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孩子,你有擔當的樣子真美!
剛在熱榜上看到一個江蘇鹽城的小學生,不小心把一輛白色小轎車剮蹭了,當時車主不在車內,他完全可以走掉,但是他沒有,而是將自己的全部家當23元留在車輪旁邊,怕車主看不到,還用水筆在車子上畫了一道指示線。
車主看到後,不僅沒有責怪孩子,還讚揚小學生比一般成年人都勇敢,有責任心。
車主陶先生說:看到留言和23元錢突然特別感動,因為我看到20元上面還有3個硬幣,畢竟小孩子沒有多少錢,但是在碰壞車子的那一刻,他想到的是盡其所能,為其所有,而不是逃脫,這種責任感和擔當是最可貴的。
的確,很多成人在遇到事情時第一時間想到的會是怎麼逃離現場,孩子卻想方設法地畫上標誌,告訴車主我把自己全部的錢賠償給你。雖然孩子不知道賠償需要多少錢,連硬幣都拿了出來,看來是全部家當了。
之前也曾經看到過一則報道,一個老人剮蹭了一個山東大漢的車子,老人說身上沒錢,帶著車主回家取巧,到了老人家裡,車主發現,老人家裡家徒四壁,非常貧窮,並且還有一個需要照料的老母親,車主非常豪爽地拒絕了老人的賠償,反倒給老人留下了錢。
這種善意的流動,讓人感覺特別美好,特別溫暖。
人世間的值得與純良就像是那道溫暖的陽光,照亮人心深處的善。
有人說,孩子有責任感又有擔當,確實值得稱讚,車主也有很有體諒心,一個由責任和理解創造的小美好,看完之後不禁會心一笑。
的確,孩子有擔當的樣子美,車主寬宏大量的樣子也很美。
海姆在《孩子,把你的手給我》中說:培養孩子的責任感,就是要在跟他們有關係的事情上讓他們有發言的機會,如果必要,讓他們自己做出選擇!
02.如果車主要求賠償,就是不善嗎?
當然,這是一個很美好的結局,也是其中一個好的結果,生活肯定不止一面,如果孩子留了紙條後,被要求賠償呢?這時候該如何教育孩子呢?
在現實生活中確實有類似情況存在,有一位網友留言說:
「同樣的事情,我家孩子也發生過一次,榮威車上劃痕,車主給我打電話叫囂,說有孩子寫下的紙條,不給1000元就去學校那裡鬧,我給了他錢,同時當著孩子面誇讚他的擔當,順便告訴他什麼人都有,但不要忘記自己的初心,車主就在旁邊默默聽著,然後拿錢走人。」
很多人就此事回復了這位網友,其中有一位很贊:
「既然孩子留下聯繫方式,那麼家長也要有擔當,主動負責維修費用,這是正確的做法,如果家長不能主動承擔,那就是家長做人的問題,車主不追究自己掏腰包那是他的修為。
追究責任那是他合情合理合法的事情,如果再有下一次,希望不是車主憤怒要去學校鬧才承擔責任,而是一開始就主動承擔孩子造成的損失,這才是給孩子做下承擔責任的好榜樣。
也萬不可在孩子面前說那位車主的不是,只要你說,孩子這種承擔責任的心就會磨滅!」
默默地給這位網友點了一個贊。
的確是這樣,既然孩子能留下紙條,說明孩子有承擔責任的心理和意識,也說明家長教育得很好,但是這個留下紙條,也並非是就要求車主不可以要求賠償,車主要求賠償也是合理的,畢竟車子被剮蹭了,家長帶著孩子去承擔好自己責任與義務,其實也是在做出榜樣作用。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教育孩子,其實不用說什麼,都藏在父母日常的言談舉止和行為中。
03.負責任的人,內心得到獎賞!
讓孩子學會承擔責任和義務,更多的不是來自外界的誇耀,而是來自內心的獎賞!
對的,當我們內心盛滿了責任感時,就會自然而然心生光照,向陽而生。
以前,帶兒子讀過一本繪本,是《負責任的勇氣》中,書中,將負責任比喻成一趟長途旅行,只有人上車,沒有人下車,因為負責任能讓人彼此接納和靠近。
當我們身邊的人都是負責任的人時,就不會出現太糟糕的局面。
負責任是你想辦法讓別人感到幸福,自己也感到高興;
負責任時你願意把別人看得和你一樣重要,毫不計較地付出;
當你打開了責任之傘,獎勵深藏在我們心底。
責任保護了自己,也保護了他人。責任的大傘里只有驚喜,只要你想,都會得到幫助。
在森林裡,鬱鬱蔥蔥的大樹保護著小樹苗,小動物躲在樹叢里躲避獵人的追捕,小松鼠躲進安全的樹洞裡,這種寬容與博大就是自然界的責任,這種責任使每個生物煥發勃勃生機。
托爾斯泰說:如果一個人沒有熱情,他將一事無成,而熱情的基點正是責任感,有無責任感,將決定生活,家庭,工作,學習的成功和失敗,這在人與人的所有關係中也無所不及。
《秘密》一書中曾經說過,宇宙間是存在秘密法則的,吸引力法則就是「同類相吸」,當你自身變得美好時,周邊也會吸引更美好的事物集中在你身邊。
同樣,當你教導孩子能夠負責任時,他的周圍也會聚集更好的事物,這,也是給負責任的孩子最好的獎賞。
jason媽咪有辦法,喜詩詞,愛旅遊,寫有溫度的文字,做靈魂有香氣的媽咪。
資深文案,多平台原創簽約作者,育兒路上一路修行中。原創不易,請求關注點贊並轉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