自己的身體,隨著自己的內心,隨緣安住,無論做任何事情,都去認真做好當下的事,不要幻想未來,也不要憂慮過去,當下心安了,煩惱也就消失了,你離開悟也就不遠了。

(此處已添加圈子卡片,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G4POxm0BMH2_cNUgqVLt.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