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日,中國指數研究院發布11月份百城價格指數,全國100個城市(新建)住宅平均價格為15105元/平方米,環比上漲0.21%。同比來看,住宅均價較去年同期上漲3.17%,漲幅較上月收窄0.06個百分點。有專家表示,全國市場仍然表現為繼續降溫,從以往的慣例來看,每到年底都會有稍稍降溫的現象,這種小幅震盪下行將會是近期趨勢。
重慶上周(11.25-12.1)年關將至,品牌房企為完成年終任務,推動供應量上漲;年底各房企開展促銷活動,多業態齊發,北區及二環改善業態及核心區高層成交量上漲。具體情況表現如下:
商品房市場
商品房市場方面,企業為全年業績衝量,各業態供銷雙漲,二環剛改項目主導,核心區項目及改善業態積極成交,均價結構性上漲。
供應方面,上周新增供應95.82萬方,環比上漲63%,二環品牌項目積極放量,商業,商務集中供應。供應區域以兩江新區、巴南區和沙坪壩為主,其中桂語九里、重慶融創文旅城等項目放量,支撐供應。
成交面積80.27萬方,環比上漲48%,住宅份額上漲,北區二環剛改項目主導成交。
成交均價11811元/㎡,環比上漲11%,核心區項目份額擴大,改善積極成交,整體均價結構性上漲。
住宅市場
年終衝刺,供應持續加碼,北區及二環剛改項目主導供銷,改善業態及核心區高層成交帶動均價上漲。
供應方面,上周新增供應84.53萬方,環比上漲46%,各大品牌房企積極放量,衝刺年終。
成交面積61.42萬方,環比上漲53%,成交上漲,北區及二環剛改項目支撐。其中觀山御璟、龍湖九里晴川等項目備案,拉高區域成交量。
成交均價13067元/㎡,環比上漲6%,核心區高層積極成交,改善均價上漲,整體價格結構性上漲。而渝中區高價項目備案影響,均價依舊高居各區第一。
兩江新區成交量居區域第一
上周,重慶主城各區域成交量分化較為明顯。兩江新區(禮嘉、照母山),渝北區(中央公園、龍興、悅來、空港工業園)等北區熱點組團,品牌房企集中放量,帶動區域成交居市場前二。
此外,上周新開盤項目8個,其中高層推售項目5個(中建·瑜和城、中國電建·洺悅府、中建·瑾和城、天泰·鋼城印象、中交·錦),洋房推售項目2個(中交·中央公園、萬科·星光森林),別墅項目1個(恆大·麓山湖)。共計推出房源1117套,開盤當天整體認購率32%,本周推出項目主要為二環改善或低性價比項目,去化率大幅下降。
據領域盛景數據統計,上周賣得最好的三個項目為:重慶融創文旅城、萬科招商理想城、龍湖九里晴川。
土地市場
土地供應方面,上周主城區供應3宗商住用地,占地面積197畝,可建體量19.89萬方,起始樓面均價3845元/平米。
成交方面,整體看來,11月成交土地多為掛牌成交或低溢價成交。只有大渡口一宗純商業用地為50.5%的高溢價率成交,由此也凸顯出大渡口未來的商業價值。
上周,1宗商住地塊流拍,共成交3宗商住用地,分別位於蔡家、西永板塊;土地面積421.09畝,可建體量42.11萬方,成交樓面地價5927元/㎡,外環商住地塊拉低成交均價。
一周樓市動態
- 重慶市成為全國首批開展金融科技應用試點的城市
經中國人民銀行、國家發改委、科技部、工信部、人力社保部、衛生健康委等6部委批准,重慶市成為全國首批開展金融科技應用試點的城市。
重慶市通過「四區兩中心一基地」建設,加快推進科技與金融深度融合;依託重慶自貿試驗區、中新(重慶)戰略性互聯互通示範項目,創建中新金融科技創新示範基地,形成國內一流開放合作平台;努力為把重慶市建設成為「一帶一路」沿線的「數字經濟中心」和「內陸金融開放高地」創造條件。
- 長濱路將拆除1.4公里高架橋
為還江於民,提升濱江路景觀品質,明年6月將對長濱路進行改造。其改造範圍位於「兩江四岸」長濱路珊瑚公園片區長濱路內側,起點是長江大橋下燈控路口處,終點位於儲奇門加油站處,全長1.6公里,將拆除高架橋1.4公里。
改造後,就將現狀交通通勤功能向服務功能轉變,下沉後的城市次幹路,設計速度為50km/h,雙向6車道。長濱路改造項目預計2020年6月開工,建設期為1.5年, 屆時與雷家坡立交同步完工,實現長濱路與南區路、中興路、解放東西路的交通轉換。
- 禮嘉嘉陵江大橋加緊施工 預計2021年建成通車
11月21日,禮嘉嘉陵江大橋正加緊施工,預計明年合龍。為了確保大橋主跨安全,禮嘉嘉陵江大橋在國內首次採用集「梁、拱、索」於一體的施工工藝。該橋為我市二橫線控制工程,是連接兩江新區、沙坪壩和北碚的重要過江通道,全長785米,設計為雙向8車道,預計2021年建成通車。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Fj5ry24BMH2_cNUg6gE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