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新派老人」,年齡大都在六十歲左右,有的已經退休,有的邁進退休的門檻,正在辦理退休手續。然而,他們步入老年,仍然熱愛生活,擯棄了老年人傳統的無所事事、在家頤養天年的消極生活方式,繼續從事一份自己樂意乾的事業。
但是要真正在「新派老人」族群里「入身、入神、入心」!還得練就下面「五重新」:
01、 重新定位
老人們大多是從工作崗位退下來,恩怨、風光都已成過去。失去這些,意味著要給自個兒定個合適的「位置」,定位要領是把自己的特長、興趣、環境綜合考慮,原則是不累著、不煩惱,能夠駕輕就熟更好,學學新鮮事物也不錯。
02、 重新選擇
退休了,沒有工作的壓力,沒有養家餬口的重擔,完完全全該是「我的事情我做主」!自己一生中有哪些愛好,有哪些「絕活」,都可以在「夕陽紅」里的這段時光中好好地、自由地選擇一番,表演一下。
03、 重新創造
人到老年,積累多,見識多,創造性、拓展性其實很大。且不說那些許許多多大器晚成的名人,就是拿每一位平平常常的老人來說,只要心存創新之意,定有創造之力。
04、 重新生活
退休了,生活規律由此改變,這是不用執拗的客觀規律。問題是既然改變,不如從此開始「重新」,使生活過得更新鮮、更快樂、更自我!
精神生活上,是否選擇一些充滿樂趣的「自娛自樂」、「群娛我樂」,使「度時光」成為「玩時光」?
家庭生活中,時不時重新調整,與另一半不定期互換角色,體味生活。讓「過生活」變成「享生活」?
如此,我們才算真正的體味著自己的生活,活出下半輩子的精彩來。
05、 重做新人
有了重新定位,就找准了自己的生活方向與基點;有了以興趣為媒的如意選擇,就得到了自己最佳狀態的愉悅;有了重新創造的閒趣與力量,就能夠讓精神生活、物質生活時常「保鮮」而不陳腐;有了重新生活的開端,便會迎來「太陽每天都是新的」美好生活感受。
勸君學做「新派老人」!學成了:寂寞遠離你;疾病繞開你;是非躲著你!從此,像這樣的新派老人,快樂相伴你;健康相擁你;笑臉相迎你!你就是一個快快樂樂、健健康康、和和美美的幸福「新派老人」!
當上了「新派老人」,一準能夠走進「長壽老人」的隊伍!老年朋友,這樣的「新派老人」隊伍,不想成其一員嗎?
簡單一個漢字,把我們老年人說透了!
看看這12個漢字,不僅道盡人生真諦,也道盡了老年生活的真諦!
1、道
「首」即是頭。偏旁「辶」即是行走。「道」,頭腦與行走。
頭腦不停地運行、思想,道才會產生。一個人只知吃飯幹活,不動腦子,其道何在?出路何在?
當一個人迷失了路途,會在行走中停下來,不停轉動頭來四處尋找方向,也就是尋找人生的方向,尋找信仰、信念,「道」就成了宇宙的終極方向、終極信仰。
編者說:
老了,也要有「道」,無論是尋求健康,還是尋求幸福的生活,都要邊動腦,邊實踐,才能找到適合自己的健康幸福的生活方式。
2、正
一止為正,做事不越軌。
「一」指做人要表里如一,「止」指做事要適可而止,兩者結合才成為一個「正」人。
「正」字內含一上一下,還有一豎。指為人處事,有上有下,端方有肅,不上不下,上下相合,取其中,站得直,絕不點頭哈腰,阿諛奉迎。這樣的人,誰敢說不正?
編者說:
老了,要做一個「正」的人,行得正,坐得直!
3、恕
如心為恕。「如心」就是以心,拿著自心比人心。
人活在世上,擁擁擠擠,磕磕碰碰的事常有,誰還不出點小亂子,犯點小錯誤?
只要不是太過分,有意使壞,鄰里同事,上級下級,親戚朋友,一不小心得罪了你,想想事理,拿著自心比比人心,自然也就能寬恕了。
編者說:
老了,要學會「恕」,寬恕他人的過錯,也寬恕自己的過去,這樣才不會每天鬱鬱寡歡。
4、 容
一間房子裡住著八口人,是擠了點,但好歹能盛下。這是個肚量問題,所以有容乃大。
人的一生要容「親人」「友人」「路人」「愛人」「鄰人」「惡人」「仇人」「愚人」這「八口人」。
「容」字下面的「谷」指山谷或者五穀,可裝山谷之屋,足見其空間之寬廣;能容食五穀之人,足見其胸懷之寬大。
編者說:
老了,我們的肚子不但要容納五穀雜糧,還要容氣、容苦、容話、容事……
5、知
「矢」是箭的意思。矢口為知。
一開口說話,像射出的箭一樣,直指事物的本質,一語中的,這才叫知。否則,多嘴多舌,不著邊際,自覺知之,其實不知,亂說而已。
編者說:
老了,該說的話就說,不該說的就不要多說。關於子女的家務事的,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即可。
6、路
「路」字的左邊是一個「足」,右邊是一個「各」——人生之路,就在我 們「各」自的「足」下。
所謂「千里之行,始於足下」,說的就是這個道理。所以,每個人都能走出一條人生之路來,但要自己走,不能指望別人。
編者說:
老了,自己的路也要自己走,不要指望子女、社會給自己養老,最好自己能給自己養老。
7、舒
「舒」字,左邊是捨得的「舍」,右邊是給予的「予」,就是捨得給予的意思。
所謂「舒心」,就是「捨得給予別人,自己就能收穫快樂」。
編者說:
老了,要想過「舒」心的生活,就要捨得,就要學會給予。
8、福
「福」,左邊是「衣」,右邊是「一口田」。古人造字時,認為一個人有衣穿有飯吃,就是「福」。
與古人比較起來,現代人大多數都已經有衣穿有飯吃,普遍實現了溫飽;不少人還達到了小康,有的甚至大富大貴。而很多人卻是整日愁眉苦臉,一臉的不快樂。
這是因為現代人的滿足已經不再停留在有衣穿有飯吃,不再是知足常樂。
編者說:
老了,首先就要明白,幸福,不是擁有了,而是滿足了。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G1zGznIBiuFnsJQVOWtM.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