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們的心理健康:幫助孩子預防抑鬱症的生活提示

2020-03-20   抑鬱公益義工小張

有些問題在實際發生之前,你可能它很荒謬,或者感覺它離你很遠,但當它實際發生後,你進行一番調查,才發現,它一直存在於你的身邊,只不過你不願相信。

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問題便是這樣的一種存在。

當你打開世界衛生組織的網站,有這樣一組數據

心理健康問題和抑鬱症是威脅你的孩子健康的一個重要因素。

我們培養孩子各種適合生存和更加優秀的心理品質的同時,也要注意孩子的心理健康,尤其是當你的孩子有這種跡象或你的家族裡有抑鬱症或其他心理健康問題的先例的時候。

如何預防青少年抑鬱

青少年的抑鬱症很難做到徹底的預防,但是青少年及其家人可以採取一些措施來幫助減少處於這種風險中的青少年發生抑鬱症的機會。

遺傳是青少年抑鬱症的可能原因,這一點無法改變,但可以避免青少年抑鬱症的其他誘因。

導致青少年抑鬱症的危險因素,尤其是:

  • 家族或個人抑鬱史
  • 長期的身體或精神疾病、殘疾
  • 遭受創傷或打擊,包括虐待,父母離婚,親人去世或分手
  • 在家,在學校人際關係存在問題

我們可以採取一些措施來預防青少年抑鬱症發作:

  • 避免使用毒品和飲酒
  • 與有積極目標(例如上大學)或與正能量、陽光的朋友交往
  • 與家人,老師或朋友中建立良好的社會支持系統,有能說心裡話的人
  • 有健康的方法來應對壓力和生活變化。
  • 在專業人士的幫助下識別是否存在負面的思維模式並改變這些模式
  • 遵醫囑服用處方藥;在停藥或嘗試其他藥物治療之前,請先諮詢醫生
  • 飲食要健康,均衡
  • 做運動,有助於控制壓力和對抗抑鬱
  • 足夠的睡眠
  • 用日記或尋找其他積極的方式來處理自己的情緒並注意到可能導致抑鬱的任何因素
  • 避免任何可能會導致抑鬱的事情,包括音樂,活動,人或穿著風格會引起抑鬱的感覺
  • 如果患有任何其他疾病,請尋求幫助和及時治療

如果你是患有抑鬱症的青少年的父母,則可以採取一些措施來幫助你的孩子擁有積極的環境,並減少抑鬱症發作的可能性:

  • 如果你患有抑鬱症或感到不知所措,請為自己尋求治療。這將成為一個很好的榜樣,並有助於防止其他家庭成員出現抑鬱症
  • 在管教你的孩子時要堅定,但要冷靜和公正;過於嚴苛的管教做法,特別是在抑鬱發作期間或之後,可能會引發或加劇抑鬱
  • 在失去親人後,給他們一點時間讓他們正常地悲傷,但如果他們沒有康復,請為他們尋求醫生的幫助
  • 鼓勵孩子運動,獲得充足的睡眠,正確飲食並避免毒品和酒精
  • 與你的孩子交談,讓他知道你在乎他,並傾聽他的問題

如果你的孩子患有抑鬱症,或者你覺得你的家族中有患抑鬱症先例,有必要著重預防青少年抑鬱症,又或者你想讓自己孩子的心理更健康,那麼你還可以:

1.提供持續的溫暖,關懷和支持

父母可能覺得在心理健康方面能為孩子們提供的東西很少,又或者非常迷茫,不知道該怎麼做。

但實際上,持續的為孩子提供家庭的溫暖,感受到來自親人的關懷和愛,對於孩子來說是非常重要的。

也許你覺得這些都是很自然和一直在做的,但實際上許多患有青少年抑鬱症的孩子,你從跟他們的聊天中,經常能聽到來自對家庭和親人的抱怨。所以,我們應多注意孩子的感受,聽聽孩子們的聲音。

當從他口中持續抱怨什麼時,你就需要多加註意。又或者像朋友一樣坐下來談談心,掌握孩子們的心理和存在的問題。

2.傳授和塑造強大的社交和情感技巧

就像成年人一樣,青少年也要應對來自人際關係的壓力,同時還要承擔來自環境、學業等壓力。

如果一件事情,比如孩子的某位老師持續的對他造成極大的心理壓力,而孩子又不會處理來自這方面的問題,就有出現心理問題的可能性。

作為父母,不但要教會孩子生存技能,還要教會孩子在處理社交和生活壓力方面的經驗,這樣會減少在面對這些問題時產生的心理壓力。

如果你對這樣的問題同樣缺少經驗,你可以自己在網上學習,並向孩子教授經驗。

3.鼓勵積極的夥伴關係

所有青少年都希望得到同齡人的認可, 擁有至少一名以上的密友,可以使孩子在心理上更具適應力和彈性,友誼可以幫助他們以更健康的方式應對情緒挫折。

有些話可能不方便對父母講,但方便對同伴講,又或者孩子面臨的問題就是來自於同齡人的壓力,有幾個夥伴對於孩子現在的心理健康和未來社會上的發展都有益處。

4.鼓勵孩子在生活中尋求目標

由於青少年在學習和課後活動上投入了很多精力,因此需要注意的是,這些活動對他們來說具有很強的個人意義。

對生活有一種目標感,甚至尋找一種目標感,對於青少年尤而言是有益的。各種興趣,包括航模、體育運動,甚是是貼畫、琉璃球,這些東西不但對孩子的動手能力和身體發育有一定幫助,更重要的是他使得孩子在生活中有樂趣,有目標感,可以獲得同齡人的認可和個人成就感。當然,如何防止孩子沉迷其中荒廢學業,則是另一個話題了。

5.努力改變學校環境

在學校中,單獨的某個學生承受過高的壓力,或持續的壓力,可能會引起孩子心理上的問題。

校園中的校園欺凌同樣也是帶來孩子心理問題的根源之一。值得注意的是,在校園欺凌中,無論是「施暴者」或是「受害者」心理問題都需要同樣的注意。

不要以為自己的孩子是欺負他人的強者,從而放鬆警惕,殊不知,在校園欺凌中沒有受益方,校園欺凌事件中雙方的心理問題都值得長期關注。

點擊關注,獲得更多抑鬱症相關知識