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影專業詞彙「法蘭距」是什麼意思?微單和單反究竟差在哪?

2019-11-08   蜂鳥攝影微課堂

大家好,我是大石。最近我做了一期關於適馬35mmF1.2art鏡頭的叨B叨節目,因為這枚鏡頭是無反鏡頭,所以在節目中我提到了無反相機法蘭距的優勢,而在節目之後,我在留言里看到了這樣一個問題。

可能很多人都還不太了解什麼是法蘭距,那今天咱們好好聊聊。


我們翻開教科書,可以得到以下定義。

法蘭距,即法蘭焦距,是安裝法蘭到入射鏡頭平行光的匯聚點之間的距離。在一般情況下,法蘭焦距指的就是機身法蘭焦距。對鏡頭而言,法蘭焦距是指鏡頭無限遠對焦時,鏡頭卡口平面到鏡頭理想像平面(即透鏡焦點)之間的距離。對機身而言,法蘭焦距是指卡口到焦平面(即膠片或CCD或CMOS所在的平面)之間的距離。當然同一卡口的話,機身法蘭焦距與鏡頭法蘭焦距是相等的,即一種卡口只有一個法蘭焦距。」

這都什麼鬼,完全看不懂對吧?

不要緊,我給大家翻譯一下,基本就是以下4點

1,法蘭距有兩個,一個是鏡頭法蘭距,一個是機身法蘭距,而我們常說的法蘭距一般都是指機身法蘭距。

2,機身法蘭距簡單來說就是相機的卡口到傳感器的距離。

3,各廠家的有自己的卡口以及自己的法蘭距

4,同一廠家一個系列的相機卡口下法蘭距都是相同的


好。那麼我們知道了啥是法蘭距,而無反相機與單眼相機在法蘭距上最大的區別就是無反相機的法蘭距要短於單反,這是為什麼呢?

這其實和單反的設計有關。在之前的文章里我與大家聊過取景器,大家知道旁軸相機的體積可以做得薄一些,是因為取景器在側面。但是帶來的缺點就是,取景不同軸而出現的取景與拍攝位置的偏差

而單眼相機就沒有這個問題,單眼相機的內部設計了一個反光鏡,取景是鏡頭進入的光線通過反光鏡的反射然後到達取景器,而拍攝時是反光鏡升起,讓經鏡頭進入的光線直接進入傳感器,這樣取景與拍攝便是同軸了

所以單眼相機的機身里,一定要設計出一個反光鏡的位置,這樣卡口距離傳感器的距離,就因為反光鏡的存在而不得不保持一定的長度。而隨著技術的發展,以及CMOS技術的成熟,可以直接使用傳感器進行取景以及拍攝,這樣就省去了反光鏡存在的意義。

所以取消掉反光鏡的相機就叫無反相機,因為沒有反光鏡了,所以卡口與傳感器的位置可以進一步接近,這就出現了短法蘭距的情況。

那麼短法蘭距有什麼優勢呢?

第一個,減少了反光鏡機身可以設計的更小,更薄。第二個,遠心反望遠鏡頭(一般廣角鏡頭的光學設計)的設計難度會大大減少。第三個,大光圈鏡頭會更容易設計出來,因為短的相機法蘭距,也代表了相對應會設計出短的鏡頭法蘭距,而鏡後距短可以在儘量短的距離內將儘量粗的入射光錐聚焦在CMOS上。

這也是為什麼佳能的單眼相機與無反相機在同一個卡口尺寸下無反相機能做出28-70mmF2這種全畫幅的變焦大光圈鏡頭的原因。

而適馬也是如此,35mm這種臨近廣角的焦段,還能設計出F1.2這種大光圈鏡頭,無反的短法蘭距可以說功不可沒,這就是無反對比單反最大的優勢——短法蘭距。


好了,這期關於法蘭距的文章就到這裡了。大家還想了解哪些關於器材的知識可以留言,我會選擇有代表性的為大家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