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止今天14時47分,全國新型肺炎確診個案24377例,今天距離湖北各地市封城已有十多天的時間。
我們一直在關注湖北省的「音符」:他們有一直堅守在基層工作的醫護人員,有放棄回老家留在武漢的異鄉人,有親人朋友已經確診,而自己所在的小區也岌岌可危的人……
今天,他們都是我們要關心的人!
湖北,加油!
我記得很清楚,武漢封城的日子是2020年1月23日,但因為24歲的女兒有發熱跡象,早在1月14日,我就與協和醫院的發熱門診開始了接觸。
不知道為什麼,當時進入發熱門診排隊時會有一種莫名的恐懼,為了給孩子看病,我在那裡呆了整整3個小時。
慶幸的是孩子的核酸檢查結果是陰性,是普通的感冒發熱,可以按常規的治療給藥,懸著的心終於落地了。
特殊時期即使是發熱也讓人坐立不安。該圖為胡愛賢女兒朋友圈截圖
其實,這段時間的壓力挺大的,我所住的小區情勢嚴峻,幾乎每棟樓里都有疑似或確診的病例。當聽到親戚或朋友中有疑似病例時,心理的恐懼感就會加重。
為了緩解自己的焦慮,也為了鼓勵大家共渡難關,我開始在朋友圈打卡——學習、研究美食、練瑜伽。
居家隔離,研究美食緩解焦慮。
有人說2020年一開始真是魔幻,但我只想用特別來表達。雖然被迫足不出戶,但我慶幸還和老公孩子在一起,合力拚拼圖、窩在客廳鬥地主,和其他時候沒有什麼區別。
一家人合力拚拼圖。
感謝大家對我們的關心,我們會好好的堅守在家,為這場沒有硝煙的戰鬥做出自己應有貢獻!
疫情結束後,要做的第一件事是什麼?
去見想見的親人朋友,抱抱被感染的親人朋友,和家人出去走走。
後記:
在採訪的過程中,愛賢也給我們帶來了好消息。被感染的朋友目前都得到了很好的醫治,正在逐漸好轉。只要連續三次檢測均是陰性就可以出院了,希望大家都平安!
我是一名檢驗科醫生,2020年春節原計劃休假兩天,回姥姥家過年,誰也沒想到一個名為2019nCoV的新型冠狀病毒從武漢開始悄然在人群中擴散。
除夕晚上,在得知宜昌即將封城的消息後,回老家過年的同事吃過年夜飯後,就連夜開車趕回宜昌。從武漢回來或接觸過疑似病例的同事,都自覺地進行了自我隔離,每日監測上報體溫度數。
隨後,我們便收到了全院職工休假取消的通知,在領導的統籌安排下大家迅速開始進入疫情防控階段。
作為基層醫療機構,除了保證醫院日常門診工作的進行外,高速路口24小時監測、院內預檢分診值班、發熱門診、每日消毒、協助管轄村衛生室進行疑似病例排查等工作也都開始有條不紊的陸續展開。
住院部的病房、工作的辦公場所悄然成為這場疫情防控戰中同事們的臨時休息室。
醫護人員,以辦公室為家。
從封城並進行交通管制的這段時期內,有餐館老闆為醫護人員提供免費送餐服務,有企業領導、各個社會團體自動自發組織捐款捐物,有宜昌的哥自覺組車隊免費接送醫護人員……新冠無情人有情,謝謝身邊的那些善意與溫暖。
商戶自發為工作人員送熱乎的飯菜。
比起市區三甲定點直接接觸救治的醫生們,我們算後方了,願所有奮戰在一線還有紮根於基層做排查工作的醫務工作者們,都能夠平平安安的打贏這場沒有硝煙的戰鬥!
大家眾志成城,願疫情早些過去!
疫情結束後,要做的第一件事是什麼?
休幾天假,送爸媽回家,和男朋友一起待幾天,真的好久沒見面了。
在湖北黃石生活的我是1月21日開始關注到疫情的,當時還覺得離自己有點兒遠,沒有很在意。但是,當鍾南山院士確認肺炎人傳人之後,就出現了焦慮情緒:開始不停地給親戚朋友打電話,說明事情的嚴重性。
說來也巧,正好那段時間我患了重感冒,格外焦慮,每天給家人彙報最新的疫情進展,希望引起他們的重視——要求他們不要出門、不要聚集。
既然不能出去,就好好過吧。
其實,在這段時間裡,因為情緒的問題,我開始失眠。家裡人反覆對我說,不要把事情想得那麼嚴重,不要太焦慮,然後我也開始慢慢正視自己的情緒確實過於激烈。
隨後,家裡人們也都開始重視疫情的發展,隨之取消了各種聚集的活動,我才慢慢的可以安心地睡覺、吃飯。
外婆做的飯,怎麼吃都是香的。
現在,生活已經如常。除了比以前更關注家人及個人的衛生外,被迫「宅」在家裡後,我開始花心思做各種小吃:炸土豆片、包子、手工餃子,去菜園拔蘿蔔等等。雖然還是會有點焦慮,但還是很開心,家裡也一切都好。
疫情結束後,要做的第一件事是什麼?
美美的吃一頓烤肉。
我是文倩,我在湖北潛江——距離武漢坐火車一個小時的城市。
從臘月29開始,我和家人便沒有出過門了。退了除夕的家族聚餐,取消了一切春節期間的常規「項目」,簡單的年夜飯,儘量不出門。
潛江1月23日封城,親戚朋友都是在微信群里相互問候,今年祝福都很少,大家都心情沉重地叮囑一定要保重,一定不要出門。
我是一名大學教師,還是一名用聲音給大家帶去溫暖的主播。我身邊很多忙碌在一線的朋友,他們帶給我很多的感動,我也想做點兒什麼。
疫情發生,在平復了自己的心情以後,我開始投入到工作中。
幫忙錄製疫情防控通知;
每天繼續更新自己的公眾號,用聲音陪伴大家,傳遞正能量;
順便完成了自己拖了兩年多沒有錄完的有聲小說……
文倩老師居家期間的工作設備,今天的這篇文章,就是通過它們錄製出來的。
閉關十多天了,疫情形勢依然嚴峻,就在前幾天,我家隔壁單元樓里出現了確診病例,距離我家不遠的小區被封……
但是我堅信,一切都會好起來的!照顧好自己和家人,等到春暖花開,我們都能出門相聚!
疫情結束後,要做的第一件事是什麼?
我家寶寶每天都說:媽媽,我要吃壽司,媽媽我要吃披薩,媽媽我要吃……疫情結束後的第一件事就是帶著孩子吃一頓好吃的。
從1月22日(臘月二十八)至今,一不小心已經過去了15天。這段時間,我一直待在家裡沒出門。
他出門2次,1次工作值班,1次協助朋友用車,每次出門都是全副武裝,到了家門口開始通知我帶好口罩。
進了家門後,我們先不見面,他會第一時間把所有衣服加上84消毒液放入洗衣機,並立刻洗頭洗澡。
這段時間的心情比較複雜,從最開始每天給老家父母做思想工作,盯著確診、疑似病例數據,到後來得知身邊的個別同事或家人、小區居民有疑似症狀或已確診,以及那些在不知情時去了異地,然後漂泊的武漢人被「嫌棄」時的無助……
沒有籌備太多物資,為了有年夜飯的儀式感,也是拼了命的湊……
雖然我想給身邊的客戶和朋友帶去正能量,但是不知不覺中,開始對這種居家隔離的生活有點厭煩了,每天睡到自然醒、吃飯、看電視、刷手機,生活似乎缺少了點什麼?
1月30日(大年初六),我所在單位的團委書記召開線上會議,希望青年幹部可以做點什麼。經過討論,基本確定從線上讀書會、k歌爭霸賽、線上遊戲(狼人殺、成語接龍)、直播健身、廚藝分享這些方式豐富大家的生活。
於是,分工策劃、建群、籌備,大家忙得不亦樂乎。
我擔任讀書會總策劃,1月31日開始,共徵集到了18本好書。
2月1日-3日,我們開展了三場讀書會,分別是《非暴力溝通》《牧羊少年的奇幻之旅》《傲慢與偏見》,其他健身、遊戲等活動也有條不紊地進行著。
2月1日,我們也正式開始了線上辦公。我相信,正能量可以打敗一切,每個人都做自己可以做的,自己該做的,那麼武漢距離陽光明媚、漫步櫻花園的日子一定不遠了。
疫情結束後,要做的第一件事是什麼?
出門出門出門,到小區跑道上跑步。
和朋友聊天時,他們都說我心態好,我是這樣調侃自己的:
我所在的江漢區是武漢最嚴重的地方,我的老家大寶坻是天津最嚴重的地方,兩頭兒都操心,心態必須好!
小強與朋友間的聊天截圖
是的,我所在的地區距離華南海鮮市場直線距離僅有2公里,我的老家父母親戚所在的大寶坻是天津疫情最為嚴重的地方。
36年來,這是我第一次沒有和父母一起過年,也是我至今為止做得最正確的決定吧!
思索再三,決定不回家老家過年的小強,發了這條朋友圈。
疫情結束後,要做的第一件事是什麼?
開車回趟老家吧!
後記:
在採訪前並沒有想到要問這個問題,但就是在那一刻,聽著電話那頭的講述,我問出了最後一個問題。聽到這個問題後,電話那頭的「蟑螂」停頓了一下,長舒一口氣,我能感覺到在這一聲嘆息中有太多的情感,「開車回趟老家吧!」,這幾個字脫口而出的時候,我的眼眶,酸了!
寫在最後:
在這個全國「戰疫」的過程中,Better更好學員開啟了兩套免費的心理疏壓課程、聯合5位心理專家做大型系列的心理撫慰公益直播。
一直以來,我們都有計劃想要了解在湖北的音符,或者朋友們的生活及心理狀態,無關其他信息。
這個計劃之所以一直拖到現在是因為不忍心打擾大家,直到本周連續5天的心理撫慰公益直播開始才著手啟動。
一方面是想把這個消息告訴大家,另一方面是想讓直播的內容更貼合大家真實的心理需求。
在採訪的過程中,我們能很直觀的感受到大家情緒的變化,雖然在初期,或者即使是現在都會有情緒上的浮動,但是他們在整體的心態上都是積極樂觀的。
草林說最難的是孩子,會在家裡給孩子營造積極的環境,每天都要像這樣打桌球。
採訪朋友「草林」時,她說了這樣一段話:
我和我的朋友,以及周邊所有認識的人,在知道疫情這麼嚴重的時候,都是自覺在家隔離,自覺為其他人減少麻煩,特別感謝所有人的付出。
極個別的人有不好的行為是他們的個人行為,我相信哪都會有另類的一群,不要用湖北或者武漢人來概括,不要因為少部分而否定大多數人的努力。
感謝所有的醫護後勤和保障人員,也希望有機會你們能來到這裡,感受我們的熱情與友好。
最後,借用青音姐在公益直播《隔離封閉在家,如何處理好家庭關係》中的一句話作為這篇文章的結尾:讓我們一起好好過日子,好好加油,春天已經來了,相信這一切都會過去的,我們都會好起來的!
特別鳴謝:雁雁、小強、胡愛賢、文倩、沐函、草林,以及由於篇幅限制未在文中提到的尚文、Alita和其他接受我們採訪的朋友,感謝並感恩。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FnRpFnABjYh_GJGVL0w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