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我是一名消毒供應室的護士,自從學習了敘事護理,也希望用這樣敘事的方式讓更多的人了解消毒供應室的工作流程,更多的了解消毒供應室這個特殊的科室。
01
我叫腔鏡鉗,是眾多腔鏡器械的一員,經過兩個小時手術台上的浴血奮戰之後,疲憊骯髒的我和同伴們被推出了手術間,在器械護士的幫助下去除了可見的污物後靜靜地躺在污物台上,伴隨著腳步由遠及近,我們被一雙大手托進了一輛車子,隨著車軲轆的轉動聲我們被送到了一個神秘的地方——消毒供應室去污區。
那是一個讓我們脫胎換骨的地方。
接待我們的老師全副武裝(做好職業防護),我們被仔細清點分類,被拆卸到最小化,開始了我們的清洗之旅。
手工清洗,酶洗超聲,上機清洗,老師們不厭其煩的一遍一遍為我們進行清洗消毒。流水聲、碰撞聲、氣流聲、還有機器的轟鳴聲,共同譜寫了一曲美妙的樂曲,我們在這激盪的樂曲中化繭成蝶!
經過了徹底的清洗,我們來到了另一個區域——檢查包裝區。
老師們在放大鏡下,一絲不苟的對清潔度和功能進行認真檢查,一旦發現一點瑕疵,我們會被毫不留情的退回污區重新處理(清洗、除銹),直到我們潔凈無血漬、污漬、銹漬,功能良好。
檢驗合格的我們會被老師們毫釐不差的按原樣組裝在一起,根據我們不同的種類,重新穿上新衣,貼上一個標籤,記錄我們的名稱、包裝者編號、滅菌鍋次、鍋號、滅菌日期、失效日期,這就是我們的身份證。
包裝完好的我們會被送入壓力蒸汽滅菌器,那是我們的「煉丹爐」,在這裡我們將完成浴火重生終極之旅,消供的老師們真是辛苦,穿上新衣的我們至少5–7千克,一天下來,相當於把幾千斤的東西運個來回,滅菌合格的我們晾放30分鐘後裝到一個密閉的車子中,送到手術室!
經過了這些道工序之後,現在的我們被重新注入了生命與活力,等待著在手術台上綻放自己!
02
我是一個粗枝大葉的人,不拘小節。小的時候喜歡樹木的新芽,喜歡聆聽燕子的呢喃,喜歡觀察水坑裡的小泡泡,也喜歡欣賞漫天飛舞的落葉。長大了,在我工作的地方——消毒供應室,也尋找到了許多的小細節,迷人可愛!
清洗間裡,老師們把每一項清洗環節做到極致,器械的齒槽、接縫、關節全部打開,每一處到要用軟毛刷仔細刷洗,把腔鏡器械都拆卸到最小單位,讓污漬細菌無處可逃,完美無瑕……
打包間裡,老師用那雙靈巧敏捷的雙手,慎獨仔細,把操作台用消毒濕巾擦拭乾凈再進行包裝,認真核對每一台器械,對小螺絲,小軸節等小配件及各類氣腹針等,都要在帶光源的放大鏡下仔細觀察,還會為精密銳利器械製作匹配的保護帽……
滅菌間裡,老師對每一個滅菌包嚴格仔細清點檢查,精益求精的操作,裝載,觀察每一個滅菌參數。
無菌物品發放間,老師們也是仔細觀察每一件發出的滅菌物品,保證百分之百的合格!
在每一個小小的細節中,看到了老師美好的品質和高尚的操守。只有充分合格分類、清洗、包裝、消毒、滅菌、發放每一個小細節都做到位,才能保證醫療質量。
我們牢記消毒供應室是醫院的「心臟」,承擔者醫院所有臨床所有無菌物品的供應,從源頭預防和控制醫院感染,也是保障醫護質量和患者安全及醫務工作者的健康。
從點滴小細節抓起,注重工作的任何一處小細節,嚴格把握每一個小細節,細緻入微,精益求精。
古人云,天下大事,必作於細;天下難事,必成於易。我們的工作就是一些瑣碎繁雜的細小事物的重複,再重複,但是要做好做精做實就必須關注每一個小細節。
從實際出發,從大處著想,從小事做起,從細處著手。在當今,奉行自己,做大事,成能人,認為高人一等,勝人一等的人太多,能踏下心來關注細節的人太少。
當我們認真仔細地清洗器械時,當我們敏銳細心地包裝器械時,當我們全心全意地消毒滅菌時,天空會因為我們陽光的心態而更加純凈明朗,清風會因為我們溫情的小細節而更加細緻美好!
忙碌的日子總有小小的細節,或像一眼甘泉緩緩沁潤心田;或像雨後泥土陣陣撲鼻沁人心脾。我喜歡這可愛的迷人的小細節,喜歡它們帶給我無限的溫暖和真情!
來源:九零後男護士
想了解更多資訊,歡迎關注我們的今日頭條號(中華現代護理雜誌)和微信公眾號(cjmn2015)
歡迎您到中華現代護理雜誌平台投稿:cjmnwx@vipcjmn.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