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實力雄厚的中國新建大學:你孩子可能會念這些學校

2019-10-30   升學無憂

中國高校的格局似乎早已固化,美譽度被蓋章公認的,來來去去都是清北復交、人浙科南。這些傳統名校歷史悠久,根基難以撼動。

實際上,新高校的創立正在蓬勃發展。近幾年中外合作辦校、私人基金會辦校等新形式更讓各地的新建大學百花齊放。

有雄厚的財力和才華支撐,說不定下一個十年,中國大學的新icon會從這些新學校中冉冉升起。

1、西湖大學

以西湖為基地的而建立的有兩所大學,它們的名字雖然有著相似的詩情畫意,風格卻截然相反。2018年10月20日,西湖大學正式成立,成為第一所由社會力量舉辦的新型研究型大學。

西湖大學可謂血統高貴,從籌辦到開學只用了不足三年的時間,由清華大學原副校長施一公教授牽頭,獲得王健林、馬化騰等頂級大佬的傾情注資,以博士研究生培育為起點,定位是十年內比肩加州理工大學,吃瓜群眾紛紛表示搓手手期待。

而沒有夏雨荷的湖畔大學,實際上是個商學院。由馬雲、柳傳志等九位企業家和學者共同發起創辦,湖畔大學以培養企業家為目標,學員必須有三年的創業經歷和30人以上的團隊,學費28萬,可不是普通學生能進的「大學」。


2、廣州交通大學

目前,我國已經有九所交通大學,另有五所正在籌備當中。作為全國最大的交通樞紐之一,每年春運的全球C位,又緊鄰國際航線重地、新建自貿區的海南,廣州建立交通大學也是順理成章。

廣州交通大學將在2020年開始招生。

廣州交通大學以廣州航海學院為基礎,政府在引進人才、信息化建設等方面將會投入100億,如此豪爽,讓不少本地高校眼紅。不過,面對周邊城市快速發展,「搶人」能力顯著提高,尤其是主要對手深圳對教育的大手筆投入,廣州奮起直追也是保護自身江湖地位的明智之舉。


3、潮汕大學

264萬人口的潮州,培養了無數既有情懷又有財力的潮商。目前全市只有韓山師範大學一所本科院校的現狀,顯然無法滿足企業家們振興家鄉教育的願望。

2017年在雅加達舉行的潮州創辦新大學發布會上,香港企業家陳幼男帶頭的國際潮籍博士聯合會宣布將和市委市政府共同創辦廣東潮汕高等研究院,並在此基礎上建成潮汕大學。

自李嘉誠投資汕頭大學以來,身家雄厚的潮商和著作等身的潮汕學者們紛紛以極大的熱情投入對家鄉的「教育援建」。從基礎設施到人才引進,大手一揮,資金補助毫不手軟,但這種以情懷支撐起的辦學理念卻廣受質疑,城市地位和教育發展之間的矛盾就像是先有雞還是先有蛋的問題。

4、俄中大學

河南人民最愛吃俄羅斯的糖,俄羅斯人則喜歡河南出口的機械和電子產品。近幾年,兩地不僅進出口貿易情意濃濃,教育合作也是動作頻頻。

18年5月,烏拉爾聯邦大學和華北水利水電大學合作的烏拉爾學院在鄭州揭牌,開始招生。此次合作形式類似2+2項目,並沒有建成獨立的大學校區。

更深度的合作很快就被提上日常。同年9月,俄羅斯南聯邦大學新聞處表示將和教育投資公司合作,兩年內在河南省開設俄中大學。據稱該項目已經獲得國家批准,由鄭州市政府劃撥1.3 平方千米的建築用地,預計可以招收兩萬名學生,使用中、俄、英三語教學,以材料科學、納米技術為主攻方向,精準傳達了俄國大學的硬核感。

5、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學

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學由北京理工大學、莫斯科國立羅蒙諾索夫大學合作設立,深圳市人民政府投資,既有北方粗獷不羈的理工血統,又有南方優雅的小資情調,是中俄高校合作舉辦的第一所大學。

這所大學將中外合作貫徹到底,一半以上老師來自莫斯科大學,面向全球招生,首批本科設置了國際經濟與貿易等四個專業。2017年開學,錄取了115名中國籍新生。數目不多,要求卻一點也不放鬆,必修的俄語課和每周36課時讓同學經常產生還在讀高三。

6、廣東以色列理工學院

長期處於辦學舞台中心的汕頭市,2017年又迎來了新成員——廣以,由排名全球前列的以色列理工學院和汕頭大學合辦,李嘉誠基金會捐資1.3億美元籌建。

18年廣以迎來了第二批新生,共275人,省內的生源更多樣化,也增加了省外錄取的省市,包括上海、浙江、遼寧等高考大省,總數達到17個。

7、香港中文大學(深圳)

儘管港中文(深圳)是間新大學,影響力卻不容小覷。

今年送走了第一批本科畢業生的港中文(深圳)算是老資格的「新學校」了。自從建立以來,就熱度不減,常年吸引來自全國各地的高分考生,2017年更成為全國除清華、北大之外唯一錄取到全省狀元的高校。

港中文(深圳)擁有國內新建大學少有的本碩博招生資格,17年獲得的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資助率位居全省第一,超過了華南地區的老大哥中山大學。

優越的地理位置和大灣區發展的歷史機遇,港中文(深圳)無疑是新建大學中的超級尖子生。

新建大學要成功,學術、經費和政策的三重保障到位了,就一定不會差。

吸引好生源、建立好口碑是個漫長又艱難的過程,建校時喊的洪亮口號並不是新建大學的護身符。要從零建立起優秀的大學,要做好全方位的充足準備,而最重要的,是留住學生們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