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將啟動人類改造計劃,打造一批半機器人超級士兵

2019-12-24     胖福的小木屋

前段時間,61歲的彼得·斯科特·摩根被醫生確診為患了漸凍人症,他並不想把自己困在輪椅上度過一生,所以他誕生了一個瘋狂的計劃,把自己改造成半機器人,也就是「彼得2.0」,彼得·斯科特·摩根也被稱為地球上首個半機器人,但是受限於技術,彼得的改造並不完整,比如他還要受困於輪椅之上。



但彼得也讓半機器人這個詞重新活躍在了人們眼前,1960年,在美國航天醫學空軍學校進行合作研究的兩位學者——Manfred E.Clynes與Nathan S.Klin,第一次把「Cyborg」這個概念引入了人們的視野,Cyborg這個詞是控制論(Cybernetic)與生命體(Organism)的混寫,我們中文就翻譯成半機器人、電子人等。

最初這個概念的提出是為了解決未來人類在星際旅行中面臨的問題。人類脆弱的肌體顯然無法承受動輒上百光年的高速旅行,為了克服人類生理機能的不足,兩位學者提出,可以向人類身體移植輔助的神經控制裝置,增強人類適應外部空間的生存能力。



隨著時間的發展,科學家對於半機器人的探索共有兩個方向,一種是利用機械來替代自己實現一些沒有辦法完成的功能,這個時候,機械是作為工具存在的,這樣的半機器人可能穿著外骨骼機械服、仿生手臂或者起搏器和玻璃眼睛。比如日本科學家曾分明「機器服混合輔助肢體」(Hybrid Assistive Limb),將這種裝置當做他腿部的「外骨骼」輔助行走,這個裝置就替代了殘疾人腿的功能。

另外一種就是將人類與智能機械結合在一起,從有機軀體進化,最終發展成機械物種。除了意識外所有的軀體都可以用機械取代,就像變形金剛那樣,這種狀態就比人類強很多,而且這也是未來人類進化的方向之一,而且雖然是機械結構,也有可能進行繁衍生育,也有可能永不衰老,就像最近的電影《阿麗塔》一樣。

科學家預言,在21世紀,很有可能在人腦中加入人工智慧成分,以此來增加它的性能,如更高的記憶,更快的計算速度等等。甚至有可能通過基因工程技術來改變人類的DNA,並且以此來改變人類的外表和行為。人類可能會擁有可以生長、繁殖、分化、可移動、自我裝配、自我測試、自我修復等的人工細胞,生物學和技術將融合在一起。

而相比於半機器人可能解決人類殘疾、病痛等問題,美國則更為看重半機器人的軍事價值。尤其是中國目前在機器人領域取得了卓越的成就,2013年的時候,中國就已經研製出可以潛到3000米海底的水下機器人,可以在太空作業的太空機器人,甚至研發了世界首個自主運動的可變形液態金屬機器等等。


中國水下機器人


中國在機器人領域取得的成績讓美國陷入了劣勢,讓美國發出了「最重要的是趕超對手」的呼籲。

所以美國才想要獨闢蹊徑,進行人類改造計劃——打造全球首批半機器人超級士兵,相比起機器人,半機器人更為靈活可靠,具有自主的思維,在戰場上將具有更多的可能性,並且機器人和人工智慧戰士的使用會引發技術問題,以及道德和倫理問題,但真人戰士則可以更好地避免這些問題。



近日,美國發布了《2050年半機器人士兵:人機融合及對國防部未來的影響》報告,制定了未來30年美國半機器人技術的發展計劃,而這對世界來說,並不是一個好的信號。

在這份報告中,美國指出了半機器人士兵的四個發展趨勢:

1、增強眼部的成像、視覺和情景感知能力——超級視覺,美國目前有兩個發展方向,一種途徑是在現有眼球上放置一個「眼睛增強系統」,士兵可以在其中學習如何解讀收集到的數據;在另一種情況下,眼球將被物理取出,並被替換為增強眼球,其收集的數據將「直接進入眼睛後面的視神經束」。

2、通過光遺傳緊身衣傳感器網恢復和編程肌肉控制——光可以用來再生肌肉細胞,一套恢復服可以使疲憊的肌肉恢復活力。在皮膚下插入傳感器,當需要時通過刺激肌肉來幫助控制身體的運動,這樣就可以突破人類的體能極限,適應繁重的作戰任務。

3、用於交流和保護的聽覺增強——超級聽力。

4、用於雙向數據傳輸的人腦神經增強——心靈感應,大腦可以安裝一個雙向神經傳感器,讓人類更好地與機器進行交流,人類士兵之間的心靈感應將是革命性的,允許士兵在不使用通信設備的情況下在戰場上即時共享信息。它將完全消除對操縱杆或鍵盤之類的東西來控制技術的需要。也就是說半機器人士兵可以憑藉大腦和同類(半機器人)交流,也可以和電腦交流。



簡單來說,這些半機器人士兵具備千里眼、順風耳、心靈感應的能力,而且還可以利用大腦操作武器系統,並且永不止疲倦,這是非常恐怖地一件事情,在未來的戰爭之中。

美國認為,「人類神經網絡和微電子系統之間直接數據交換的潛力可以徹底改變作戰人員的技術通信,加快整個指揮鏈中知識的傳遞,並最終驅散戰爭的『迷霧』。」

美國目前已經計劃投入6200萬美元開發一種先進的植入物,使人腦能夠與計算機直接通信,擬議中的植入物的目標是「打開人腦和現代電子之間的通道」。五角大樓的研究部門(國防高級研究計劃局DARPA)希望這個大約兩個五分鎳幣大小的植入物實現人類直接與電腦交互。這項研究可以使有聽覺和視覺障礙的人受益。



美國已經預計將在2030年,預計到2030年,特種部隊、軍事飛行員、無人機操作員和情報人員將開始使用神經植入物。

將人類打造成戰爭機器,不知道一項標榜人權的美國出於什麼樣的目前進行這樣的計劃,半機器人概念的提出本來是為了造福人類,解決人類病痛、殘疾和衰老所帶來的一些問題,卻被運用在了戰場之上,這不得不是一個遺憾。

另外,在士兵離開軍隊後,這些增強會對他們產生什麼影響?這項研究甚至給它起了一個名字:增強後痛苦綜合症(PEDS),研究人員預計,這種症狀會給士兵帶來「自卑或退縮的感覺,甚至是一種形式的抑鬱……處於非增強狀態。」



除此之外,這些植入物的長期護理會是什麼樣子呢?退伍軍人將如何獲得半機器在體內的後續維修?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FuXzNW8BMH2_cNUgsyPH.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