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華為27年,三次豪賭成就終端董事長,是時候重新認識余承東了

2019-08-11   壹號富豪

華為這幾日在東莞松山湖召開的開發者大會,是這幾年華為最受關注的一次開發者大會。華為不僅實現了此前的承諾,最快在今年秋天發布自己的作業系統,還推出了各種令人興奮的產品。鴻蒙,開天闢地。

要說誰是這場開發者大會上最受關注的人,自然是華為常務董事、華為終端公司董事長余承東。開場的一個小時發布會,成為華為乃至中國手機作業系統史上重要的一幕。更巧的是,在發布鴻蒙作業系統的當天,是余承東50歲的生日,也是他加入華為27年的日子。

8月8日,這個號稱「余大嘴」的安徽人,在微博上罕見地發布了一條溫情的微博,感慨自己在華為,從參與公司第一台數字程控交換機研發,到創建無限ETS產品,再到後面成為終端公司董事長以及消費者業務CEO。這一路走來,余承東表示記憶最深的,是各種挑戰,因為團隊的存在,挑戰最終都被克服。

在全世界的移動手機領域,占據神聖地位的自然是喬布斯,如今他已經去世多年,庫克繼承衣缽,成為當下手機行業的權威定義者。在中國,最高調的是雷軍,小米手機當年一波飢餓營銷操作,讓雷軍獲得「雷布斯」的稱號。然而,行業里的人都知道,雷軍在營銷方面獨一無二,若是說到研發、戰略和營銷綜合,余承東可能是業界數一數二的人物。

只不過,華為的光環,更多聚焦在任正非老爺子。無論是當年的創業故事,還在這兩年華為遭遇來自大洋彼岸的挑戰,以及家庭的困境,任正非都是公司內部的定海神針。不過,老爺子目前在華為內部,更多承擔的是精神支柱的作用,實際做事的人當中,余承東算是跑在最前沿的一位。

很多人可能不知道,余承東在華為內部,曾經承擔了非常大的壓力。最嚴峻的時候,任正非曾經把華為的手機直接摔在余承東臉上,令後者非常尷尬。然而,憑藉其對研發的執著和領導的能力,根據開發者大會上余承東發布的數據,如今華為已經穩占全球手機市場第二把交椅,超過蘋果,僅次於三星。

縱使從去年開始,遭遇太平洋彼岸的狙擊,今年上半年華為的出貨量還是達到了1.18億台,同比增長24%。如果再把時間戰線拉長一些,從2010年至今,華為手機出貨量增長了68倍。而余承東接手華為終端和消費者業務,正是從2011年開始的,此前三任負責人,都無法讓華為手機業務有所起色。

在2018年11月,余承東曬出了自己6年前的一張微博截圖,這是一個同事發給他的。當年那條微博截圖內容主要是余承東接手華為消費者業務之後作出的七大調整,包括:1、從ODM白牌運營商定製,向OEM華為自有品牌轉型;2、從低端向中高端智能終端提升;3、放棄銷量很大但並不賺錢的超低端功能手機;4、啟用華為海思4核處理器和Balong晶片;5、開啟華為電商之路;6、啟用用戶體驗EMotion UI設計;7、確立硬體世界第一之目標。

余承東說,當時接手華為消費者業務,他近乎以悲壯與絕望心情的吶喊。那時候華為終端還很弱小,也不賺錢,沒人看得起我們,因此也不擔心發這些東西會泄密,來自內外的,各種不斷的各種批評與挑戰,內心近乎絕望的壓力、痛苦與堅持!

如今看來,余承東當年制定的目標,大多數都已實現。正如很多人說,余承東雖然是「余大嘴」,在微博上愛吹牛,定目標,甚至連任正非都說,讓他多務實。如今回過頭來看看,余承東吹過的牛皮都實現了。華為不僅成為全球移動手機領域的巨人,如今更是因為外部的壓力,成為國內終端業務的先行者。此前爭議很大的晶片業務,如今成為上升至民族榮耀的關鍵產品。

這是華為的榮耀,同時也是對余承東50歲生日,加入華為27年最好的禮物。

余承東的家鄉在六安霍邱縣,1969年,他出生在一個普通的農村家庭里。幸運的是,余承東的父母非常重要對他的教育,加上他學習成績很不錯,所以余承東成為村裡少有考上大學的人。高中畢業後,余承東以縣城理科第一名的成績,考上了西北工業大學,後來又考上了清華大學的研究生。

1993年,24歲的余承東加入了華為。當時的華為剛剛依靠代理香港的程控交換機賺到了第一桶金,但是任正非的目標是研發自己的交換機。所以在1992年,任正非孤注一擲投入到C&C08交換機的研發工作中。余承東加入華為時,這家公司只有200多人。畢業於自動控制系的余承東成為華為急需的人才。

從研發C&C08交換機到後來加入3G產品團隊,再到擔任無線產品總裁和戰略與Marketing體系總裁,最終擔任終端公司和消費者業務一把手。可以說,余承東在華為的27年,真正見證了華為從一個投入研發的中小企業成長為如今電子行業龍頭企業的歷史。而他始終在公司發展最核心的業務板塊里。

余承東在華為的發展歷程,有過三次「豪賭」。也正是在這些關鍵的十字路口選擇對了,才有了現在的余承東,甚至可以說才有了現在的華為。

第一次「豪賭」關乎華為的第四代基站。當時華為的GSM產品已經做到國內首屈一指,在國際上也有一定的立足之地。但是,歐洲是GSM和3G的發源地,老牌企業愛立信、諾基亞、西門子是行業里的規則制定者。為了可以打入歐洲市場,余承東提出做革命性的產品升級換代。

這是一次至關重要的決定,因為如果失敗了,華為不僅會失去現有的市場份額,甚至可能會從此永無翻身之地。但是,余承東實現了,華為贏了。最終,華為擊敗愛立信等歐洲企業,奠定了無線行業的優勢地位。

余承東的第二次「豪賭」就是華為手機。2011年,雷軍推出小米手機,通過飢餓營銷的模式,迅速占領市場,引起一陣風潮。彼時,華為的業務還停留在給運營商做收集貼牌。華為手機部門成為一個燙手的山芋,沒人敢接。此時,余承東掌管著華為的戰略與Marketing,但是內心的慾望,讓他再次出手,主動請纓去了華為終端公司。

接手這一塊業務之後,余承東砍掉了大量運營貼牌手機的業務,導致華為的出貨量一下子少了3000萬台,營收迅速垮塌。在最開始的摸索中,余承東並不順利,推出的幾款產品反應平平。甚至在華為內部,還出現了「倒余運動」。最終,把手機摔在余承東臉上的任正非開始出來說話:誰不支撐余承東的工作,就是不支持我。

老爺子的一句話,讓余承東得到了很大支持,華為終端也進行了組織結構的調整。雖然雷軍善於營銷,但余承東也並不差。為了搶占輿論風口,他在媒體面前喊出:華為手機三年之內成為世界領先手機終端產商。如此不僅可以鞭策自己,也讓外界知道華為的決心。

如今,華為的手機成為全世界最流行的品牌之一,在國內甚至成為成功人士的標配。可以說,余承東的第二次「豪賭」也贏了。

余承東的第三次「豪賭」是關乎華為的晶片,最早是海思K3V2。海思這家企業,在華為內部一直是「備胎」一般地存在。然後,隨著這兩年太平洋彼岸的挑釁,海思一夜之間轉正。這家公司,也是說是華為B計劃最明智的體現,也是華為和其他手機企業明顯不同的地方。

2012年,余承東帶頭研發華為自己的手機處理晶片,其間甚至還讓其他業務停止了。最終,華為Mate7的問世,讓這款晶片轟動國內終端市場。這意味著,國人自己也能研發出手機晶片了。在前段時間海思總裁致員工的一封信發布之後,余承東在朋友圈轉發時也有提到當年的海思K3V2,那是華為研發手機晶片的起點。

當下很多民營企業都面臨接班問題,當老一輩創業者即將卸下重任時,繼承者能否擔當大任,繼續建功立業,成為很多人關注的焦點。打江山易,守江山難。很多企業已經出現了明顯的接班斷代的問題,但任正非確認為,華為的問題不在於沒有接班人,而是接班人太多。

這話不虛。正是由余承東這一批華為的骨幹,讓這家企業成為當下中國影響力最大的民企。余承東從象牙塔出來,就進入華為工作,整整27年,從研發工程師到華為終端董事長。他說,年過半百還想大幹一場。可以說,屬於華為的時代剛剛到來,屬於余承東這批老華為人的時代,才剛剛到來。

未來,必將無限精彩,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