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婚姻從來不是兩個人的事,也不是單純的你情我願。
婚前,有的人將婚姻看作了終結悲慘生活的救命稻草,有的人卻談婚色變。
婚後,有的人將日子過成了他人眼中模範夫妻的樣子,而有的人的婚姻充斥著爭吵、冷戰等不安因素,將婚姻活生生地過成了「戰爭」。
面對逐漸不幸的婚姻,有的人抽刀斷水就此離去,而有的人卻深陷泥淖無法自拔。
02
小卓在一家公司做財務,每天都很繁忙。
早上一大早就要忙著去上班,由於加班頻繁,超時下班也是常態。
不過看在收入還是不錯的份上,這些小卓都忍了。
小卓的老公從事銷售行業,平日裡也很忙碌,每天加班到晚上八九點是常事。
兩人結婚三年,一直維持著這種狀態,夫妻二人白天出門後,只有晚上才會碰面。
但是小卓覺得生活本該就是這個樣子,對於像無根浮萍一樣的二人,不努力奮鬥哪有未來?
兩個人都是為了這個家而奮鬥,所以他們從來都不抱怨,也不會吵架。
不過一個人的到來,破壞了這種默契,也破壞了這個小家的寧靜。
一個靜謐的午後,婆婆因肝癌無藥可醫而離開了這個繁華的人世間。
婆婆去世以後,小卓的老公將自己父親接到了他跟小卓的家。
對於這事,小卓很贊成丈夫的做法,畢竟公公一個人在老家兩人也不放心。一旦他有點頭疼腦熱,分居兩處照顧起來也實在不方便。
可有一件事情讓小卓挺意外,五十多歲的公公居然不會做飯。
小卓跟丈夫商量,公公可以不為他們小倆口做飯,但好得把自己的吃飯問題解決了呀,兩人經常早出晚歸,公公總該自力更生。
丈夫說,母親活著時,從沒有讓父親下過廚,所以父親連個西紅柿炒蛋都不會,更不用說炒別的菜了。
由此,每次小卓回家的時候,公公就坐在沙發上等著她回家做飯。
有時候她會加班到很晚,自己在外面隨便吃了一點,只想回家就洗漱睡覺,完全沒有做飯的慾望,但卻不得不強打精神為公公做飯。
後來小卓選擇了給公公點外賣,一來不至於讓他挨餓,二來也不至於讓自己那麼辛苦。
不知道是哪個環節出現了問題,老公開始數落小卓太懶,為了省事不做飯,只給公公吃外賣!
他說,吃外賣對老人身體不好,妻子這樣的所作所為完全不是一個合格的兒媳。
小卓滿心委屈,她覺得作為兒媳,原本沒有照顧公公的義務,如今自己替老公盡孝,他反倒不樂意了。
她冷冷地說:「他不願吃外賣,你自己怎麼不做飯給他吃?」
03
山雨欲來風滿樓,婚姻中的不安,從來不是空穴來風。
成婚前,你不僅要考量伴侶的品行,他的家庭背景以及家人的相關情況也需要詳細地了解,以免日後在一起生活時,被打個措手不及。
另外,同一個問題,解決的辦法有很多種,在婚姻中,往往我們解決問題時,需要多站在對方的角度考慮問題,否則有失偏頗的指責與埋怨,讓對方不滿的同時,也會加劇彼此感情的撕裂。
不少人認為,夫妻是最親密的生活夥伴,不分你我,所以有什麼話,不經過修飾和過濾就直接倒給她,無論好壞!
其實這是最錯誤的認知,正因為她是你最親密的人,是要陪著你走完餘生的愛侶,所以你才該時時事事照顧她的情緒與情感。
要明白,破碎的鏡子,無論你再怎麼拼湊,也無法消除它上邊的裂痕。
感情也是如此,被傷的心無論怎麼彌補,由此產生的隔閡始終會在,當積攢到一定的程度時,就會噴涌而出,一舉摧毀你們的愛情和婚姻。
公公是否會做飯,這本身是件小事,但丈夫的不正確表述,以及妻子的敏感,放大了事件本身,造成了夫妻矛盾以及翁媳矛盾。
在這件事情中,作為丈夫,應該起到潤滑劑的作用,對著自己的父親應訴說妻子的辛勞與不易,對著妻子應該多講講父親的難處並肯定妻子已經作出的努力。
丈夫作為妻子和父母之間的溝通橋樑,應該兩頭瞞,而不該兩頭傳,否則家裡會越來越亂。
公公中年喪妻,心理必然會有些不痛快,作為兒媳,多些包容,跟丈夫一起幫公公從喪妻的陰影中走出來。
有緣,就該惜緣,若無緣,彆強求,別因為一點雞毛蒜皮的小事,就壞了夫妻多年的情分。
文/愚慧,圖/張網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