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真的太難了!
一言「難」盡,「難」以置信!
首先扎心的是,結婚率持續走低,離婚夫妻卻超過百萬。
國家統計局和民政部的數據顯示,從2013年開始,中國結婚率出現五連降:2013年全國結婚率為9.9%,2014年為9.6%,2015年為9%,2016年下降到8.3%,2017年再降到7.7%,2018年中國的結婚率只有7.2%。民政部《2019年3季度民政統計數據》顯示,2019前3季度全國結婚登記713.1萬對,同比降低6.77%,離婚登記310.4萬對,同比上升7.07%。
結婚人數減少的同時,離婚人數卻在增加,令人不禁疑惑:現在的年輕人難道都不相信愛情?不願結婚了?數據顯示,我國目前有2.4億單身人口,數量可以說是相當龐大。
相應的,新生兒人口持續下跌對整個母嬰行業產生直接影響。2018年,國家統計局公布的出生人口為1523萬。2019年各種人口相關的數據在網上引起熱議,猜疑、推測讓2019年的出生人口數據變得撲朔迷離,更加重了社會的疑慮。
總盤在減少,嬰幼兒紙尿褲品牌仍舊在持續增加。多位業內人士表示,目前中國市場紙尿褲品牌應該在2200-2500個之間。且不說新出現的一大批小品牌,紙尿褲關注此前分析過,2019年母嬰行業最為火爆的一大風潮是全品類布局,多品類多渠道多生態是趨勢,大部分企業都選擇將紙尿褲作為擴品類的切入口。相比剛剛進入市場的小品牌,這些跨品類進軍紙尿褲的企業深耕行業多年,在產品、渠道、用戶等方面已經積累了豐富的經驗,行業洗牌加速中。
增長緩慢,生死存亡只在一線間
有行業人士表示:「目前的紙尿褲品牌做得稍微好一點的,銷售額能達到6、7億,而差一點的,不過億的數不勝數。」放眼中國紙尿褲市場,每年有無數的紙尿褲品牌倒閉,而更多活著的紙尿褲品牌無一例外不沉浸在生存的焦慮中。
頭部品牌花王、好奇等面臨著增長瓶頸,但地位依舊穩固。對於中腰部品牌來說,增長緩慢背後的危險存在太多不確定性。一朵的天貓官方旗艦店顯示,該店鋪現在沒有任何商品,所有商品都已下架。茵茵、菲比、吉氏等我們熟悉的品牌2019年的發展也不容樂觀,在一批快速崛起壯大的實力新秀面前承受壓力。
走出去,博增量
2019年,很多行業面臨著轉型與變革的挑戰,擁有實力和經驗的企業開始邁出「走出去」的步伐。奶粉、童裝等領域大批企業出海收購、開店,紙尿褲行業也躍躍欲試。
2019年,寶潔投資2100萬美元在南非斯巴達建立新工廠;昱升加速布局海外市場,2019年8月份昱升非洲加納工廠設備投入生產;豪悅也在泰國投資設廠。人口龐大的非洲、東南亞等地區,隨著經濟發展、知識文化的提升,嬰童用品市場需求隨之增加。同時,中國已成為非洲最大的貿易夥伴,將更有利於雙邊貿易,所以非洲對於紙尿褲生產廠商來說無疑是一大新增量市場。
立足本土,掘金海外,「出海」順利還需要靠「浪」,對於眾多企業來說,出海不求快但求穩。
薄利多銷、依靠走量的特點,撐起了國內紙尿褲市場500多億的體量,也催生了一派欣欣向榮的繁榮「假象」。儘管拉拉褲近幾年快速發展,市場份額不斷提升,2019年可謂火的一塌糊塗;對標國外已開發國家,我國紙尿褲市場滲透率也有很大提升空間,下沉市場消費能力見長,城鎮農村地區紙尿褲市場也有待大力開發,但增長的緩慢卻是不爭的事實。
紙尿褲本身「快消化」的特點,也使得中小品牌之間的價格戰成為常態,消耗品牌、零售商、經銷商利益,惡性循環之下,最終耗盡品牌價值。
2019年可能會是過去10年里最差的一年,但卻是未來10年里最好的一年。
當經濟泡沫散去,創新和轉型一定會落地,打造品牌力始終是長久之道。
2020,我們一起找尋答案,知難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