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亢治療導致體重過度增加?來看一項大型隊列研究的結果!| 研究速遞

2019-09-16   醫脈通內分泌科

作者:dr.蘋果

導讀:甲狀腺功能亢進症(俗稱甲亢)是一種在人群中尤其是女性中常見的疾病狀態,該疾病典型的表現之一是吃得多卻瘦得快。而隨著甲狀腺功能的恢復,體重也會隨之而增加。

但是,需要探究的一點是,究竟甲亢治療所導致的增重,是把發病時丟失的體重補充回來,還是「補充過度」而潛在地增加肥胖風險?之所以需要關注這一問題,主要是因為甲亢與心血管疾病風險及其死亡率密切相關,而肥胖又恰恰是心血管疾病的一個重要危險因素。因此,在這類人群中對體重的管理尤其成為一個重要的議題。

目前甲亢的治療手段主要包括三種:抗甲亢藥物、放射碘(131-I)治療及甲狀腺切除術。其中,放射碘治療可能因後續的甲狀腺激素替代而導致過度的體重增加。但是,關於甲狀腺激素替代治療是否能顯著增加肥胖的風險,目前尚無統一定論。

基於上述問題,在Thyroid雜誌上發布一項研究,試圖去探討到底甲亢治療是否會增加肥胖的風險。

研究目的

本研究評估有效的甲亢治療後體重增加的程度,以及不同的甲亢治療手段對體重的影響。

研究方法

1. 甲亢人群的篩選

在英國伯明罕大學醫院的甲狀腺臨床資料庫中,提取2000-2014年間隨訪時間長達36個月的數據。

2. 入選標準

確定為臨床甲亢者,即游離T4和/或T3升高伴TSH水平下降;隨訪時間≥6個月;含有≥4次體重數據;含有1次身高數據;明確的甲亢治療成功,即 1)停用抗甲亢藥物(ATD)至少6個月或放射碘治療後,TSH水平正常,或 2)啟用左甲狀腺素治療甲狀腺功能減退症(甲減)。

3. 排除標準

因甲狀腺炎導致的短暫甲亢;胺碘酮誘導的甲狀腺毒症;因妊娠或產後12個月內導致的體重不穩定;在研究階段內死亡。

4. 體重分組

低體重組:BMI<18.5kg/m^2,正常體重組:BMI為18.5-25kg/m^2,超重組:BMI25.1-30kg/m^2,肥胖組:BMI≥30.1kg/m^2。

此外,該研究納入2007-2009年間英國健康調查(HSE)數據中的背景人群資料,與上述的甲亢患者進行性別和年齡的匹配,以比較兩組人群的肥胖風險。

研究結果

1. 基線特徵

共納入1373例患者甲亢患者,平均隨訪時間為23個月,573例只接受ATD治療,800例接受放射碘治療,其中571例(71%)出現永久性甲減。

共納入10984例背景人群,在匹配後,該人群男女比例與甲亢隊列人群相近(23%男性和77%女性),並且年齡相近(49歲 vs 48歲)。

相比之下,甲亢隊列中男性吸煙者較背景人群比例更高(32.7% vs 22.7%,P<0.001)。

2. 甲亢患者與背景人群體重的比較

在首次隨訪時,與背景人群相比,甲亢隊列正常/低體重男性(30% vs 46%,P<0.001)及女性比例(41% vs 49%,P<0.001)更高,而肥胖比例(男性26% vs 18%,P<0.001;女性26% vs 19%,P<0.001)則更低(圖1A),反映了甲亢治療前體重丟失的臨床特點。

在末次隨訪時,與背景人群相比,甲亢隊列肥胖男性(26% vs 37%, P<0.001)及女性比例(26% vs 32%, P<0.001)明顯更高(圖1B)。

甲亢隊列發生肥胖風險比(OR值)在男性(1.7[1.3-2.2], P<0.001)和女性(1.3[1.2-1.5], P<0.001)中均顯著升高,並且調整多種因素後該風險仍然升高。

圖1 甲亢隊列與背景人群在首次隨訪和末次隨訪時BMI的比較

3. 隨訪過程中甲亢隊列體重的改變

在整個隨訪期間,經治療後男性甲亢患者平均增加8kg,女性增加5.5kg,男性比女性增重更加明顯。

此外,在病因方面,Graves』病較其他病因增重更明顯;甲亢嚴重程度與增重相關,如基線FT4水平越高,後續增重越明顯(表1)。

表1 不同亞組分層中體重的改變

隨訪期間體重改變的軌跡顯示,在治療前6個月增重最顯著,平均增加5%,並且隨著隨訪時間延長體重繼續增加,在24個月時平均增加10%(圖2)。

圖2 隨訪期間體重較基線改變的平均百分比

4. 體重改變與治療手段及甲功的相關性

在整個治療和隨訪期間,僅用ATD治療的患者平均增重5.4kg,131-I治療並且甲功正常者增重5.2kg,131-I治療後發生甲減者增重7.1kg,後者增重明顯高於前兩者,而僅用ATD治療與131-I治療且甲功正常兩者間增重無顯著差異。

5. 多變量模型分析顯示

與單純ATD治療相比,131-I治療可額外增重約0.6kg(P<0.001)。

因發生甲減而起始左甲狀腺素替代治療的患者,體重較治療後甲功正常者額外增加0.4kg(P<0.001)。

在隨訪過程中,較甲功處於正常參考範圍的患者相比,TSH顯著升高(>10 mIU/L)可增重0.5kg(P<0.001),fT4水平下降(≤10 pmol/L)可增重0.3kg(P<0.001)。

表2 多變量模型預測甲亢治療後體重的變化

研究結論

甲亢治療可增加肥胖的發生風險,放射碘治療及後續發生甲減而應用激素替代治療較單純抗甲亢藥物相比,可額外地小幅增加體重。

本研究是第一項關於甲亢對肥胖風險影響的樣本量大、隨訪時間長的研究,從該研究中,我們得到幾個信息:

1. 甲亢治療毋庸置疑可引起體重增加,但這種增重不僅僅把原來疾病導致的體重丟失補償回來,還額外地增加更多的體重,從而導致肥胖風險的增加。

2. 甲亢治療手段中,放射碘治療的增重作用最明顯,尤其是在合併甲減需要進行激素替代治療時。

3. 甲亢病因、發病時的嚴重程度以及後續甲功的控制情況也會影響總體體重的改變。

甲亢本身與心血管疾病發生風險存在密切關係,而甲亢治療後過度的體重增加對機體心臟代謝同樣會產生不利的影響。因此,臨床醫生在制相應的治療方案時,也許需要把不同治療手段對增重影響作為一個決策的因素,以更好地平衡患者的獲益與風險。

參考文獻:Thyroid. 2019 Aug 2. doi: 10.1089/thy.2018.0731.

轉載自:醫咖會(medieco-yk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